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台灣媒體信任度僅28%,面臨兩極化以及假消息威脅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即使擁有開放自由的媒體環境,台灣受訪者對於媒體的整體信任度僅有28%,為調查國家中的後段班(第41名),許多媒體因帶有政治色彩而不受到信賴。而其中,受訪者認為可相信(Trust)比率超過50%的台灣媒體包含《公視》、《商業周刊》、《天下雜誌》、《TVBS》與《經濟日報》。
文:陳品潔
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RISJ)於6月公布《2023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Digital News Report 2023),研究了全球六大洲在內的46個國家的數位媒體發展狀況,在台灣有2037名受訪者接受調查。
即使擁有開放自由的媒體環境,台灣受訪者對於媒體的整體信任度僅有28%,為調查國家中的後段班(第41名)。商業媒體信任程度相對較高,媒體面臨兩極分化的挑戰,而許多媒體因帶有政治色彩而不受到信賴。受訪者認為可相信(Trust)比率超過50%的台灣媒體包含:《公視》、《商業周刊》、《天下雜誌》、《TVBS》與《經濟日報》。
報告指出,與中國關係日趨緊張的台灣,媒體生機蓬勃且好於爭論(lively and combative),不僅黨派之間意見紛歧,統派與獨派媒體對於如何處理假消息的態度也並不一致。報告分析台灣數位新聞使用狀況。隨著烏克蘭戰爭持續延燒,台海局勢加劇,各界擔憂中國步上俄羅斯後塵。報告提到,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時暴露的資訊安全問題也引發關注。
裴洛西旋風來台,顯現台灣資安危機
近200名在2022年外國官員與政要訪問台灣。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於當年8月抵台,造訪立法院、總統府、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停留短短不到一天的旋風訪台行程,掀起巨大波瀾。
中國當局與官媒《新華社》、《人民日報》以「竄訪台灣」等字眼描述該事件,其後對台祭出貿易制裁,並加強周邊海域的軍事演習。台灣超商及台鐵車站螢幕遇駭、政府部會官網受到網路攻擊,電視台、台灣大學網站並未倖免,頁面呈現「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歡迎台灣同胞早日回大陸,領略祖國大好河山」等宣傳。
裴洛西抵台之前,中國外交部即要求美國「不得安排佩(裴)洛西眾議長訪台」;中國國防部則稱「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國軍隊絕不會坐視不管」。離台後,中國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等接連抗議。
裴洛西訪台之行,突顯台灣資安與國家安全議題。從媒體、政府與學校網站、商家、交通單位都受到駭客入侵。對此,台灣國防部預告《全民防衛動員法》修正草案第十五條明訂:「為因應新聞及不實訊息處理,訊息傳播動員準備分類計畫主管機關,應對出版事業、廣播電視事業、網際網路平臺與應用服務提供者及新聞從業人員,實施調查、統計、編組及規劃;直轄市、縣(市)政府應配合辦理。前項調查,新聞從業人員所屬之事業機構應配合辦理及提供相關動員能量資料。」
一旦發布全國動員令,所有媒體與記者必須配合政府命令,新聞組織與記者受到管制,散播謠言與假消息者將加重刑罰。報告指出,《自由時報》[1][2][3][4][5][6]支持該草案,而《聯合報》[1][2][3]則警告執政黨可能有濫用法律、打壓承平時期的新聞自由。
除了法律規範假消息以外,其他非政府組織也注意到謠言滲透,並致力對抗不實資訊傳播。台灣事實查核中心(TFC)每週發表數十份查核報告,範圍從生活消費到政治宣傳。獨立媒體沃草(Watchout)則以「公民行動指南」,圖文並茂地介紹辨識與對抗假消息的方式。
美國非營利組織「自由之家」報告指出,中國政府贊助或介入一些台灣媒體的出版內容。與中國友好的出版商、企業家或名人,為了合約或商業利益考量,可能會進行自我審查,避免有關人權或不利中國的內容。
網路看新聞當道,首選用LINE、FB分享
以「電視、廣播、出版物」分類而視,最受歡迎的前十名分別為:TVBS新聞、東森新聞、三立新聞、民視新聞、中視新聞、《自由時報》、台視新聞、《聯合報》、華視新聞與年代新聞。
以「網路新聞」分類而視,最受歡迎的分別為:奇摩新聞、ETtoday新聞雲、TVBS新聞網、東森新聞網、三立新聞網、《自由時報電子報》、《聯合新聞網》、《風傳媒》、中天新聞網與中視新聞。
諸如電視、紙媒等傳統媒體逐漸式微,越來越多台灣人透過網路獲取新聞。根據路透新聞學研究所報告,YouTube則成為多家電視台上傳內容的熱門選擇,閱聽者使用率也從2021年的38%上升到2023年的44%。
以「網路轉發新聞」的平台而視,排名依序為:LINE、YouTube、Facebook、Instagram,以及PTT。
台灣、韓國、日本、印度主要透過搜尋引擎得知報導;芬蘭、丹麥、挪威、瑞典北歐國家,則直接瀏覽新聞機構網站獲取新聞;泰國、菲律賓、祕魯、智利主要由社群媒體觀看新聞。
平台瓜分龐大利潤,新聞數位化避不可免
台灣媒體遊說政府協助與Facebook與Google等科技巨頭談判,認為平台拿走了八成的廣告收入,內容製作並未取得合理分潤。2021年台灣報紙廣告收入驟降超過30%,數位廣告收入則成長近10%。不僅台灣,全球各地的新聞媒體業的傳統廣告收入,因科技巨頭崛起而被蠶食鯨吞。
路透新聞學研究所所長、牛津大學政治傳播學教授尼爾森(Rasmus Kleis Nielsen)指出,全球新聞業面臨根本性變化,其由童年與數位媒體共同成長的人們所推動。
2023資安產業日:新秀育成、跨域合作,資安培育基地在沙崙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1月24日,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於沙崙資安服務基地舉辦「2023資安產業日」,結合產業研討、資安講堂、企業攤位展示以及互動遊戲等形式,創造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交流媒合的舞台,匯聚產官學研等領域,打開臺灣資安新氣象。
疫情後,全球數位化的腳步更加迅速,網路惡意攻擊形式也不斷翻新,對臺灣造成許多資安威脅。因此,政府將資安產業列為國家重要產業之一,2021年底於臺南沙崙啟用的「ACW SOUTH 數位產業署沙崙資安服務基地」(下稱沙崙基地),就以推動資安產業發展、提升產業資安防護能量、推動產業資安、創造資安跨域合作為核心使命,積極推動人才育成、驗測實證產業技術、跨域合作等計畫,打造臺灣指標性的資安場域。
啟用至今,沙崙基地已培育超過2300人次的資安人才、已開發23套攻防演練劇本,並協助23家次廠商完成33項次資安產品驗測。為進一步凝聚臺灣資安產業,上週五(11/24)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於沙崙基地舉辦「2023資安產業日」,結合產業研討、資安講堂、企業攤位展示以及互動遊戲等形式,創造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交流媒合的舞台,匯聚產官學研等領域,打開臺灣資安新氣象。
2023資安產業日盛大開幕:臺廠深耕、國際肯定,見證臺灣資安領先全球。
今年資安產業日聚焦於臺灣IT(資訊科技)、OT(營運技術)領域的資安研發、供應鏈聯防、產品驗測及人才培訓等亮點成果。數產署也在開幕儀式中加入巧思,展現各界深耕資安技術、提升產業資安韌性的歷程,並透過授贈資安新秀榮譽獎狀,凸顯沙崙基地攜手產業共育新秀的不遺餘力。此外,為了促進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進一步的交流與對話,也邀集資安領域專家,分享AI協防、公私協力及CMMC等最新資安趨勢;並於主會場中透過23家攤位展示,構築產官學研之間的交流平台,促進研發技術及創新服務的產業能量流動。
開幕式的成果短講中,榮獲2023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的代表黃鼎傑組長表示「工控資安近年來逐漸受到產業重視,ICSentry工控資安威脅分析平台榮獲R&D 100 Awards的肯定,代表臺灣資安創新研發能量受到國際的注目與肯定。」對所有為資安產業奉獻心力的人來說,這座獎項是國際對臺灣資安研發能量的肯定,也鼓舞了在資安道路上持續努力前行的產業夥伴。綜觀今年臺灣資安的成果,數位發展署林俊秀副署長讚嘆,「臺灣資安真的是十年磨一劍。如今能夠收穫如此亮眼的成果,都是奠基於許多人多年來的共同努力,才終於走到今日這一步,真正把臺灣資安發揚光大。」
為產業注入新活力:業師領銜、接軌產業,從理論到實務的新秀實戰
不過,資安產業若要持續發展,帶來更多的創新技術及服務,後進的人才培育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此,今年沙崙基地也延續去年沙崙資安新秀大賽「育才」的核心精神,辦理「2023沙崙資安新秀媒合培育計畫」,攜手產業師資,幫助對資安領域有熱忱、有興趣的新秀們找到學習的環境與資源,更上一層樓。
開幕式中,數位發展部唐鳳部長也蒞臨現場,親自頒贈今年度入選參與資安新秀媒合培育計畫的企業與同學們榮譽獎狀。授贈前,唐鳳部長也在致詞中肯定「企業出專題,學生來解題」的媒合模式。資安新秀代表陳躍心同學表示,計畫過程最特別的是接受業界導師的專業指導,不僅加深他們對資安理解,也在過程中體會到理論學習和產業實務的差異,對未來的課業學習及職涯發展都影響深遠。下午時段的新秀快講活動中,新秀們更充分展現對於資安領域的熱情、以及對業師輔導的感謝與肯定。
開幕式結束後,新秀們在「Testbed 資安應用多元展區」展出此次的專題成果,同時亦將想傳達給大眾的計畫成果資訊,透過有趣的闖關遊戲進行推廣;除此之外,現場還有「新秀成果導覽活動」,由專人詳盡地介紹沙崙計畫的發展脈絡與成果亮點,並帶領觀眾逐關導覽,深入認識不同新秀隊伍在培訓過程的點點滴滴:例如來自長庚大學資管系的「什麼時候要吃藏壽司」隊,運用叡揚資訊提供的培訓平台及漏洞檢測工具,開發出具備安全框架的「智慧安全會議室管理系統」;以及跨校組隊的「吃飯皇帝大_白飯北科大」隊,透過菱鏡提供的硬體設備進行實作,進行資安攻擊的觀測與分析,並且在專題期間偵測到一起真實的DDos攻擊。

有趣的是,分享過程中新秀們不約而同的表示,參與計畫最大的收穫是他們從一次次的挫折與困難中,領悟到實作與理論的差距。而當自己從單純解題、答題的「解題者」,進階為找到問題、解決問題的「出題者」後,他們對資安領域也產生更多熱情。另一方面,參與育才的企業導師也相當肯定新秀們的認真,他們學習過程的衝勁和態度,就是成功解題的關鍵,也期待未來沙崙基地的人才培育計畫能夠更大、更廣,為臺灣資安產業注入更多活水。
新秀人培 x 產業對話:臺灣資安的關鍵節點
開幕式時,唐鳳部長曾提到,「數位部為了彌平『資安產業』和『產業資安』的距離,長期致力於推動各項資安計畫,以期未來新的服務或需求出現時,雙方能在毫無知識隔閡的狀態下連結,最大化技術迭代的速度。」而ACW SOUTH數位產業署沙崙資安服務基地就是兩者交會的關鍵節點,不只培訓更多產業資安人才,同時挖掘更多潛在的新秀投入資安產業,也促成臺灣各界企業的相互交流,啟發越來越多的正向循環。也期許未來在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的帶領下,沙崙基地能匯聚更多資安人才,凝聚產業資安能量,攜手產官學研朝更靈活、多元的資安未來邁進。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