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川普第4起刑事訴訟案:試圖推翻2020大選結果,喬治亞州起訴川普、朱利安尼等19人

川普第4起刑事訴訟案:試圖推翻2020大選結果,喬治亞州起訴川普、朱利安尼等19人
8 月13 日,川普在川普國家高爾夫俱樂部觀看高爾夫錦標賽|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紐約時報》指出,川普接下來極有可能會嘗試將此案件,從喬治亞州移交到聯邦層級的法院進行審理。因為美國總統雖無法赦免違反各州法律的犯人,但有權赦免在聯邦層級被定罪的人。因此如果川普成功將案件移往聯邦層級法院,且於2024年當選總統的話,即使被定罪,作為總統的他,也能夠赦免自己。

共和黨籍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當地時間8月14日晚間,因為試圖推翻2020年總統大選的結果,被喬治亞州首府福爾頓的高級法院(Fulton superior court)給起訴。這是欲參選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川普,在5個月內所面臨的第4起刑事訴訟案件。

一同被起訴的還有涉案的18名相關人士,其中包含紐約前市長朱利安尼(Rudolph Louis)、川普的律師伊士曼(John Eastman)、前白宮幕僚長米道斯(Mark Meadows)、前司法部民事部門助理檢察長克拉克(Jeffrey Clark)等人。

《美聯社》報導指出,福爾頓高級法院檢察官威里斯(Fani Willis)昨(14)日公布起訴書後表示,川普與其他被告拒絕接受2020年總統大選共和黨敗選的事實,試圖違法推翻選舉結果。

根據這份長達97頁的起訴書,19位被告一共違反了41條法律,而其中川普違反了13條。在41條法律當中,共有22條與偽造文書有關、8條與招攬及冒充公職人員有關、3條與影響證人有關、3條與選舉舞弊及欺瞞國家有關、3條與電腦資料竄改有關、1條敲詐勒索,以及1條偽證。

川普做了什麼?

《紐約時報》報導指出,川普及另外18位被告,為了推翻共和黨在喬治亞州這個搖擺州敗選的事實,共採取了8種阻礙選舉結果的途徑。分別是向喬治亞州議會說謊、向州議員說謊、騷擾選舉工作人員、拉攏司法部官員、拉攏前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以及偽造支持川普的選票。

起訴書中指出,被告在2020年12月14日,在喬治亞州選舉人團投票中做票。而類似的行為也發生在亞利桑那州、密西根州、內華達州、新墨西哥州、賓夕法尼亞州,以及威斯康辛州。

根據《美聯社》的報導,川普在與喬治亞州州務卿拉芬斯伯格(Brad Raffensperger)的電話中,要求他找到川普「需要的1萬2000張選票」,好讓川普能夠以些微的優勢贏過民主黨候選人拜登(Joe Biden)。而也是因為這通電話,喬治亞州司法單位開始對川普進行調查

RICO法案

《美國公共電視網》指出,川普及其他18位被告,都被以違反《反勒索及受賄組織法》(Racketeer Influenced and Corrupt Organizations,RICO)起訴。該條法律立法於1970年代,原先是用來打擊犯罪組織中的高階主管。而美國最高法院在1989年,擴大了《反勒索及受賄組織法》的適用對象,不再僅限於幫派、販毒組織。

在美國聯邦政府完成立法後,各州開始進行自己的《反勒索及受賄組織法》立法。在喬治亞州,違反《反勒索及受賄組織法》是重罪,可處以5年至20年的監禁,罰款金額為2萬5000美元(約為新台幣79萬7400元),或是犯罪活動所得獲利的3倍,以金額較高者作為罰款。

檢察官能夠用《反勒索及受賄組織法》,起訴「為了達到一項共同目標,而從事不同犯罪行為的數人」。因此即便這19位被告所從事的是不同的犯罪行為,但他們都是為了達到「推翻2020總統大選結果」此一共同目標,因此所有人都被以違反《反勒索及受賄組織法》起訴。

川普接下來會如何?

威里斯檢察官表示,被告須在在8月25中午前主動投案,而她表示法院將在未來6個月內進行此案件的審判。

《紐約時報》指出,由於擔憂川普的支持者會到福爾頓高級法院外進行暴力示威,警方已經加強了法院周圍的維安。威里斯檢察官也表示,她已經為相關工作人員準備了防彈背心。

《紐約時報》指出,川普接下來極有可能會嘗試將此案件,從喬治亞州移交到聯邦層級的法院進行審理。川普的律師團隊可能會主張,本案件發生在川普的總統任期內,因此應該將其移交到聯邦做審理。

美國最高法院有3分之1的法官是由川普任命,因此較有可能做出對其有利的判決。且美國總統雖無法赦免違反各州法律的犯人,但有權赦免在聯邦層級被定罪的人。因此如果川普成功將案件移往聯邦層級法院,且於2024年當選總統的話,即使被定罪,作為總統的他,也能夠赦免自己。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成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成員!

責任編輯:賴明君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