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人頭、當車手、柬埔寨打黑工,走投無路的貧困者成詐騙集團的「工具人」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詐騙集團善於利用社會弱勢來達到不法取財的目的,有些遊民出借身分,提供存簿帳號洗錢,或當公司人頭被拿去虛報薪資;也有貧困青年聽信海外打工的薪資福利,毅然決然出國掏金。但他們在詐騙集團眼中都只是隨時可棄的免洗工具,遭囚、死亡者所在多有。
文: 簡錫堦(反貧困聯盟召集人)
貧困者幾無機會受良好教育,也無人脈,知識及資訊不足,又因為經濟匱乏失去較多選擇,常成為犯罪集團的工具或受害對象。
曾發生多起不法集團以關照遊民取得信任,再用錢收買充當色情、賭博相關公司的負責人,一旦出事,遊民即成為代罪羔羊。
對階級弱勢的再剝削
有些遊民出借身分,提供存簿帳號洗錢;或當公司人頭被拿去虛報薪資,減輕公司所得稅的負擔,成逃稅工具;或販賣身分與中國女子假結婚,進行移民勾當。
根據先前高雄縣遊民收容所調查指出,收容所中有六成遊民當過人頭。
成為人頭之後,名下的財產、收入暴增,隨即喪失低收入戶補助資格,無法再請領生活津貼。即為社會救助的排除戶,生活處境更加悲慘。收容所內好幾個是走投無路的「總經理」、「董事長」。
也有犯罪集團幫遊民投保高額意外險,再麻醉砍斷其手指、或製造假車禍,詐取傷害、殘障理賠金。甚至與醫院勾結,欺騙遊民說挨一刀酬勞五萬元,只開盲腸無損健康為由,其實是誘賣遊民器官獲取暴利。
貧困的遊民出借身分證,酬勞不過兩三千元,開盲腸可賺五萬元,對走投無路的貧困者,是何其大的誘惑。一旦反悔,動輒換來恐懼威脅及暴力傷害。
台灣十多年來電話詐騙猖獗,可謂是全球詐騙王國。
一些無業經濟拮据的年輕人最易成為詐騙車手,以為只是幫忙領錢、或幫忙到指定地點收款,並無詐騙意圖與犯意,怎會涉及犯罪?
詐騙集團利用車手到提款機前面,使用提款卡將人頭帳戶的錢提出來,簡單又輕鬆的工作就可賺取佣金,雖辯稱此非不法行為,但實為詐騙集團金流的幫兇。
往往是第一時間即被逮著的罪犯,一旦有了前科將影響其未來就業的機會,有人因而失志淪落街頭。
年輕人為何去柬埔寨打工?
台灣年輕人在低薪結構下,不易找到收入滿意的工作,盡可能往海外發展。澳洲打工可獲得比台灣高兩三倍薪資,是年輕人網路上討論的熱點。出國打工也是十幾年來年輕人尋求出路的選項之一。
柬埔寨政府六年前在當地發給75家網路遊戲及博奕公司許可證。西港網路遊戲規模最為龐大,營業額每年35億至50億美元。急需懂台語的服務員拓展業務,與黑幫份子密切合作,招攬台灣人前往工作。
詐騙集團在臉書、IG及人力銀行等管道登廣告招募,並以介紹費方式在台布線招攬。誆稱到海外飯店、賭場工作,月薪六萬元不含獎金,不僅薪水高還享免費機票及住宿等福利,誘引年輕人赴柬埔寨打工,不少年輕人趨之若鶩。
赴柬埔寨後,卻被迫從事詐騙工作。應徵線上博奕客服的受害人說,不做就得賠違約金50萬元,不從就會被囚禁、毆打、性侵,甚至遭受摘器官販賣。
去年台灣人飛往柬埔寨人數突然暴增,平均每月約1000人,估計在柬埔寨遭詐騙集團控制的台灣人至少上千人。
檢警在人口販子的聯絡訊息中發現,介紹一個台灣人赴柬埔寨從事詐騙的佣金66000元,而人體器官販賣的特別案子,成功一案的佣金最高可達200萬元。鎖定妄想「出國打工賺高薪」的年輕人,新興人口販賣的詐騙迅速發展。
詐騙集團也在原住民社群尋找容易拐騙的年輕人,多半透過部落的朋友物色;工作五花八門,即使語言不通、無一技之長都可被錄用。
出國後才知是從事非法詐騙工作,並立即遭到控制回不了台灣,若想回國必須賠償上萬美元的「解約金」,形同綁票勒索,貧困偏鄉部落也難倖免。
去年在新北淡水與桃園青埔發生61人被囚,其中三人死亡的「台版柬埔寨案」,複製柬埔寨詐騙集團手法在台做案。
詐團首腦代號「藍道」的杜承哲前科累累,被查出雇用16名少年為控制員,以暴力控制被囚禁者,用手銬、腳鐐限制行動,餵食毒品、棍棒毆打,殘暴凌虐受害者,震撼社會。
士林地檢署去年12月起訴同夥主嫌陳樺韋、傅榆藺等29人,並依組織犯罪條例、私行拘禁致死、共同詐欺等罪對陳、傅兩人求處無期徒刑;其他負責現場監視的控制員以及遺棄屍體的組織成員,分別求處25年到30年以上有期徒刑。
「藍道」杜承哲今年四月被逮捕。類似不法組織應還有不少潛伏於社會角落,培訓弱勢青年,夥同為非作歹。
打詐國家隊
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於2022年7月成立「打詐國家隊」。宣示擬投入14億元建立橫跨內政部、法務部、金管會、NCC的隊伍,分別負責「識詐、懲詐、阻詐和堵詐」四大方向,並以「防詐騙、毀工具、擋金流、清集團」為終極目標。
國家隊誓言,每年要攔阻詐騙簡訊3000萬封、停話5000個幽靈門號、將共通性異常交易態樣納入預警指標、設立疑似涉詐境外金融帳戶預警機制,以及防制人頭帳戶進行詐騙等具體工作。
但打詐國家隊僅15人的臨時編制,令人質疑如何負荷規模日漸龐大的詐欺犯罪。貧困青年仍將持續被當工具,政府僅宣示而缺有效行動,著實令人擔憂。
我國於2014年增訂《刑法》第339條之4,加重詐欺罪條款,載明三人以上共同犯詐欺罪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最近立法院再完成部分條文修正案,規定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5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招募對象為未滿18歲之人,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最重可處10年半。
加重刑責或許可以減少詐騙案件,但仍屬治標,無法達到治本之效。
解決失業與低薪問題,才是治本之道
Tags:
AI驅動行銷新境界!微軟聚焦Copilot探究人工智慧創變行銷新動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行銷人應該把最關鍵的時間,投注在真正有價值的工作,但是在過去,多數行銷工作者卻總感覺時間不夠用!進入AI時代,人工智慧大幅改變行銷模式,想知道如何利用生成式AI提升行銷決策與執行效率?微軟與INSIDE POSSIBLE合辦AI社群聚會「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第一手解密行銷結合AI的使用情境,讓所有行銷人智慧工作、智勝未來!
身為行銷決策者或在第一線作戰人員,是否感覺永遠被時間追著跑?總希望有三頭六臂,同時要發揮創意靈感,又要兼顧數據洞察的雙軌能力,提升自家品牌的各種行銷成效;甚至行銷部門被賦予扮演業績助攻手,創建嶄新的顧客旅程、提供個人化行銷溝通,進而幫助品牌招攬新客、喚回舊客,挖掘更多潛在商機。
然而,要達到上述情境價值,行銷部門卻總覺得使不上力!原因為何?仔細觀察現在行銷成員的工作模式,可以發現行銷成員當前遭遇到幾類困境:
- 數據分析---進入MarTech時代,行銷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彙整數據分析,並且還要進一步洞察數據來優化決策
- 創意內容製作---需要不斷產製吸引消費者的內容,而且要同時兼顧創意與成效
- 多通路行銷---通路碎片化,行銷人需整合及管理多個渠道的行銷活動以觸及更多潛在顧客
- 廣告成效優化---伴隨數位廣告成本逐年增長,以及行銷資源越來越少,必須以有限預算轉換最高投資報酬率
- 因應變化的韌性--市場及消費者需求變化速度越來越快,擬定準確的行銷決策更具挑戰
上述難題,我們為什麼可以清楚得知?這些內容,其實我們也是運用生成式AI,透過精準提問來得知相關解答。另外,為了佐證資料正確性,從這些回覆的參考資料來源,我們也從調研報告,確實找到幾項真實的數據。
像是HubSpot最新發布的《行銷狀態報告》(The State of Marketing 2023),裡面就提到,平均行銷人員每天花多6小時在手動工作,相信如果能善用數位工具,甚至是AI解決方案的行銷人員,他們的策略效率一定能贏過那些仍然沒有使用的群體。
翻轉行銷日常!微軟示範Copilot如何成為行銷人的絕佳助手
上述討論在在可以發現,現在行銷人員面臨的難題是相當多面,並且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些難題也將會更為複雜。AI,正是能輔助行銷人克服難題、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增長行銷成效的解方之一。
根據Gartner的報告預測到2025年,所有組織當中,大約會有75%的行銷職能將會結合人工智慧,過往生產型的工作,將會轉行變成更具策略性的活動。意味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會在這一兩年積極把人工智慧導入到內部組織的行銷流程,從策略擬定到落地執行,以更敏捷且以數據為基礎的方式,來應對未來的商業挑戰。
另一方面,進入注意力破碎加上媒體分眾化時代,根據統計現代人每日平均接觸達4,000則廣告訊息,平均注意力時間剩下8秒。對行銷人而言,根據消費者輪廓進行明確地分眾,並且因應不同分群,設計出最適合的溝通內容以達到精準行銷,這些都能開始藉由AI提供輔助。
像是Dynamics 365 Customer Insights根據顧客過往的搜尋、互動、交易等行為數據,透過AI及機器學習的運算,找出產品喜好、平均購買量、以及顧客終身價值等具有價值的見解;搭配具有相似購買模式的其它顧客經驗這類洞察資料,藉此建立起個人化的顧客旅程,在對的時間、對的通路提供預測性的產品推薦。AI能幫助品牌在不同檔期實踐精準行銷,也讓行銷人可透過分析儀表板追蹤成效,有助於行銷策略的優化。
對此,微軟攜手INSIDE將在12月15日,於台北艾麗共同舉辦INSIDE POSSIBLE AI社群聚會,以「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為主題,從數據洞察、媒體廣告創意、決策效率、乃至於AI衍生的著作權等多維度議題切入,提供行銷領域工作者,一場充滿實戰應用的知識饗宴。
本次活動議程,邀請KPMG安侯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數位創新服務的林大中,帶來第一手最新2024行銷趨勢;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整合長李致緯、安然科技執行長嚴中健,將分別從媒體廣告提案成功變現,以及行銷打造全新顧客旅程扮演業績助攻手等主題,剖析如何運用AI工具結合預測受眾輪廓、尋找潛在顧客的具體方式。
另一方面,微軟代表的相關講者,會從不同構面演繹AI的使用情境。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陳慧蓉希望翻轉行銷長的思維,講解如何從不同角度理解AI、結合AI;台灣微軟技術專家林毓忻將說明Copilot的重點功能,重塑行銷人的過往工作模式;台灣微軟法務副總經理廖怡苓則從法律議題著手,探究創意工作使用AI生成內容需注意的規範。
不論您是企業C-level決策層或第一線作戰人員,只要渴望掌握最新MarTech行銷應用趨勢、以及希望知道怎麼運用AI,讓工作達到事半功倍,這場「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將是揮別2023、放眼2024的交會時機,最重要的一場行銷盛會。


活動資訊
名稱: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
時間:2023/12/15(五)13:30-16:00
地點:台北艾麗酒店5樓 楓柏廳(110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8號)
活動名額數量有限,點此立刻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