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私中校長籲漲學雜費,至少調到3萬才能付薪水

私中校長籲漲學雜費,至少調到3萬才能付薪水
Photo Credit:關鍵評論網/李芯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僑泰高中作為6000人的大規模學校,如果以每個班40名學生當基準,每人每學期成本將近3萬元,但教育部只補助2萬4423元,落差將近5000多元。

少子化趨勢不可逆,私校辦學尤其受影響。今(16)日18名高中職校長向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國教署)提案,希望能因應人事、物價上漲,建立學雜費調整的浮動機制。國教署回應,將在9月召開會議討論,可能作為修法或新制參考。

國教署今日召開「112學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及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會議」,包括台中市私立致用高中等18所私立高中職校長提案,希望能建立高中職免學費補助數額、學生雜費、實習實驗費的「合理調整浮動機制」,以反映私校高中職辦學的成本需求。

一般學生所繳交的「學雜費」分為「學費」和「雜費」兩部分,前者是與教學活動直接相關,用來支付教學、研究、人事等所需費用;後者是間接相關,用來支付學校行政、業務、基本設備等費用。

調整2次學費,收入仍無法維持學校運作

針對學費,現行教育部有「高職免學費」、「高中依照家戶年所得免學費」等方案,提案的18所私立高中希望調整上述「免學費」的補助數額。提案學校指出,學雜費從民國94年到108年都沒有調整,雖然108學年度調高學費3%、111學年度調高4%,但已全數用於教職員工調薪,私校學費收入仍不足以維持學校正常運作。

僑泰高中校長温順德嘆道,他是第6年參加校長會議,每年都在調整學費的議題上得到一樣的答案。私校辦學幾乎都是靠學雜費收入,但這麼多年物價飛漲,早就入不敷出。僑泰高中作為6000人的大規模學校,若以每班40名學生當基準,每人每學期成本將近3萬元,但教育部只補助2萬4423元,落差將近5000多元。致用高中校長陳添旺認為,學費至少要調到3萬元,才有辦法按照《教師待遇條例》的標準來支付薪水。

温順德也指出,國教署雖有提供各項計畫補助私校,卻都專款專用,不能用於人事費,人事費只能由董事會募款,但現行規定個人捐款給私校最多只能抵稅50%,營利事業捐款給私校更低,只能抵稅20%,壓縮了私校募款空間。去(2022)年立法院通過《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私校退場最重要的指標就是財務赤字,讓他痛批:「這等於是凍漲學費、又透過《退場條例》把私校逼上絕路。」

針對雜費,18校共同提案希望教育部調高私立高中職雜費及實習實驗費收費數額,並建立長期、合理的每年浮動調整機制,以反映長期以來工時、物價通膨的嚴重上漲。

陳添旺表示,高職不同科別的雜費都不同,用途包含修繕、行政、出差、維護、改善設施等,卻從民國94年到112年都沒有調整,「18年來都卡在那裡。」希望建立連動機制,按照行政院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調整,該降就降、該升就升。

國教署:9月透過對話平台討論

國教署署長彭富源會後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今年9月會召集小組研商學費調整事宜,也會邀集相關部會一起瞭解問題,作一個「對話平台」,待蒐整意見後,再做詳細討論。例如談到物價指數,就會與主計總處對話;捐款減稅則要由財政部出面;雜費部份,主管機關是全國各縣市政府,這些都會邀集研商。蒐集意見後會發想解決方案、做可行性評估,並討論是否要修法或另訂新規。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邱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