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台灣應跳脫「棋子論」始能走出被動、增強主動,避免成為美國的「棄子」

台灣應跳脫「棋子論」始能走出被動、增強主動,避免成為美國的「棄子」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前氛圍下賴清德為求選票極大化,不斷洗白「台獨金孫」形象,並將兩岸政策轉為「和平保台」;但卻不願見兩岸交流進一步融合發展。賴清德堅守蔡英文的「四個堅持」,尤其「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此為明顯違憲的「兩國論」訴求。直言之,賴清德主張「務實台獨」政治主張,已經成為兩岸融合的反作用力及阻力。

近日在中國四川省成都舉辦大型兩岸關係研討會,與會百餘位兩岸學者及專家聚焦討論的議題是如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參與者分從經貿、文化、社會等多向度,探討當前兩岸融合發展現狀及成效,及分析其所遭遇困境並就相關問題建言獻策。觀察會議主要討論議題及觀點,對於思考兩岸關係所遭遇挑戰及機遇,提供諸多有益啟發。

賴清德兩岸路線,恐使兩岸關係急劇惡化

與會學者論及,2023年是台灣的選舉年,也是台獨衝擊兩岸關係的高風險年,民進黨籍候選人賴清德從年初提出「和平保台」,到美國《華爾街日報》投書倡議「四大和平支柱」,再到最近的「走入白宮說」等,刺激兩岸敏感政治神經,致台灣選舉陷入「戰爭與和平」與「民主與專制」的選擇框架。

也有學者指出,在當前氛圍下賴清德為求選票極大化,不斷洗白「台獨金孫」形象,並將兩岸政策轉為「和平保台」;但卻不願見兩岸交流進一步融合發展。賴清德堅守蔡英文的「四個堅持」,尤其「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此為明顯違憲的「兩國論」訴求。直言之,賴清德主張「務實台獨」政治主張,已經成為兩岸融合的反作用力及阻力。

從民進黨過去7年的執政歷程檢視,不斷「倚美謀獨」,甘願做美國牽制中國的「棋子」,製造兩岸對抗及破壞台海和平穩定,致使台海局勢走到兵凶戰危的地步。若2024年大選後民進黨繼續執政,賴清德不僅會延續「蔡英文路線」,並且延續的是「蔡英文路線的加強版」,兩岸關係會陷入急劇惡化狀態。

學者建議若兩岸關係要有所轉圜,美方要停止對中國內政的干涉,台灣也不能充當美國的「馬前卒」,更不能勾連美國成為對付中國之戰略棋子。

美國試圖利用「以台制中」、「聯台制華」策略,耗損中國發展戰略機遇期

美國基於對華戰略競爭體系思考和處理台灣問題,運用印太戰略試圖圍堵中國,利用「以台制中」、「聯台制華」,耗損中國發展戰略機遇期及阻礙中國式現代化,藉由提高台海緊張狀態牽制消耗中國、遲滯中國復興。故有學者認為,美國對華戰略競爭的總體目標沒有變化,並將中國界定為「戰略競爭對手」,美中溝通談判皆是階段性措施,中美之間的結構性矛盾決定雙方的戰略博弈是一場持久戰,也決定海峽兩岸對抗的長期性。

從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以及一些重要智庫,將未來十年視為決定中美關係走向的關鍵十年,認為未來十年將會是中美博弈與競爭最激烈的階段,也是台海地區最具風險的時期。與會者直指假如美國「未來關鍵十年」的說法能夠成立,那麼,接下來的兩、三年則是「未來關鍵十年」中的「關鍵」。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2024總統大選”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