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要求美國道歉,更應該向廣島長崎人民道歉的恐怕是裕仁天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冷戰」一詞始於歐威爾的文章,指兩個超級大國的對立僵局,雙方都有摧毀世界的的能力。對於20世紀冷戰的起始,不同的歷史學者有不同的觀點。如果認為核對抗是冷戰至少是前期的主軸的話,那麼1945年8月6日作為冷戰的起始可能更有理。
文:蕭育和
沒有和平的和平 ──歐威爾
1945年7月24日在波茨坦的會議上,美英蘇三國首腦對於戰後歐洲秩序的重劃依然沒有共識。史達林勉強同意波蘭政府將收容流亡倫敦的波蘭人,交換美英對波共政權的承認,但杜魯門與邱吉爾還希望史達林信守在雅爾達的承諾:必須依照「民主原則」重建東歐秩序。在史達林看來,這是苛求他得在匈牙利、羅馬利亞與保加利亞做出更多讓步。
史達林後來發明了「人民民主」一詞證明蘇聯並沒有違反承諾。而在會議期間,他舉義大利也還沒有進行選舉來推拖,邱吉爾反唇相譏,說義大利沒有審查制度,蘇聯官員在義大利可以自由行動,這裡暗指的是西方的代表在東歐被蘇軍限制行動。
史達林還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了杜魯門將歐洲內海自由化的要求。當天晚上七點半,在結束冗長、緊張與對峙的會議之後,杜魯門故做漫不經心的向史達林提及,美國已經擁有一種破壞力非凡的新武器。
史達林並沒說什麼,他的沉默讓人意外,邱吉爾更斷定史達林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後來證明,史達林早從蘇聯的諜報系統知悉了曼哈頓計畫,當天晚上,他就吩咐蘇聯軍政高層,加快原子彈的研發。
1945年7月24日晚間七點半,從這一刻起,20世紀漫長的核武軍備競賽,悄悄拉開序幕,此時距離廣島事件還有13天。

波茨坦會議上的杜魯門
杜魯門在前往波茨坦的路上心情是忐忑不安的,此次會議的重要目標是催促蘇聯儘速投入太平洋戰爭,同時,進入最後未知階段的原子彈研發也讓杜魯門心煩意亂。不過,會議隔天,杜魯門就收到「三位一體」試爆成功的消息,原訂前一天抵達的史達林卻神秘延誤,直到當天中午才出現在會議現場。
在蘇聯1950年推出的宣傳電影《攻克柏林》中,史達林搭乘巨大的民航機,在戰鬥機護航下抵達柏林,一襲白色軍裝的史達林從飛機走下來,接受包含紅軍與德國人,甚至是集中營囚犯的歡呼。以上這一切都沒有發生。史達林終生都未踏足柏林,對於飛航器也極為恐懼,這可能是他在波茨坦會議首日神秘失蹤的主因,倒是因此,杜魯門得空去了一趟柏林。
柏林的殘破景象,讓杜魯門不得不念及一旦使用原子彈的後果。對於一種可能永遠改變戰爭型態的新武器,他的內心忐忑不安,在當天日記中他寫下了「我害怕科技的發展走在道德進步幾百年,等到道德趕上來時,已經完全失去存在理由」這樣的文字。
無論如何,原子彈的研發成功讓杜魯門放下心頭大石。蘇聯是否參戰某種程度上已經無關緊要,杜魯門相信,日本人會在蘇聯入局前屈服,「在曼哈頓計畫來到日本本土上空時」。
邱吉爾可能是英美高層中對於原子彈研發成功的消息,表現的最浮誇的人。在得知原子彈即將不日投放日本本土時,他帶著一種英式戲劇的調調說「火藥算什麼?微不足道;電力算什麼?一點意義也沒有。原子彈可是神鬼天罰。」邱吉爾樂觀期待原子彈的問世,將重建世界權力平衡,因為「我們可以直接抹平莫斯科,接下來是史達林格勒,然後是基輔。」
邱吉爾是波茨坦會議上最活躍的要角,這與他身後殘破的帝國形成強烈對比。他的講話冗長離題,從來都不設定議程,杜魯門與史達林會禮貌陪笑,像是大人允許小孩胡鬧那樣,卻很少認真關注他在意的事情。
儘管原子彈讓杜魯門手上的籌碼大增,但到底要不要使用,仍讓他天人交戰。儘管多數美軍高層贊同使用新武器,然而,麥克阿瑟堅信日本必敗,投放破壞力如此驚人的新武器是不智之舉;歐洲戰區的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認定,日本已是強弩之末,無須動用殺傷力如此驚人的炸彈,同時也認為美國應該避免使用人類歷史上真正意義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升級戰爭的性質。
史汀生(Henry Stimson)曾任國務卿,在羅斯福與杜魯門的民主黨政府中,他是少數身居戰爭部長要職的共和黨人。早在歐戰爆發之時,史汀生就極力向羅斯福堅持美國不可能袖手旁觀,並在大戰期間就致力於構思戰後新秩序。他對非戰公約有超乎尋常的執著,為此堅持對日本的制裁,〈大西洋憲章〉也是由他起草。
而早在「三位一體」試爆之前,史汀生就快速組織了一個臨時委員會,規範核武器在戰時與平時的合理使用。他在第一次會議時表明,委員會的責任是提出可能會改變人類文明進程的行動建議,不能僅僅把原子彈當成新武器,這事「人類與宇宙關係的一次革命性變革」。

美國的戰爭責任?
麥克阿瑟、艾森豪與史汀生都信奉某種高貴的戰爭義理。他們固然都是軍人,但同時也是人道主義者,相信戰爭必須用人道原則限制,空襲應該限定在合法的軍事目標。戰爭的目的是對手的認輸,而不是全面的毀滅,他們因此對於納粹深惡痛絕,因此對於使用原子彈有著理念上的排斥。
然而,太平洋戰爭的慘烈戰事不得不衝擊他們的信仰。彼時杜魯門在給國會的報告中指出,要戰勝日本需要增加一倍的兵力投入,達到400萬之數,而美軍甚至還尚未與日軍主力正面交鋒。根據馬歇爾估計,如果不使用原子彈,戰爭最快也要隔年的1946年結束。日本的負隅頑抗將讓美軍付出慘痛代價。
人道主義者史汀生曾經希望杜魯門可以調整「無條件投降」的要求,避免美日更大的傷亡。然而,羅斯福多年堅持日本必須無條件投降,若杜魯門一上任就改變立場,恐遭民意反彈。彼時的美國民調只有不到10%的美國人認為應該保留天皇,有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認為天皇應該作為戰犯處死。在沒有外交空間斡旋的狀況下,原子彈就成了逼迫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唯一選擇。
Tags:
永豐「DAWHO之夜」帶大戶看大勢:展望2024經濟走向,深度解析股房雙市投資契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年11月29日,關鍵評論網攜手永豐銀行舉辦直播活動《DAWHO之夜》,邀請到吳怡霈主持,以及政大商學院教授周冠男、樂居創辦人李奕農兩位投資專家,與大家分析2024年的經濟、房市,以及持續發燒的AI議題,尋覓投資契機!
去年開始,關鍵評論網攜手永豐銀行DAWHO數位帳戶,舉辦系列直播活動《DAWHO之夜》。每次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帶來實用的生活、理財知識,播出至今深受觀眾喜愛,像是2月播出的「行為財務學實踐大戶方舟策略」、或是6月播出的「大戶的日本秘境攻略」,也都好評如潮。
今年11月29日傍晚,雙方再次合作舉辦大戶們敲碗已久的直播活動──「DAWHO之夜:2024經濟展望」,本次邀請到知性主播吳怡霈擔綱主持,以及政大商學院教授周冠男、樂居創辦人李奕農兩位股市房市投資專家,與大家細細分析2024年的經濟、房市,以及持續發燒的AI議題,在溫和衰退中尋覓投資契機!
2024經濟「審慎樂觀」!做好資產分配是投資成功關鍵
隨著2023年越來越接近尾聲, 2024年臺灣經濟預測也紛紛出爐,綜觀各界預測報告*,2024年經濟成長率預估落在3%上下,較2023年增長約1.5個百分點。對於明年臺灣的景氣觀察,政大商學院教授周冠男以烏俄戰爭、美中科技角力等國際事件的影響力式微為例,說明過去影響經濟的風險事件都已漸漸被認為「可控」,再加上近期作為經濟先行指標的股市也回穩、上漲,因此認為未來景氣將會緩慢恢復正常。
周教授提醒,雖然樂觀看待未來趨勢,但還是必須關注美國聯準會的「利率政策」和「以巴衝突」的後續情形。不管是債市還是股市,只要利率政策有點風吹草動,就會對市場產生巨大影響;此外他也提到,雖然從過去歷史看來,地緣政治事件對市場影響短暫,但仍建議投資人要多加注意,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
談到投資心法,周冠男也強調,「投資絕對不是短線賺大錢的事情,不能急。為什麼『經濟循環』裡面有『循環』?因為它不可能永遠都不好。所以我們要做好資產配置,長期它就可能會自然而然地往上增值。」除此之外,他也分享資產配置比例的建議,「我覺得更精確的比例是『100-年齡』。」例如30歲年輕人的配置方向就是70%股票、30%債券,然後每個人再根據個別的風險承受能力調節。最後,周冠男也建議大家在選擇標的時要落實分散的動作,避免一注獨壓某檔標的,因為市場到底最後誰會存活、誰能出線都是未知數。

2024房市「量」重於「價」!給首購族與投資人的建議
除了股市,房市的發展也是許多投資人關注的重點,尤其在臺灣號稱年度最重的打「炒房」政策《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正式實施以後,不少人認為房市好像活力不再。對此,樂居創辦人李奕農以國泰房價指數及央行報告*推論,認為未來房市將出現「價格緩漲、成交量萎縮、建商推案量縮」三大趨勢,建議2024年投資人可以從「成交量」觀察房屋的剛性需求強烈與否,進而判斷未來房市走勢。

此外,李奕農進一步指出,「看似條例實施壓縮了預售屋的淨轉手空間,整體市場萎縮、監理轉嚴,預售屋受傷應該比較嚴重,但實際上預售屋還是交易最熱絡的。」原因出在預售市場分期支付款項的特性,所以他認為未來預售屋的成交量還是持續看漲,且整體房市也不會過於疲弱。他接著解釋,「就像實價登錄不能稱為打房手段,近期政府只是增加監管力道,整頓市場的交易狀況,讓房地產交易回歸正常化,所以我不認為這些政策會導致房市走緩。」
面對首購族的聽眾,李奕農認為可以跟著政策走,例如現在提供利率補貼、寬限期延長、貸款年限延長的「新青年安心成家房貸」就是不錯的機會;但如果是投資人,李奕農則建議要等到政府把限貸政策移除的時候,才比較是進場投資的時機。

AI話題持續發燒,股房雙市怎麼看?
活動過程中,也談到近年熱門的AI話題。對此,李奕農分享美國房產領域已經有運用AI預測房地產價值的成熟案例,說明AI未來很可能成為房市中預測物件價值的工具,無論是投資還是自住都能幫助到想買房的購屋族。周冠男也認同AI崛起的趨勢,並從兩大觀點進一步分析,「第一,市場最近剛從AI熱潮冷靜下來,市場和投資人也能更客觀的看待產業未來的前景;第二,回到生活面來看,AI也只會越來越強,不管是金融商品推薦、醫藥應用、電信通訊、傳播應用,甚至是娛樂產業都是一片藍海,值得投資人持續關注。」
不過論及「出手」時,他也鄭重的再次提醒,「還是那一句,出手之前要做研究、不要單押某一家股票;最好AI相關標的都要有所涉獵,或是挑選一個投資組合,盡量把風險透過資產配置分散開。」就像周冠男教授不斷強調的,投資最忌諱人云亦云,哪個故事好聽走哪邊。因為每個人的風險承受度不同,投資理財的規劃、資產配置的方式也不同,投資人必須仔細思考,做好功課,然後才能在一次次的配置和操作過程,領悟到屬於自己的投資心法,並在2024年把握市場大勢,享受被動投資的甜美果實。

*註1:綜觀中央銀行、行政院主計總處、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經濟研究院等單位所公布之經濟報告中的台灣經濟成長率預估值。
*註2:2023年10月3日,中央銀行業務報告暨 113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行政院歲入預算有關中央銀行股息紅利繳庫部分之說明,第33頁。
* 來賓言論不代表永豐銀行之立場,直播活動體驗旨在提供趣味性互動,因每個人的狀況不盡相同,使用者應自行評估與參考,切勿以此直播內容作為生活規劃的唯一依據。
* 注意事項:
1. 基金: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請至永豐銀行基金網站參考完整投資警語說明:https://mma.sinopac.com/mma/SinopacFundSearch/search/FundIndex.aspx
2. 美股:
(1). 投資人投資海外股票之決定應依本身判斷為之,且應自行負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本行並不分擔投資風險或為任何收益保證。投資海外股票有投資風險(包括但不限於信用、價格、匯率、下市、政治之風險),亦可能發生部分或全部本金之損失,最大可能損失為全部投資本金及利息。申購前請至永豐銀行美股網站參考完整投資警語說明:https://bank.sinopac.com/sinopacBT/webevents/USStock/index.html
(2). 投資一定有風險,股票/ETF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請至永豐銀行 ShareShares 網站參考完整投資警語說明:https://mma.sinopac.com/ShareShares/Index.aspx
3. ibrAin:永豐商業銀行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109年9月10日金管證投字第1090352215號函核准辦理兼營證券投資顧問業務。請至永豐銀行ibrAin網站參考完整投資警語說明:https://bank.sinopac.com/sinopacBT/webevents/ibrain/index.html
4. 大戶投:「大戶投」為永豐金證券提供之服務,詳情請至大戶投網站參考完整說明:https://dawho.tw/hot/dawhotou/
5.房貸:「理財型房貸」為永豐銀行提供之服務,請評估投資風險及自身償債能力,詳情請至房貸網站參考完整說明:https://dawho.tw/hot/mortg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