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美中對抗凸顯人權爭論,中國以恐怖主義為名定調新疆問題「維穩」高於「治理」

美中對抗凸顯人權爭論,中國以恐怖主義為名定調新疆問題「維穩」高於「治理」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習近平在2014年訪問新疆後,對相關官員發表談話,要求全面執行反恐怖、反滲透、反分裂鬥爭,「絕不姑息」。當時新疆地方領導人陳全國將習言論視為鎮壓行動理由,2016年接任黨委書記後、新疆拘留營的規模便急遽擴大,相關報導指出有百萬名少數民族人士被關押進拘留營,要求地方官員「把所有該抓的人都抓進去」。

近月來,根據美國《紐約時報》幾則涉及新疆人權議題新聞報導及評論,引發外界對維吾爾族勞動人權爭論。

一件是美國福特汽車公司與中國寧德時代大型電池製造商達成一項許可協議,該協議可能導致福特汽車製造商依賴與中國新疆地區強迫勞動有關聯的公司。另一件新聞則是報導,企鵝出版社出版塔希爾・哈木提・伊茲格爾的回憶錄《等著在夜里被逮捕》(Waiting to Be Arrested at Night),據其書所論長期以來中國政府對新疆維吾爾進行鎮壓。

前書指出2017年後中國政府鎮壓手法更加嚴厲,幾乎有數十萬人受到政府設立拘禁營管束,數百萬人生活在嚴密且日益加強的社會控制機制所監視。而上述寧德時代涉新疆強迫勞動爭議,福特合作項目面臨審查,2022年12月寧德時代宣稱曾是這家新疆公司的少數股東,並嚴格禁止在其供應鏈中使用強迫勞動。2023年3月公開剝離所持新疆志存鋰業有限公司的股份。

然而,美國國會認為這些項目是強迫勞動的一種形式。這些鎮壓手段運用數位技術控制變得更加先進,政府為追蹤活動人士建立龐大的DNA數據庫。此兩件新聞可以印證美國在新疆維吾爾族勞動權益問題,與中國政府存在嚴重分歧。

中國涉疆政策及整體情勢,依然強調維穩

2022年7月12日至15日,習近平在新疆考察調研,這是自2014年以來首次赴疆,中國官媒解讀這次考察是「鮮明宣示治疆方略」。習近平視察大學、博物館和社區,關注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也關注經濟,在視察「一帶一路」設施時稱新疆已變成樞紐。

習宣稱隨著共建「一帶一路」推進,新疆不再是邊遠地帶,而是一個核心區、一個樞紐地帶。中共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談會提出方略:「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此為「就是對完整準確貫徹治疆方略的鮮明宣示。」

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在2023年5月22日至24日考察新疆,宣稱必須完整貫徹中共治疆方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思想,其講話內容包括,要堅定不移推進「反恐維穩」法治化、常態化;堅定不移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不斷增進各民族對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等等。王滬寧的上述講話,與其前任汪洋相比,對新疆的態度顯得更加強硬、嚴厲。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