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社宅興辦零戶?侯友宜批中央社宅20萬戶也跳票,內政部:直接社宅已興建8.4萬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遭賴清德陣營質疑新北市社宅興辦零戶,新北市城鄉局昨日澄清,市府已興辦1萬1086戶。侯友宜今日也反嗆,中央20萬戶社宅目標跳票,內政部回應直接興建社宅已達成8.4萬戶,將全力達成12萬戶的興建目標。
社宅興辦跳票,侯友宜批賴清德:不要只會批評別人
(中央社)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競辦批評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新北市社宅興辦零戶。侯友宜今(6)日表示,民進黨執政社宅興辦20萬戶目標也跳票,「不要有嘴說別人、沒嘴說自己。」
賴清德競選辦公室發言人郭雅慧反駁,總統蔡英文興辦社會住宅、社宅包租代管的政策不斷在實現,也將在明年達到20萬戶的目標,侯友宜自己在新北市從2022年至今,連續2年地方政府社宅決標數為零戶,甚至連中央蓋了哪些社宅都不清楚,恐怕要先多做點功課,不要把口號當政見、把批評當策略。
郭雅慧表示,民進黨執政對居住政策提出具體的規劃,賴清德延續蔡總統打下的基礎,提出未來加碼推動13萬戶的社會住宅、17萬戶的社宅包租代管,以及提供租金補貼到每年50萬戶,這些規劃及數量都確實衡量過需求及興辦能量,基於事實提出解方,絕不是喊喊口號而已。蔡英文政府在推動社福及各項建設的同時,堅守財政紀律,特別預算同樣受到民意的監督,侯友宜不應為選舉抹黑、為批評而批評。
侯友宜上午在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等人陪同下,先前往斗六市南聖宮參拜,隨後前往古坑鄉參加創樂子手作體驗。
媒體詢問,賴清德競選辦公室指侯友宜擔任新北市長連續2年的社宅興辦量為零戶,不過,其實有1萬1000戶。侯友宜接受媒體聯訪回應,賴清德擔任過副總統、行政院長,結果民進黨執政的社宅20萬戶目標也跳票,「不要有嘴說別人、沒嘴說自己」,希望賴清德要反省檢討。
另外,媒體詢問,總統蔡英文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是要落實經濟發展,讓國家經濟規模更大,投入更多建設經費,也不會債留子孫」說法,疑與審計部數據有出入。
侯友宜指出,蔡總統把特別預算變成常態化,且舉債超過國民黨執政時候還要多,這是不爭事實。最重要的是破壞財政紀律債留子孫,以後還要債留曾孫,下一代都要背債,因此財政紀律很重要,這些問題大家都很清楚。
侯友宜下午則分別前往北港朝天宮、四湖海清宮參拜,並參加口湖鰻魚養殖協會及口湖鄉民意代表座談會。
內政部:直接興建社宅已8.4萬戶,全力拚達標
媒體報導總統蔡英文社宅政策恐跳票,內政部昨(5)日澄清指出,8年20萬戶社宅政策,其中直接興建社宅已達成8.4萬戶,將全力達成12萬戶的興建目標,另外包租代管也預計於明(2024)年達標8萬戶。
蔡總統承諾8年達成社會住宅20萬戶目標,其中12萬戶直接興建,8萬戶採包租代管。《聯合報》昨天報導指出,蔡總統任內7年,社宅僅2萬多戶完工,政策面臨跳票。
內政部昨天透過新聞稿澄清說,依據行政院2017年3月6日核定的「社會住宅興辦計畫」,直接興建戶數是以工程完成發包(即決標)視為達成,此標準從未改變。
內政部說,政府自2016年啟動8年20萬戶社宅政策以來,前4年採「中央補助,地方推動」模式,2020年起改採啟動「中央主導,地方配合」,2020年底已達成第一階段4萬戶社宅目標,截至2023年7月底,已完工、新完工、興建中及待開工的社宅合計8萬4461戶,達成率70.39%。
此外,根據內政部全國社會住宅興辦進度統計表,若加計中央與地方規劃中的社宅戶數3萬9964戶,整體將達成12萬4425戶。
內政部表示,政府正按照社會住宅推動進度,持續穩健成長,拚全力達成12萬戶直接興建社會住宅的目標。
包租代管8萬戶部分,內政部說,2017年底開辦包租代管後,經中央地方努力,截至今年7月底,累計媒合7萬5854戶家戶租屋,有效契約戶數5萬6246戶,每季媒合數相較開辦初期700戶情形,成長為每季7000戶的媒合量能;按此進度,預計2024年達成8萬戶可供入住包租代管房屋的目標。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台灣每到選舉就喊「居住正義」,但到底是捍衛誰的居住正義?
- 邁向居住正義之路:韓國社宅占住宅存量逼近8%,台灣居住問題卻成「慢性病」?
- 邁向居住正義之路:民眾憂房價下跌、「與民爭地」成阻力,台灣能從新加坡的公宅政策學到什麼?
- 台灣的居住正義不應侷限於「購屋」,但社會住宅是租屋政策的好解方嗎?
- 蔡政府「房市三箭」態度轉保守、成效事倍功半,真能扭轉住宅政策困境?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蕭如芯
核稿編輯:羅元祺
Tags:
一圖看懂——讓專業的來,居家照顧服務員都在忙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長照服務成為承擔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隨著時間的推進,所謂的「高齡化」、「少子化」社會,已經從一個社會學名詞,成為我們的日常。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起,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正式超過了14%,今年老人人數則已超過425萬,預計到2025年,每五位居民中,就將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這不僅是一個數字上的變化,更是對我們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挑戰。
在這樣的變遷中,其實許多長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然而,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家庭結構,這樣的願望似乎越來越難達成。取而代之的,是長者們必須獨居,或與同樣年長的配偶互相照顧的現實。因此,長照服務成為承擔這些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
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1. 備餐服務、協助進食:
服務內容:依照長輩的需求、營養狀況和牙口狀況準備餐點及協助進食。
眉角:如果長輩牙口較不好,居服員會將餐食煮得較軟或打成泥、剪碎, 讓長輩容易進食。若長輩排斥泥狀食物,則將豆類或穀物類食物打成稀狀,讓長輩直接飲用。需要依照長輩的吞嚥能力,準備合適的餐具。一般會建議長輩自主進食,若需要由居服員協助,則必須注意餵食的速度及進食速度。但不管長輩是否可自行進食,居服員皆需要請長輩張口確認是否食物皆已吞嚥完畢,避免長輩因為食物留在口中而嗆到,發生危險。
2. 沐浴服務: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穿脫衣服、進行沐浴。
眉角:沐浴的過程需要注意水溫,以手臂內側測量溫度是否適中。須注意避免水流到眼睛。沐浴的過程會坐在馬桶或是便墊盆椅上,若長輩仍有行走能力或手部功能,居服員會鼓勵長輩自己清洗正面,背面由居服員協助,以維持長輩的生活機能,延緩退化。在沐浴的過程中,居服員須注意長輩的隱私,但也同時必須注意通風,避免室內太悶導致長輩或居服員昏倒。
3. 陪同外出、陪同就醫、採購:
服務內容:許多個案因身體狀況較難獨自外出,因此居服工作中陪同外出散步或就醫、協助個案採購日用品都是很重要的服務,攙扶步伐不穩的長輩到外面散步運動,或是為長輩採買衛生紙、洗髮精等日常用品,讓他們可以生活地更加舒適。
4. 基本日常照顧: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翻身、移位、修剪指甲、協助上下床、刷牙洗臉、協助換尿布等基本日常照顧。
眉角:在進行任何活動前,確保環境安全,無滑倒或絆倒的風險。使用適當的輔助工具和技巧,來避免造成長輩或照顧者的傷害。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以防止感染。考慮長輩的健康狀況和特定需求,並根據這些需求調整照顧方法。在進行照顧時尊重長輩的隱私和尊嚴。
除了以上四項最基本的服務項目之外,還有足部護理、管灌、翻身拍背、測量生命象徵、肢體關節活動、陪同外出、陪同就醫等等服務,都可以依不同長輩的需求來安排。
伊甸基金會自成立之初,就秉持著一個堅定不移的使命: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持續不斷的支持與服務。這一理念源於創辦人之一、已故的身障作家劉俠女士,以及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共同懷著一個夢想,希望無論是誰,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和成長。劉俠女士曾這麼說過:「有一大片園地,種花種樹,養各類家禽,有工場、有房舍、有足夠的場地供人休閒娛樂。徜徉其間的,是那些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走路走不好,以及弱智、顏面傷殘、心智障礙的孩子…這是他們的伊甸園。」
走過四十年的歲月,伊甸基金會期待著,有一天,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感到安全、溫暖和被接受。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伊甸基金會會繼續努力,承擔起照顧和支持的責任。
伊甸基金會«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透過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失智據點、喘息等專業多元的服務,疼惜長輩及照顧者,讓長輩在最熟悉的地方找到服務,也讓照顧者在專業的地方得到喘息。讓每一位長輩安心、放心、快樂地好好變老。詳情請上網搜尋「伊甸 老人照顧」,或撥打支持專線0800-02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