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柯文哲身邊能做事的人愈來愈少,如何留住人才?〈出師表〉已寫下最好的建議

柯文哲身邊能做事的人愈來愈少,如何留住人才?〈出師表〉已寫下最好的建議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柯文哲自身如何做為,自然也會影響民眾黨的價值定位,然而柯文哲該如何做,才能改變他身邊沒有人才的事實?民眾黨也才會有長久發展的可能性呢?在諸葛亮〈出師表〉最後這段話,其實已經寫下了最好的建議。

相信許多人對〈出師表〉這篇文章非常熟悉,畢竟它是高中職國文課的經典課文,加上該文章被歷代後人賦與高度評價,也被列為中國三大抒情文之一,尤其在《文章軌範》(南宋・謝枋得)更有提到:

「讀諸葛亮〈出師表〉不墮淚者不忠。」

由上述引文可見,〈出師表〉在歷代文人眼中的重要性。當然這段形容是稍嫌浮誇,相信不止是學生,即便是老師也不見得會讀到想哭,但也因為《三國演義》小說故事在明清以降的通行,許多人都非常肯定諸葛亮的忠貞形象,加上影音電玩與三國題材的連結,要說〈出師表〉是讓許多學子印象深刻的文章,這點倒是非常貼切。

然而這篇文章給後人最深刻的認知,往往聚焦在諸葛亮是如此地忠貞,輔佐先帝劉備和後主劉禪之外,鞠躬盡瘁的老臣建言,更是為他感動也憐惜。但是我們站在諸葛亮為何要寫這篇文章的立場來想,其實他只是以公私兼具的老臣及相父身分,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劉禪要展現人君表率,以及如何對待下屬和用人而已,因為諸葛亮明白劉禪缺乏身為人君的態度原則,所以才會說〈出師表〉的重點在談「待人」及「用人」。

現今台灣的總統大選將近,檯面上的這幾位總統可能候選人中,在「待人」與「用人」最有討論度的,也莫過於柯文哲。回到〈出師表〉,第一段這段話就很值得探討: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翻譯:在宮廷服侍守護的臣子,對內盡責防衛不懈怠;在外征戰的戰士,忠勇獻身以抗敵,實在是因為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殊待遇,他們想要回報陛下而已。)

簡單說,這些士臣有不少人最先都是跟隨著劉備,所以劉禪與這些老臣們的交集並不多,更談不上有太多革命情感,老臣會願意效忠劉禪,都是基於劉備對他們的知遇之恩,以及對蜀漢這塊招牌的認同。回想柯文哲最初競選台北市長時,在完全沒有任何政治資源下,不少其他黨派的人才立足於政治理念相近,紛紛加入團隊幫忙,甚至勝選後也加入市府團隊,這情形類似於諸葛亮對劉禪的提醒:「他們會認真投入,並不是因為你的關係。」

會對〈出師表〉這段有感,讓我想到過去台北市政府舉辦世大運的評價非常好,而這其中最大功臣首推蘇麗瓊,而她亦是陳菊昔日在擔任高雄市長任內的重要幕僚,柯文哲當初會讓蘇麗瓊來主導世大運,亦是想借重過去高雄市政府成功舉辦世運會的經驗,世大運的好評成功,同時也為柯文哲的市長連任打下好基礎。

然而蘇麗瓊最後還是離開台北市政府,柯文哲無法將人才留用,加上看到柯文哲多次用歧視字眼來形容陳菊,對比陳菊一路以來對柯文哲的沉默包容,蘇麗瓊在這裡面的角色扮演則更顯微妙,局外人雖然看不清事情真相,但柯文哲留不住人才是事實,重點是留不住人才的心。留住人心,回到〈出師表〉來看,當時諸葛亮有提到: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翻譯:後主應當要用開放包容的心來接納不同意見,不僅光大先帝的美德,也能鼓舞有志之士的付出;也不宜隨意看輕自我,援用錯誤喻意,阻塞忠臣勸諫的途徑。)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