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消失中的香港:尋找重建前的黃大仙下邨

消失中的香港:尋找重建前的黃大仙下邨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黃大仙下邨原為「黃大仙徙置區」,黃大仙上邨則為「黃大仙政府廉租屋邨」,後來才分別改名。下邨原於1958年建成,在1963年的高空圖片中已相當原整。

文:梁啟智

繼續舊屋邨系列,這次來到黃大仙。黃大仙下邨原為「黃大仙徙置區」,黃大仙上邨則為「黃大仙政府廉租屋邨」,後來才分別改名。下邨原於1958年建成,所以在以下這張1963年的高空圖片中已相當原整:

螢幕快照_2023-08-10_下午12_03_03

在整理座數的過程中,發現有些舊地圖是沒有第8座的。翻查紀錄,原來第8座是建於龍翔道的北面,現時龍翔中心的位置。後來第8座撥歸上邨,又因為免和上邨的第8座混淆而改名「長欣樓」,所以有些舊地圖當中的黃大仙下邨是沒有第8座的。在第8座的上面,則可見到當時還未被高樓包圍的黃大仙廟。

「黃大仙徙置區」可算是這一帶最早的發展。圖中可見環繞四周的都是木屋區,龍翔道甚至到了黃大仙就停下來了。

螢幕快照_2023-08-10_下午12_03_11

來到1982年,則進入要和舊黃大仙下邨說再見的時間了。其實已經開始拆了:第7,9,10座已在重建為龍輝樓、龍光樓和黃大仙中心。

至於上邨那邊,左方可以見到極為少見的「單塔型廉租大廈」;再上一點,可以見到幾座屬於竹園邨,興建中的雙塔型(井字型)大廈。至於右邊,則是巨無霸的「東、南、西、北、中座」。記得小時候搭巴士去觀塘,經過這兒時也會十分好奇:這座樓實在大巨型了。

最後,在圖片的最右方有數排L型建築是警察宿舍,現在是現崇山。

(文章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請看作者Patreon。)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Alvin
核稿編輯:A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