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主計處最新報告,台灣經濟外冷內熱,今年經濟成長「保2」無望創8年新低

主計處最新報告,台灣經濟外冷內熱,今年經濟成長「保2」無望創8年新低
關鍵評論網莊貿捷拍攝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18)日行政院主計處公布數據,確定台灣今(2023)年全年經濟成長保2%無望。不過,朱澤民說,未來隨全球景氣緩步回溫,終端需求可望回穩,尤其因人工智慧(AI)帶動的國內半導體出貨,將進一步擴大出口。

今(18)日行政院主計總處召開記者會公布國民所得及經濟展望,台灣今(2023)年全年經濟成長保2%無望,整體呈現「外冷內熱」。受到業者庫存調整影響,預期今年經濟成長率下修至1.61%,創8年新低。至於通貨膨脹,則受惠北美農作物豐收,預料糧價將持續緩解。

全年經濟成長下修至1.61%,通膨壓力持續緩解

行政院主計總處指出,2023年第1季實質GDP對上年同季成長率,由-2.87%下修為-3.31%,而第2季實質GDP初步統計為1.36%(7月估1.45%),上半年經濟成長率為-0.98%。

有關未來經濟預測,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指出,2023年經濟成長率1.61%,相較2023年將5月預測數2.04%下修0.43個百分點,台灣每人GDP達3萬2105美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至2.14%。

針對外界相當關心的通貨膨脹,朱澤民說,國際糧食黃豆、小麥、玉米跌幅大,大概20%上下,已經恢復至烏俄戰爭前的價格。且因北美氣候良好,玉米生產大豐收,外界本來預期烏克蘭的港口被封鎖導致糧食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並沒有發生。

主計總處表示,相較於2021年,2022年台灣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平均數為110.9萬元,增加1.7%中位數94.0萬元增加1.2%。每人可支配平均所得數為39.2萬元,較2021年增3.8%,中位數為33.7萬元,增加3.3%。

截圖_2023-08-18_下午6_17_53
主計總處提供

台灣呈外冷內熱,出口不佳、內需消費上揚

朱澤民指出,今年第2季因全球終端需求仍疲軟,產業鏈庫存調節時間拉長,台灣商品出口仍顯得疲弱。若按美元計價第2季出口較上季同季減16.97%,三角貿易及航運服務也同步放緩,不過來台旅客大幅回升,拉抬經濟成長。

朱澤民針對外銷解釋,業者高庫存造成投資降低,未來庫存會消化到一定地步,業者將開始補存貨,而存貨也算是投資項目,屆時將帶動經濟好轉。進口方面,國際原物料價格走低,加上廠商備料及購置資本設備減少,今年第2季美元計價商品進口減少23.98%。

值得注意的是,內需成為當前台灣經濟的重要支柱第2季民間消費名目交額達2兆7965億元,較上年同季增加3559億元,其中國人在國內消費增加2524億元在國外消費增加1036億元,整體民間消費實質成長12.56%,對經濟成長貢獻5.56個百分點,服務消費增加為主要帶動力量。

朱澤民強調,國人在國內的消費,隨疫後消費動能釋放股市價量齊揚政府普發現金激勵,加上汽車交車數大幅度提升,今年第2季零售業、餐飲業營業額較上年同季分別增加12.73%、36.92%,台鐵、高鐵捷運及國籍航空客運服務需求暢旺,相關娛樂需求正持續上升。

今年下半年經濟展望,主計總處預測3、4季經濟成長率分別落在2.54%、5.59%;2024年經濟成長率3.32%、每人GDP達3萬2897美元,CPI落在1.58%。朱澤民說,隨全球景氣緩步回溫,終端需求可望回穩,尤其因人工智慧(AI)帶動的國內半導體出貨,將進一步擴大出口。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邱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