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台劇與小吃文化讓5成印尼人對台灣有好感,移工與學生人員交流更勝中國

台劇與小吃文化讓5成印尼人對台灣有好感,移工與學生人員交流更勝中國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印尼有51%的民眾對台灣 持正面觀感,負面觀感的占20%,沒意見的則為 29%。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8月11日公布的今年春季版「全球態度調查」(Global Attitudes Survey)結果顯示,印尼有51%受訪者對台灣持正面觀感。根據中央社對雅加達民眾的採訪,大部分印尼人通常會想到在台的印尼移工、台灣戲劇、出產的美妝用品和科技產品,以及台灣的羽球選手等。

(中央社)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公布調查顯示,逾5成印尼人對台灣持正面觀感。學者認為,這是因為台灣與印尼關係愈趨緊密及近年密切交流。有民眾表示,喜歡台灣的戲劇和小吃,也有人對台灣羽球選手的精湛表現印象深刻。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11日公布的今年春季版「全球態度調查」(Global Attitudes Survey)結果顯示,在24個中高所得國家中,民眾對台灣普遍持正面觀感,其中印尼有51%受訪者對台灣持正面觀感,負面觀感的占20%,沒意見的則為29%。

印尼學者分析,台灣相對印尼較為發達,近年赴台灣旅遊的印尼人數增加,且在台灣的印尼移工、學生也持續成長,許多印尼人知道台灣很自由,對網路使用沒有限制,和中國限制臉書(Facebook)及Instagram社群媒體很不同。

另外,台灣重視人權,也是印尼對台灣有好感的原因之一。印尼總統大學(President University)國際關係講師賴劍文(Harryanto Aryodiguno)向中央社表示,比起馬來西亞和阿拉伯國家,台灣政府更注重印尼移工的權益,且雇主與移工相處融洽,使印尼人普遍對台灣愈來愈有感情。

他說:「台灣近年營造出穆斯林友善的環境,一些餐廳有清真標誌,開齋節時則會舉辦活動,捷運或巴士也能看到開齋節海報,讓印尼人感覺到台灣對穆斯林節日重視,也顯現出台灣的進步。」

在台灣取得博士學位的賴劍文強調,台灣人很有人情味,就連機場官員也相當友善,入境時還會對旅客說「歡迎來台灣」,比起其他國家的官員來得親切。

台北「印尼街」迎人潮(1)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圖為台北車站東三門不遠的「印尼街」,假日時有許多印尼移工到此品嚐家鄉美食。

印尼艾爾朗加大學(Universitas Airlangga)戰略與全球研究中心(CSGS)研究員慕白(Safril Mubah)則表示,台灣給印尼民眾的印象是發達且安全的國家,近年台灣政府和學校會提供獎學金吸引印尼學生到台灣留學,台灣也有許多工作機會,因此印尼人普遍對台灣印象很好。

慕白指出,雖然印尼政府與中國有許多建設及投資上的合作,但與沒有正式外交關係的台灣關係仍緊密。他說:「台灣和印尼在經濟及教育等合作仍然非常緊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其實更勝印尼與中國。」

慕白舉例,到台灣的印尼人正逐年增加,像是目前僱用印尼移工人數最多的國家是馬來西亞,其次是台灣。不過,他對皮尤研究中心這項調查的精準度持保留態度,因為他無法確認民調的受訪者是來自城市或鄉村,兩者結果可能會有很大不同。

他解釋,住在城市的印尼人大部分都知道台灣,但鄉村的人反而比較知道中國,對台灣則不太熟悉。

中央社記者在雅加達市區詢問民眾對台灣的印象,大部分對台灣持正面態度,提到台灣,印尼人通常會想到在台的印尼移工、台灣戲劇、出產的美妝用品和科技產品,以及台灣的羽球選手等。

去過台灣的狄安娜(Diana)說,她對台北101大樓印象深刻,覺得是一個很特別的建築,很好購物。在台灣旅遊時,她感到很自由,不像印尼有很多宗教信仰上的束縛,認為「是個很自由的社會」。

熱愛台劇的穆蒂(Maudy)則說,非常喜歡台灣的偶像劇,特別是「你有念大學嗎?」(Hello Again!)以及劇中演員禾浩辰。她還說,曾在新聞上看過有關在台灣同性婚姻的議題,知道台灣對同志相當友善。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