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政改方案被否決後引發出來的各種討論,例如建制派是否故意,其中有否陰謀,又或者誰對誰錯,誰贏了誰輸了,衆説紛紛但我暫時看不到有人問正確的問題:否決政改變了什麽?
先説建制派是否故意如此離場上演經典喜劇。我跟他們沒接觸不知道來龍去脈當然沒辦法確定了,但考慮到人性,我想最大的可能是這的確是愚蠢和盲從而出現的錯誤。這場喜劇亦指出了自由黨和陳婉嫻基本已經成爲建制派的圈外人,完全沒有收到離場的通知,當然,他們也可能是根據自己的選擇而留下投票,前者的機會比後者高。經此一役,建制之間必然會有更多猜忌。
不過猜忌也好,被排斥也好,這一場始終是一齣喜劇,而喜劇的其中一個特點就是透過指出世間荒謬和矛盾來博取觀衆一笑。觀衆笑了之後,戲劇落幕,這些荒謬和矛盾依然會存在。這次政改也是一樣,大家笑完之後,狀況還是沒有任何改變:建制派出醜不會改變什麽,反正他們出醜是經常的事,完全是天公地道。
我們要問,今次立法會的決定能夠動搖—不對,要說「撼動」才對—中央分毫嗎?政改否決了於他何傷?政改通過了又於他何礙?我是中央,我根本不關心你通過不通過,因爲香港人劃地爲牢根本影響不到我。中央推銷政改,不過純粹是爲了門面好看一點演一場戲,這個行動完全是爲了之前的「承諾」和根據時間表推行,要是沒有這件事,中央更樂得耳根清靜。
否決了政改,政制維持原狀,中央輸了什麽?通過了政改,根據「黃巾」一派的説法是假普選,比現狀還差,中央又輸了什麽?(事實上,政改方案對中央控制特首的能力增加了不確定性,我之前已經分析過了。)
既然無論你怎樣做中央都不會輸,費這麽多人力物力和政治資本去盡力否決它,到底是誰勝誰敗?一些人可能會説這次鬧劇增加了香港人的不滿,因此有利香港民主。假如是在說控制議會的能力,建制派出醜會妨礙他們取得議席嗎?老實説,假如你一向都是投票給建制派,比如說葉劉淑儀,你會因爲這件事而轉投梁國雄嗎?
又假如所指的是普遍民間的不滿,「雨傘運動」已經夠能顯示不滿了,然後呢?又假如說是香港人的抗爭方式會變得更激烈,然後呢?炸彈案一出,所謂的「本土派」急忙劃清界綫,又說這是栽贜是什麽,這説明他們根本就沒有膽「激烈」起來:你們要來抬這轎,他們的屁股可是不敢坐呀!
不論是何種競賽,勝敗都是用能否達到目標來衡量。中央的目標很簡單,也已經達到了。相對地,香港民主派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自己弄得自己七勞八傷,離想要的目標越來越遠:本來以爲是大絕的「佔領」又被自己廢了武功,民主派内部一盤散沙,黨内外不停内訌,連學生也要鬧退聯,勝負不是立馬能見嗎?
老是想著這次、上次、下次誰勝誰負,到底有多少人想過如何營造勝負?爭一時的勝負輸贏,所謂的「贏」又最多衹能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種想法到底有什麽用,如果你的目標始終還是達不到?與其老是想著靠一場決戰定輸贏,不如想想自己到底是處於怎樣的劣勢之中和要如何扭轉它。老是想著自己有多正義、道德衹會害苦了自己。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山中雜記。
責任編輯:周雪君
核稿編輯:歐嘉俊
Tags: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