8月11大新制懶人包:8類場所禁止提供PLA免洗餐具、星巴克停止提供免費紙袋、校園免費提供生理用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8月起,青年購屋優惠貸款精進方案,將提高額度、延長年限、延長寬限,並加碼利息補貼。在減塑方面,連鎖便利商店、速食店以及百貨公司等8類場所,禁止提供生物可分解塑膠(PLA)製成之免洗餐具,而星巴克即日起也停止免費提供購物紙袋。
8月1日起全台多項新制上路,在青年政策、醫療與司法上都有新的規定或補助。而環境方面的新制度,包括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星巴克停止提供免費紙袋、限制特定場所提供生物可分解塑膠之免洗餐具,以及台北市加重處罰違規棄置垃圾等。
本次《關鍵評論網》為你整理11項重要的8月上路新制,一次看有哪些不一樣的制度與變化。
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精進方案
為了擴大協助無自有住宅家庭購屋,健全房市政策效益並落實居住正義,財政部提報青安貸款精進方案,實施期間自2023年8月1日起至2026年7月31日,相關措施包括:
- 提高額度:最高額度自800萬元提高至1000萬元。
- 延長年限:貸款年限由30年延長至40年。
- 延長寬限:寬限期由3年延長至5年。
- 利息補貼:額外增加利息補貼1碼,加上原公股銀行減升半碼措施,優惠共計1.5碼,期間3年。
只要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沒有自有住宅都可申請,而申請人須年滿18歲且年齡上限。此外,申請人須完全未使用過相關專案之新貸戶,轉貸戶、青安房貸舊貸戶不適用精進方案。
8類場所禁止提供PLA免洗餐具
環保署今年修正「免洗餐具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自8月1日起,8類限制使用對象不得提供生物可分解塑膠(PLA)製成之免洗餐具,違者依《廢棄物清理法》開罰新台幣1200元至6000元。
8類管制對象:公部門(含政府部門、公立學校及公立醫療院所)、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量販店、超級市場、連鎖便利商店、連鎖速食店、有店面餐飲業。
15至30歲心理健康支持方案
衛福部提供15歲到30歲有心理諮商需求的年輕朋友,每人3次免費心理諮商,實施期間從2023年8月1日起至2024年7月31日。
欲使用此方案者,須先查詢、預約適用本方案的心理諮商服務機構,並攜帶身分證明文件以供查驗。服務機構可另收取掛號費等其他行政規費,建議先向機構確認是否須另支付其他項目費用。除實體諮商外,亦可使用通訊方式進行心理諮商。此外,心理諮商頻率以每週一次為原則。
國內線機票平均調降95元
因應航空燃油價格變動調整機制,航空公司8月1日起調降國內航線全額客運票價,各航線平均跌幅約4.3%(平均調降新臺幣95元),讓搭機民眾更省荷包。
配合新制票價,旅客如以調整前之票價購買8月1日(含)以後出發航班機票,由航空公司退還差價。另外,持調整後票價機票的旅客,如因故須提前改為7月31日(含)以前出發之航班,則依所購機票條款及航空公司規定補差價。
校園免費提供多元生理用品
教育部推動「友善提供多元生理用品計畫」,從8月1日起,全國各級學校及10處部屬場館中,針對9萬5000名不利處境學生,或沒有隨身攜帶生理用品、而有急需的學生,以及其他進入部屬場館的民眾,將提供多元的生理用品,並於校內及部屬場館設置定點提供急需取用。
日前,台中教育局宣布,將補助全市350所高國中小學校,購置生理用品放置於校園內。此外,針對國小高年級至高中的經濟弱勢女學生,台中市教育局也會每月個別提供百元兌換券,供其至合約超商購買生理用品。
免疫合併療法納入健保給付治療晚期肝癌
針對晚期肝細胞癌的治療,健保署積極導入創新免疫合併療法,新療法可顯著延長病人整體存活期約5.8個月。免疫合併療法納入健保給付之後,預估約有2072位病人受惠,且每位病人每年約可省下300萬元之藥費。
星巴克停止提供免費紙袋
根據《中央社》報導,星巴克各門市自8月起將停止提供免費購物紙袋,盼與消費者共同促進垃圾減量,預估一年可減少超過600噸廢棄物。
若顧客有需要,可自費購買環保袋,售價為兩杯紙袋新台幣1元、4杯紙袋2元、小或中禮袋3元、大禮袋5元。
台灣碳權交易所即將開幕
為了實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台灣碳權交易所首次董事會宣布,碳交所將於8月7日開幕,總部設在高雄,採取高北雙營運方式進行。碳交所由證券交億所出資6億元,以及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出資4億元。
主要營業項目為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買賣、碳諮詢及教育訓練等三大項。初期將以碳諮詢及教育訓練業務先行,而國內外碳權交易須待《氣候變遷因應法》相關子法及政策確定後才會進行。
行政訴訟新制6配套措施將上路
根據《中央社》報導,司法院推動的行政訴訟新制自8月15日起實施,6大重點包括:巡迴法庭、保障原住民權益、特定身障者陪同開庭、行政訴訟調解、強制律師代理、防杜濫訴等配套措施,照顧人民權益。
新制將原本分散在22所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審理的事件,改由台北、台中、高雄3所高等行政法院設置的「地方行政訴訟庭」審理,以強化法官專業性。同時,法官可透過「巡迴法庭」制度到各地方法院開庭,民眾應訴便利性不打折。
為了節省寶貴的訴訟資源,基於惡意、不當或是濫用程序目的提起訴訟,而且欠缺合理依據,法院可以駁回起訴,並視個案情節裁處新台幣12萬元以下罰鍰。
此外,簡易訴訟程序之金額也從訴訟標的40萬元以下,提高至50萬元以上。
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自主健康管理縮短為5天
疾管署表示,隨著疫情趨緩,自8月15日起輕症或無症狀民眾,自主健康管理天數由10天調整為5天。同時,軍職人員、公務人員、教師、學生等對象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無需給予支持性給假措施。
自主健康管理期間防疫措施仍維持不變,有症狀時請在家休息,並儘量避免非必要的外出,而若外出須全程佩戴口罩。
台北市違規棄置垃圾包:最低罰鍰提高至3600
台北市環保局表示,8月15日起,針對違規棄置垃圾包行為採從重處罰,最低罰鍰由1200元提高到3600元。環保局呼籲,民眾切勿圖一時方便,反而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同時,有6類環境污染行為也將從重處罰,包括:拋棄菸蒂、於路旁屋外曝晒堆置有礙衛生整潔之物、違規廣告物、家畜在道路或其他公共場所便溺未清、亂吐檳榔汁渣,及污染地面、水溝、牆壁其他土地定著物。
新聞來源
- 財政部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精進方案(財政部)
- 生物可分解塑膠免洗餐具自8月1日起納入管制(環保署)
- 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常見問答(衛福部)
- 因應航空燃油價格下跌,國內線機票價格將自8月1日起調降(交通部)
- 教育部校園及部屬場館自112年8月1日友善提供多元生理用品(教育部)
- 中市校園提供多元生理用品萬名弱勢女學生可持券至超商兌換(台中市政府)
- 免疫合併療法肝癌治療新契機(健保署)
- 星巴克8/1起停止提供免費購物紙袋估年減逾600噸廢棄物(中央社)
- 臺灣碳權交易所召集發起人會議暨首次董事會(台灣證券交易所)
- 行訴新制將上路 司法院:6配套措施照顧人民權益(中央社)
- 自8月15日起,COVID-19篩檢陽性輕症/無症狀民眾,自主健康管理天數由10天調整為5天;同時全面取消各類對象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之支持性給假措施(疾管署)
- 8月15日起臺北市違規棄置垃圾包將從重處罰 罰鍰由1200元提高到3600元(台北市政府環保局)
延伸閱讀
- 8/1起八大類場所不可使用PLA,為何明明是「生物可分解塑膠」卻被禁用?
- 15-30歲每年免費心理諮商3次:衛福部今起推心理健康支持方案、10個QA一次看如何使用
- 8/1起各級學校、國圖免費提供生理用品,教育部投入1億200萬預算支持多元需求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蕭如芯
核稿編輯:楊士範
Tags:
「本來以為,只是跌倒而已⋯⋯」—居家照顧服務,幫助年長者走出老老照顧困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老老照顧」家庭似乎隨著高齡化越來越多,但年長者照顧的問題,不該成為另一位長者的負擔。「老老照顧」反映了這個社會,對長者的支持和資源分配不足。我們期待的是,在經歷了大半輩子的努力之後,年長者應該能夠享有安穩、尊嚴和被溫柔支持的晚年生活,而不是面臨照顧其他老年人的壓力。
近十年來,隨著高齡化、少子化和各種社會發展趨勢的疊加,年長者的照顧問題浮上檯面,「老老照顧」的狀態,也逐漸進入公共話語中。所謂的「老老照顧」,是指65歲以上年長者,不僅要應對自己隨著年齡增長而來的健康問題,還要承擔24小時照顧另一位長者/失能長者的重負。
身體上的高負荷和精神層面的緊繃狀態,常使得這些年長的照顧者,處於身心失衡的邊緣。他們可能更容易罹患憂鬱、焦慮和失眠等心理健康問題。除此之外,照顧者可能因為照顧工作而無法安排個人時間,無暇參加社交和娛樂活動,導致感到孤獨和無助,與社會疏離。對於年長者而言,他們的社交資源和互動網絡本來就相對缺乏,這些內在的壓力就更容易被忽視,使得老老照顧的挑戰,在社會上長期處於被低估的狀態。
本來以為,只是跌倒而已⋯⋯
77歲的洪爺爺和72歲的洪奶奶,住在一個安安靜靜的小社區裡。他們夫妻倆有三個孩子,長女和次子都已經組成了自己的家庭,只有曾經小中風的長子與他們同住,一家三口靠著洪爺爺的豬血糕攤子,勉強的維持著生活。

大約在五、六年前,洪爺爺就發現自己身體不太舒服,下腹部常常疼痛。或許是不願意面對自己生病的事實,因此只讓醫生開止痛消炎藥應付病狀,拒絕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但今年初,他突然四肢無力,倒了下去。這次,醫生檢查出了洪爺爺的疝氣問題,緊急動了手術。但手術之後,身體的復原狀況並不理想,脊椎也發現了退化和磨損等問題,再加上原本就有高血壓和青光眼,洪爺爺不僅無法做生意,連生活起居都得依賴洪奶奶的照顧。從起床到進食、洗漱、上下床,生活的每一步都需要依靠妻子攙扶協助。但是,洪奶奶自己也是一個70多歲的長者了,骨質疏鬆症和膝關節病痛已糾纏她多年,加上獨自照顧著失能丈夫的壓力,不管是在體力或心理上,對奶奶來說都是非常大的負荷。「我照顧他(洪爺爺),要背、要推、要抱⋯⋯照顧得我自己都生病了,全身都在痛。我們住四樓,沒有電梯,帶他去看醫生,要找爬梯機的人來幫忙,上、下樓一趟都各要花費900元,真的太貴了,負擔不起。」洪奶奶說。提供爬梯機服務的工作人員,看到洪家爺爺奶奶處在這樣的困境中,建議奶奶尋求外部援助,她才終於在今年八月,撥打了1966申請長期照護服務。

老老照顧的窘迫,有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老老照顧』的狀況,在已經是高齡社會、即將邁向超高齡社會的台灣,的確有越來越多趨勢。」伊甸基金會的居服員督導陳紹慈解釋道,在傳統的台灣家庭中,照顧長者通常會被視為是家庭成員的責任,然而,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勞動力市場的變化、現代家庭組成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無法提供日常的家庭照顧。這使得許多中老年人,在自己可能也需要被照顧的情況下,仍得承擔起照顧更年長或健康狀況較差的老年人的責任。「許多家庭會陷入『老老照顧』的狀況,有幾個主要原因,一是資訊的缺乏,比方偏鄉、經濟條件較差、資訊取得不易等等,讓這些家庭可能不知道,其實有其他的管道可以提供協助;另一是傳統觀念的束縛,很多人會認為把父母親送到老人院,就是代表不孝。」

一直以來,伊甸基金會嘗試用許多不同的方式,提升一般民眾對於長照議題的認識和敏感度。因此,從都市到偏鄉,伊甸基金會在全台各地設立長照服務站、關懷據點、長照機構、日照中心、社區輔具站等實體單位,定期安排社區服務,包括訪視、弱勢長者餐飲服務等等。也透過社群媒體,例如YouTube、Facebook、Instagram和Podcast等平台,向不一樣的族群和年齡層傳播關於長照的觀念。「我們會這麼做,是因為我們知道,傳播新的觀念不容易,改變舊的觀念更是困難。就像獨自照顧洪爺爺的洪奶奶,如果不是提供爬梯機服務的工作人員建議,她可能要更久,甚至永遠也不知道自己是可以獲得幫助的。」陳紹慈說道。

除了讓大家認識被照顧者的需求之外,近年來,伊甸基金會努力將照顧的範圍,拓展到照顧者身上。「因為照顧者所承受的身心壓力是驚人的。比方他必須承受情感上的壓力,尤其是照顧親密的家庭成員時,可能會特別悲傷、無助或焦慮,在所照顧對象的健康狀況惡化時更是嚴重。」另外還有與社會隔絕、經濟壓力等等,陳紹慈也提醒道,照顧者還有很大的一個壓力來源,是自己的身體負擔:「照顧工作往往涉及體力勞動,而且是很大量的勞動,比方協助病患移動、翻身等等,在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的情況下,照顧者自己可能也很快就會受傷。」像洪奶奶的情況就是如此——她自己的膝蓋和骨質疏鬆的問題,就在照顧洪爺爺之後變得更加嚴重,因此,提供適當的支持和關懷給照顧者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的支持包括提供實際的照顧服務和經濟援助,包括心理和社會支持,包括讓照顧者擁有喘息的時間。因為,只有照顧好自己,才有能力更好的照顧別人,所以伊甸基金會的努力,不僅提升了照顧者的生活品質,同時也加強整個長照體系的效能和持續性。
安享晚年,應該是我們共同期待的未來
在居服員開始協助洪家之後,洪奶奶終於感到身上的重擔減輕了一些。「他(洪爺爺)是很固執的人,又餓不得。以前我得幫他洗好澡之後再去弄飯,他會因為餓了而生氣。現在有一哥(居服員)來幫忙,我可以趁這個時候趕快去處理午餐,他一洗好就可以吃,真的覺得輕鬆很多。」不只如此,洪爺爺也非常喜歡一哥的協助。只要是一哥要來服務的日子,洪爺爺總是早早就期盼著他,不斷詢問他人什麼時候會到。另外,洪奶奶也在個管員的評估和協助下,申請了居家用的輔具,這樣即使居服員不在,她獨自照顧洪爺爺也會輕鬆一點。

「我們在評估每個家庭的狀況的時候,都是先看他們當下最緊急的需要是什麼,就從這邊開始安排。這也是我們和每一個家庭認識彼此、磨合的開始。因為我們往往在評估的過程中,就會發現家庭中還有更多需要協助的地方。我們必須慢慢地、一步步地協助家庭接納更多的服務項目,或者嘗試其他的服務方式。」伊甸基金會居服員督導說到,協助個案家庭,必須設立短、中、長程目標。以洪爺爺為例,現在他接受了沐浴、肢體關節活動這些服務,然後也申請了輔具,這屬於短程的目標,拉到中、長程來看,居服員督導更希望可以鼓勵洪爺爺出門、願意去看醫生,讓他的脊椎得到真正妥善的治療和照顧。「因為洪爺爺還蠻喜歡和居服員相處,所以未來我們也期待可以透過居服員的引導,讓他能夠走出家門,接受治療,甚至體力可以好到能夠進入我們的日照機構或社區據點,參加活動。」伊甸基金會期待著,在大家的協助下,洪爺爺和洪奶奶能夠生活得更舒適,好好享受老年生活的每一個美好時刻。

「老老照顧」家庭越來越多,老夫妻互相陪伴很美好,但年長者照顧的問題,不該成為另一位長者的負擔。「老老照顧」反映了這個社會,對長者的支持和資源分配不足。我們期待的是,在經歷了大半輩子的努力之後,年長者應該能夠享有安穩、尊嚴和被溫柔支持的晚年生活,而不是面臨照顧其他老年人的壓力。多年來,伊甸基金會投注心力,希望能夠成為年長者晚年的依靠。但我們更希望的是,有一天社會可以建立一個更友善、全面的支援系統,確保長者都能擁有一定的生活水準。這樣的系統應該涵蓋足夠的醫療照護、經濟援助、居住安排以及社交活動,減輕個人和家庭的負擔,並提升整個社會對於年長者的關懷與尊重,更進一步的,讓長者們享受他們應得的尊嚴和幸福。
伊甸基金會「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透過日間照顧、公托中心、關懷據點、居家服務、長者送餐服務、照顧者團體支持、照顧者資源連結等,讓長輩在熟悉的地方找到服務,也讓照顧者在專業的地方得到喘息,讓每一位長輩及照顧者一起安心、快樂地好好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