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認將於週四主動投案,外媒:保釋金為20萬美元、限制他使用社群媒體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前總統川普,因涉嫌推翻美國2020總統大選結果,被喬治亞州福爾頓高等法院起訴。這週一(21日)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律師團隊,在保釋金協議公布後會見地區檢察官並取得共識,將川普的保釋金定為20萬美元(約新台幣639萬元)。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因涉嫌推翻他2020年總統大選結果,遭喬治亞福爾頓的高等法院(Fulton superior court)起訴。昨(21)日晚上,川普在Truth Social平台上,寫下:「你相信嗎?!我將在週四前往亞特蘭大被逮捕。」證實他將於週四投案。
川普專屬的保釋條件——限制使用社群媒體
這是川普四項刑事訴訟案件的第一項,福爾頓高等法院要求川普繳納保釋金。
根據《CNN》報導,這週一川普的律師利特爾(Jennifer Little)、芬德林(Drew Findling)和戈德堡(Marissa Goldberg)在保釋金協議公布後,會見地區檢察官並取得共識,將川普的保釋金定為20萬美元(約新台幣639萬元)。
福爾頓高等法院也同時與其他18名共同被告及其律師團隊,像是川普的保守派律師伊士曼(John Eastman)、律師切塞布羅(Kenneth Chesebro)等人,進行保釋條件的談判。
然而,在川普的保釋條件中,有一項與他人不同,那就是禁止他利用社群媒體威脅或針對案件相關人士。
事實上,在週一保釋金協議出爐前,川普仍在利用社群媒體,攻擊福爾頓地區檢察官威莉思(Fani T. Willis)。《紐約時報》指出,川普曾在Truth Social發布一篇文章,稱威莉思檢察官「不誠實」、「具有濃厚政黨色彩」等,並寫道「她允許謀殺和其他暴力犯罪大規模升級。」
有鑑於此,法院在川普的保釋協議中提到,除了透過律師之外,川普不得用社群媒體針對18名共同被告、30名未被起訴的嫌疑人或是任何一位證人,作為其保釋條件。再者,川普也被指示不得對社會大眾有任何直接或間接威脅,包括在社群媒體貼文,或是轉發他人貼文。
協議中要求包含川普在內的19名共同被告,必須在本週五(25日)之前,向福爾頓監獄投案,不過協議中並未明確指出具體的時間點。
川普投案會有特殊待遇?
福爾頓郡警長拉貝特(Patrick Labat)告訴《華盛頓郵報》,他們對待川普將與其他人一樣——在監獄採集指紋、拍攝大頭照。昨天下午,警長辦公室宣布,在川普投案那天,監獄及周圍地區將進行嚴格的封路。
過去幾週,甚至在川普尚未被起訴之前,川普是否入監服刑早已成為大家揣測的話題,許多人預測川普和他的律師團隊、特勤局等將要求讓川普於其他地方執行。
截至該報導發出,尚未得到川普駐喬治亞州的首席律師芬德林的回覆。不過,特勤局發言人科佩克在一封信件中聲明,出於行動安全,他們無法透露細節,「除確保前總統的安全之外,特勤局並未尋求任何特殊安排。」
共和黨民調,川普仍然保持大幅度領先
儘管川普多起官司纏身,作為2024年總統大選共和黨最有利的候選人,川普的民調並未下降。
《華盛頓郵報》指出,由《得梅因紀事報》(Des Moines Register)、NBC新聞和Mediacom共同製作的愛荷華民調——被視作是該州的「民調黃金標準」,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有42%的共和黨黨團會議成員,認為川普是他們的首選。
8月16至18日之間,《CBS》針對共和黨支持者進行一份民調,結果顯示川普的支持率高達62%,排名第二的同樣是佛州州長迪尚特,獲得16%支持率,其餘候選人的結果僅個位數。
民調指出,有將近77%的共和黨支持者認為,針對川普的指控是出於「政治動機」。他們認為,川普試圖在2020年總統選舉中連任,是符合憲法的,也就是說,多數人認為總統拜登(Joe Biden)的勝選是不合法的。
不僅如此,該民調中有73%的支持者認為,川普遭指控是他們支持或將他列為考量的原因。
明(23)日,共和黨舉辦2024總統大選黨內初選辯論,《美聯社》報導,川普於周日(20日)證實,他將缺席。川普在他的社群媒體寫道:「公眾知道我是誰,也知道我作為總統是多麼的成功。因此我不會參加辯論會。」
另外,辯論會將邀請福斯新聞(Fox News)主持人拜爾(Bret Baier),但川普堅稱,這是一個「敵對網路」,指稱拜爾將不會公平對待他。
川普將在黨內初選辯論的隔天,也就是這週四(24日),到監獄投案。《路透社》指出,儘管川普正在競選入主白宮,但明年川普大部分的時間可能都得在法院度過。
新聞來源
- Trump plans to turn himself in Thursday at Fulton County jail(CNN)
- Trump’s $200,000 bond drives home the unique peril of his Georgia indictment(CNN)
- Bail for Trump Set at $200,000 in Georgia Election Interference Case(The New York Times)
- CBS News poll finds Trump's big lead grows, as GOP voters dismiss indictments(CBS News)
- Trump says he will skip GOP presidential primary debates(AP)
- A new poll of Iowa Republicans reinforces Trump’s 2024 strength(The Washington Post)
- Judge approves $200,000 bond for Trump in Georgia election case(The Washington Post)
延伸閱讀
- 川普第4起刑事訴訟案:試圖推翻2020大選結果,喬治亞州起訴川普、朱利安尼等19人
- 事到如今,特朗普真的要坐牢了嗎?
- 2024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金主尋覓替代川普人選,傳維州州長楊金獲青睞
- 川普四個月以來第三度遭到刑事起訴,他的麻煩有多大?美國前總統會被判入獄嗎?
- 川普嗆「我不會放過你」,檢方向法官申請保護令,要求直播審判現場呼聲日益高漲
【加入關鍵評論網成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成員!
責任編輯:王昱晴
核稿編輯:楊士範
“2024美國總統大選”的相關議題
- 2023-11-10 常與拜登唱反調的資深議員曼欽宣布「不選了」,外媒:替對手共和黨明年大選提供好機會
- 2023-09-27 拜登搶先川普出席汽車工會罷工、支持調薪40%,外媒:為爭取搖擺州工人選票
- 2023-08-22 川普認將於週四主動投案,外媒:保釋金為20萬美元、限制他使用社群媒體
「本來以為,只是跌倒而已⋯⋯」—居家照顧服務,幫助年長者走出老老照顧困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老老照顧」家庭似乎隨著高齡化越來越多,但年長者照顧的問題,不該成為另一位長者的負擔。「老老照顧」反映了這個社會,對長者的支持和資源分配不足。我們期待的是,在經歷了大半輩子的努力之後,年長者應該能夠享有安穩、尊嚴和被溫柔支持的晚年生活,而不是面臨照顧其他老年人的壓力。
近十年來,隨著高齡化、少子化和各種社會發展趨勢的疊加,年長者的照顧問題浮上檯面,「老老照顧」的狀態,也逐漸進入公共話語中。所謂的「老老照顧」,是指65歲以上年長者,不僅要應對自己隨著年齡增長而來的健康問題,還要承擔24小時照顧另一位長者/失能長者的重負。
身體上的高負荷和精神層面的緊繃狀態,常使得這些年長的照顧者,處於身心失衡的邊緣。他們可能更容易罹患憂鬱、焦慮和失眠等心理健康問題。除此之外,照顧者可能因為照顧工作而無法安排個人時間,無暇參加社交和娛樂活動,導致感到孤獨和無助,與社會疏離。對於年長者而言,他們的社交資源和互動網絡本來就相對缺乏,這些內在的壓力就更容易被忽視,使得老老照顧的挑戰,在社會上長期處於被低估的狀態。
本來以為,只是跌倒而已⋯⋯
77歲的洪爺爺和72歲的洪奶奶,住在一個安安靜靜的小社區裡。他們夫妻倆有三個孩子,長女和次子都已經組成了自己的家庭,只有曾經小中風的長子與他們同住,一家三口靠著洪爺爺的豬血糕攤子,勉強的維持著生活。

大約在五、六年前,洪爺爺就發現自己身體不太舒服,下腹部常常疼痛。或許是不願意面對自己生病的事實,因此只讓醫生開止痛消炎藥應付病狀,拒絕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但今年初,他突然四肢無力,倒了下去。這次,醫生檢查出了洪爺爺的疝氣問題,緊急動了手術。但手術之後,身體的復原狀況並不理想,脊椎也發現了退化和磨損等問題,再加上原本就有高血壓和青光眼,洪爺爺不僅無法做生意,連生活起居都得依賴洪奶奶的照顧。從起床到進食、洗漱、上下床,生活的每一步都需要依靠妻子攙扶協助。但是,洪奶奶自己也是一個70多歲的長者了,骨質疏鬆症和膝關節病痛已糾纏她多年,加上獨自照顧著失能丈夫的壓力,不管是在體力或心理上,對奶奶來說都是非常大的負荷。「我照顧他(洪爺爺),要背、要推、要抱⋯⋯照顧得我自己都生病了,全身都在痛。我們住四樓,沒有電梯,帶他去看醫生,要找爬梯機的人來幫忙,上、下樓一趟都各要花費900元,真的太貴了,負擔不起。」洪奶奶說。提供爬梯機服務的工作人員,看到洪家爺爺奶奶處在這樣的困境中,建議奶奶尋求外部援助,她才終於在今年八月,撥打了1966申請長期照護服務。

老老照顧的窘迫,有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老老照顧』的狀況,在已經是高齡社會、即將邁向超高齡社會的台灣,的確有越來越多趨勢。」伊甸基金會的居服員督導陳紹慈解釋道,在傳統的台灣家庭中,照顧長者通常會被視為是家庭成員的責任,然而,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勞動力市場的變化、現代家庭組成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無法提供日常的家庭照顧。這使得許多中老年人,在自己可能也需要被照顧的情況下,仍得承擔起照顧更年長或健康狀況較差的老年人的責任。「許多家庭會陷入『老老照顧』的狀況,有幾個主要原因,一是資訊的缺乏,比方偏鄉、經濟條件較差、資訊取得不易等等,讓這些家庭可能不知道,其實有其他的管道可以提供協助;另一是傳統觀念的束縛,很多人會認為把父母親送到老人院,就是代表不孝。」

一直以來,伊甸基金會嘗試用許多不同的方式,提升一般民眾對於長照議題的認識和敏感度。因此,從都市到偏鄉,伊甸基金會在全台各地設立長照服務站、關懷據點、長照機構、日照中心、社區輔具站等實體單位,定期安排社區服務,包括訪視、弱勢長者餐飲服務等等。也透過社群媒體,例如YouTube、Facebook、Instagram和Podcast等平台,向不一樣的族群和年齡層傳播關於長照的觀念。「我們會這麼做,是因為我們知道,傳播新的觀念不容易,改變舊的觀念更是困難。就像獨自照顧洪爺爺的洪奶奶,如果不是提供爬梯機服務的工作人員建議,她可能要更久,甚至永遠也不知道自己是可以獲得幫助的。」陳紹慈說道。

除了讓大家認識被照顧者的需求之外,近年來,伊甸基金會努力將照顧的範圍,拓展到照顧者身上。「因為照顧者所承受的身心壓力是驚人的。比方他必須承受情感上的壓力,尤其是照顧親密的家庭成員時,可能會特別悲傷、無助或焦慮,在所照顧對象的健康狀況惡化時更是嚴重。」另外還有與社會隔絕、經濟壓力等等,陳紹慈也提醒道,照顧者還有很大的一個壓力來源,是自己的身體負擔:「照顧工作往往涉及體力勞動,而且是很大量的勞動,比方協助病患移動、翻身等等,在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的情況下,照顧者自己可能也很快就會受傷。」像洪奶奶的情況就是如此——她自己的膝蓋和骨質疏鬆的問題,就在照顧洪爺爺之後變得更加嚴重,因此,提供適當的支持和關懷給照顧者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的支持包括提供實際的照顧服務和經濟援助,包括心理和社會支持,包括讓照顧者擁有喘息的時間。因為,只有照顧好自己,才有能力更好的照顧別人,所以伊甸基金會的努力,不僅提升了照顧者的生活品質,同時也加強整個長照體系的效能和持續性。
安享晚年,應該是我們共同期待的未來
在居服員開始協助洪家之後,洪奶奶終於感到身上的重擔減輕了一些。「他(洪爺爺)是很固執的人,又餓不得。以前我得幫他洗好澡之後再去弄飯,他會因為餓了而生氣。現在有一哥(居服員)來幫忙,我可以趁這個時候趕快去處理午餐,他一洗好就可以吃,真的覺得輕鬆很多。」不只如此,洪爺爺也非常喜歡一哥的協助。只要是一哥要來服務的日子,洪爺爺總是早早就期盼著他,不斷詢問他人什麼時候會到。另外,洪奶奶也在個管員的評估和協助下,申請了居家用的輔具,這樣即使居服員不在,她獨自照顧洪爺爺也會輕鬆一點。

「我們在評估每個家庭的狀況的時候,都是先看他們當下最緊急的需要是什麼,就從這邊開始安排。這也是我們和每一個家庭認識彼此、磨合的開始。因為我們往往在評估的過程中,就會發現家庭中還有更多需要協助的地方。我們必須慢慢地、一步步地協助家庭接納更多的服務項目,或者嘗試其他的服務方式。」伊甸基金會居服員督導說到,協助個案家庭,必須設立短、中、長程目標。以洪爺爺為例,現在他接受了沐浴、肢體關節活動這些服務,然後也申請了輔具,這屬於短程的目標,拉到中、長程來看,居服員督導更希望可以鼓勵洪爺爺出門、願意去看醫生,讓他的脊椎得到真正妥善的治療和照顧。「因為洪爺爺還蠻喜歡和居服員相處,所以未來我們也期待可以透過居服員的引導,讓他能夠走出家門,接受治療,甚至體力可以好到能夠進入我們的日照機構或社區據點,參加活動。」伊甸基金會期待著,在大家的協助下,洪爺爺和洪奶奶能夠生活得更舒適,好好享受老年生活的每一個美好時刻。

「老老照顧」家庭越來越多,老夫妻互相陪伴很美好,但年長者照顧的問題,不該成為另一位長者的負擔。「老老照顧」反映了這個社會,對長者的支持和資源分配不足。我們期待的是,在經歷了大半輩子的努力之後,年長者應該能夠享有安穩、尊嚴和被溫柔支持的晚年生活,而不是面臨照顧其他老年人的壓力。多年來,伊甸基金會投注心力,希望能夠成為年長者晚年的依靠。但我們更希望的是,有一天社會可以建立一個更友善、全面的支援系統,確保長者都能擁有一定的生活水準。這樣的系統應該涵蓋足夠的醫療照護、經濟援助、居住安排以及社交活動,減輕個人和家庭的負擔,並提升整個社會對於年長者的關懷與尊重,更進一步的,讓長者們享受他們應得的尊嚴和幸福。
伊甸基金會「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透過日間照顧、公托中心、關懷據點、居家服務、長者送餐服務、照顧者團體支持、照顧者資源連結等,讓長輩在熟悉的地方找到服務,也讓照顧者在專業的地方得到喘息,讓每一位長輩及照顧者一起安心、快樂地好好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