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努颱風襲台:暴風圈下午可能觸陸、雙北停班禁外送違者可罰10萬、捷運班距延長至15分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卡努颱風來襲,今日北北基宜停班停課。新北市、台北市與基隆市皆規定颱風天應停止外送服務,而宜蘭縣雖未禁止,仍呼籲雇主維護外送員的生命安全,並採取必要防護措施和交通事故預防。
卡努暴風圈下午過後可能觸陸
(中央社)氣象局今(3)天表示,由於導引氣流不明顯,颱風卡努速度緩慢,路徑上也有不確定性,甚至會有不規則路徑出現,暴風圈觸陸時間預估在下午過後,但仍要再觀察。
根據中央氣象局觀測,颱風卡努今天上午8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26.5度,東經124.7度,即在台北的東北東方約360公里的海面上,以每小時5轉9的速度,向西轉東北前進。
氣象局表示,根據最新資料顯示,第6號颱風卡努目前中心在台北東北東方海面,向西轉東北移動,其暴風圈正逐漸進入台灣北部近海及東北部近海,對新北、台北、基隆及宜蘭將構成威脅。
氣象局預報員徐仲毅指出,預計颱風卡努今天晚間到深夜最靠近台灣,之後就會向東北方向迴轉,但由於導引氣流不明顯,移動路徑上仍有不規則的機會,暴風圈預估下午過後有機會觸陸,但還要再觀察。
徐仲毅指出,今天新竹以北、宜蘭、恆春半島、綠島及蘭嶼風力會較明顯,預估蘭嶼及綠島有11到12級強陣風,基隆北海岸、東北角有10到11級強陣風,新竹以北及恆春半島沿海空曠地區有9到10級強陣風,大台北地區、宜蘭、台東、屏東沿海空曠地區及澎湖也有較強陣風。
降雨方面,徐仲毅說,今天上午到下午北部雨勢持續,尤其北海岸的雨勢較大,新竹、苗栗接近山區的地方也要留意降雨。徐仲毅提醒,由於西南風增強,離颱風卡努較遠的西南部晚間過後的雨勢可能比北部更為明顯,山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機會。
至於明天是否有達到停班、停課的標準,徐仲毅說,目前預計今晚到明天清晨的風力大小會持續,白天過後颱風卡努慢慢遠離台灣,風力轉小,但因為導引氣流不明顯,卡努路徑仍有不確定性,是否放颱風假還是要尊重各縣市政府的決定。
雙北颱風停班禁外送,違者最高可罰10萬元
(中央社)颱風卡努陸警發布,北北基宜今天停班停課,依台北市和新北市自治條例規定,應停止從事外送服務,違者最高可開罰新台幣10萬元。
新北市府勞工局長陳瑞嘉表示,依據《新北市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規定,外送平台業者於新北市府因天然災害宣布停止上班,應停止於新北市從事外送服務,並通知外送員。但有正當理由認無顯著或可預見風險者,不在此限,若違反規定,外送平台業者將遭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
台北市勞動局表示,若政府宣布停班,外送平台業者應立即通知外送員停止服務,若違規可依台北市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處最高新台幣10萬元罰鍰。
基隆市政府指出,依據勞動部《食品外送作業安全衛生指引》,所有工作者的勞動權益(含僱傭、非僱傭)平台業者,應落實外送員交通事故預防及相關勞動權益保障,並於颱風天停止外送。此外,需善盡企業與社會責任,維護外送員的生命安全,基隆市府呼籲雇主颱風期間應避免或停止勞工從事外送服務。
宜蘭縣政府勞工處表示,依據勞動部公布《外送作業安全衛生指引》並未禁止颱風天提供外送服務,但仍要針對屬於低度、中度或高度風險,由外送員和業者綜合判斷後,決定是否提供外送服務,但若提供外送服務,仍須採取必要防護措施和交通事故預防及相關勞動權益保障,善盡企業與社會責任,維護外送員的生命安全。
台北捷運班距延長至15分鐘,公車可視情況停駛
(中央社)颱風卡努來襲,台北市今天停止上班、上課,捷運全線系統則維持營運,但班距延長至約15分鐘,若風速達標平面及高架路段將暫停營運,公車業者也會視實際狀況減班甚至停止發車。
台北市入列颱風卡努陸上警戒區域,今天停止上班及上課。台北捷運公司透過新聞稿表示,各路線維持營運,但班距延長為約15分鐘,且淡水信義線、松山新店線及板南線將無重疊區段列車。
北捷提醒,各路線將視運量調整班距,且若瞬間風速達10級風以上,或10分鐘內平均風速達7級風時,淡水信義線、松山新店線及文湖線的高架及平面段將暫停營運,其餘地下段部分則繼續運轉。
北捷表示,貓空纜車、兒童新樂園、小巨蛋冰上樂園、遺失物中心、捷運商品館、花車及咖啡專櫃等由北捷負責經營場域今天將暫停服務。
公車部分,台北市交通局說明,山區公車、休閒公車、通勤專車及平(假)日有停駛路線的公車等可以停止發車,一般路線公車業者則會視實際天候及道路等狀況減班發車,若平均風速達10級風時也可以停止發車。
交通局指出,小型復康巴士已停止服務,等恢復上班後再提供服務,藍色水路業者也已停止營運,待颱風警報解除並確認碼頭相關設施安全無虞後才會恢復營運。
另一方面,因應疏散門關閉後的臨時停車需求,交通局宣布全市8公尺以上道路紅黃線開放停車,且路邊停車暫停收費,教育局也列出81所中小學開放校園內暫時停車,提醒車主在恢復正常上課當天的上午7時前將車輛駛離。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不斷更新】卡努颱風襲台:北北基宜3日停班停課,雙北多處水門、堤外道路封閉
- 「卡努颱風」路徑持續更新|台北、新北、基隆、宜蘭宣布明日颱風假
- 這個社會需要更嚴肅看待「颱風」:都市人的迷因盛宴,卻是鄉下人的生存挑戰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蕭如芯
核稿編輯:翁世航
綠能x數位,科技助攻水產養殖產業升級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水產養殖結合太陽光電是一種創新的經營模式,讓漁場除了既有的漁獲外,更能提供綠電創造額外收益,國內更有漁場順勢導入數位工具管理養殖環境,持續提升水產質量。我們可以看到,數位與能源的雙軸轉型正在養殖漁業發生。
糧食生產是農漁業的主要功能,順應環境選擇不同的作物與耕種策略,是農漁民智慧的累積,臺灣的農漁業實力更是享譽國際。然而,由於整體產業結構轉型、生活型態轉變,傳統看天吃飯的一級產業,較不容易成為新世代就業的優先選項,如何在現有產業基礎上創造新商機、吸引年輕人返鄉,是各界都在思考的課題。
近年來,各國政府致力推動再生能源以實踐減碳,在不同場域、建物等結合光電開發的複合式發展模式,成為兼顧空間利用效率、提高單位面積產值的創新解決方案,這樣的趨勢正在農漁業現場發生。
農漁業結合光電創造附加價值
農電共生可提供自給自足的再生能源,還能保護農作物免受極端天氣影響,提高生產韌性,多餘的電力也可以躉售,提升農民收入。著眼於光電帶來的附加價值,越來越多國家看好農業結合太陽光電的發展潛力,德國、日本已有多個果園結合太陽光電從事農電共生,法國也實驗在成列的葡萄藤上安裝太陽光電模組。
不只農業,國際也開始出現結合水產養殖與太陽光電的漁電共生。例如美國切薩皮克灣(Chesapeake Bay)發展出太陽能牡蠣生產系統,不僅實現綠電自發自用,漁產收穫量更高達傳統養殖場的45倍;而在養蝦大國越南,也開始執行養蝦場結合太陽能發電的漁電共生計畫,為養殖場提供穩定電力並帶來漁獲,一舉兩得。

數位轉型為漁電共生添助力
漁電共生是利用漁業養殖場域結合太陽光電設置,期能改善生產環境、增加漁民收益,創造土地多元利用,是臺灣積極推動的重要政策方向之一。不過其他國家與臺灣的漁電共生開發型態不太一樣,其他國家多以沿海鋪設水面型光電為主,臺灣的漁電共生則採用室內養殖場搭配屋頂型光電,或室外魚塭搭配立柱型/水面型/塭堤型光電設備,近年來在許多漁民與光電業者的努力合作下,這樣的複合式土地利用模式逐漸展現效益。
不同養殖物種的環境需求不一,漁電共生導入的過程須經磨合,運用魚塭上方架設太陽能板,冬天防寒害、夏天助降溫,並配合不同物種的習性調整投料策略,同時結合數位環境監控系統調節養殖環境,進而達到提高漁獲收益之積極目的。

光電開發帶來的效益,也讓原本衰頹的產業地景重現生機,例如位於臺南七股的日運案場,原本是高鹽度的廢棄魚塭地,在養殖專家與在地青年的協力下,透過微生物、益生菌來控制池水,搭配AI數位化儀器監控養殖過程,持續累積養殖數據建立資料庫,烏魚、虱目魚、白蝦的混養模式已多次收成;四鯤鯓漁電共生案場過去同樣是廢棄魚塭,改建為室內型漁電共生案場後,能精準控制環境變數以從事精緻養殖,已成功育成一尾重達30克以上的白蝦。
由於漁電共生帶來的效益逐漸獲得認同,有別於過去多為光電業者發起的開發模式,最近也出現由漁民發起的漁電共生規劃,例如茄萣區不少養殖戶視漁電共生為吸引青農返鄉的契機,積極爭取納入漁電共生先行區;目前採用塭堤型與立柱型的光電設施,養殖的虱目魚也已開始收成。

養殖漁業正在實現數位與能源的雙軸轉型
數十年來漁民的養殖專業與經營視野,讓臺灣水產養殖產業在國際上向來有一席之地,但近年來確實也面臨產業結構轉型、從業人口老化凋零的挑戰;如今結合光電的漁電共生模式,讓原本看似傳統的一級產業開始蛻變,養殖模式、經營模式、商業模式不斷創新,也吸引更多青年關注與投入;臺灣養殖王國的美名,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將藉由數位與能源的雙軸轉型,再次展現耀眼光芒。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