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中國宣布李強出席G20峰會,習近平首度缺席,分析:損國際政治家形象、失去減緩國際孤立機會

中國宣布李強出席G20峰會,習近平首度缺席,分析:損國際政治家形象、失去減緩國際孤立機會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缺席在新德里登場的G20峰會,北京避而不談原因。《紐約時報》報導,中印因邊界爭議而不睦,習近平此舉帶給印度打擊,卻也使自身國際政治家形象受質疑。

中國宣布李強出席G20峰會,習近平首度缺席

(中央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昨(4)日宣布,國務院總理李強9至10日將出席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20國集團(G20)領導人第18次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確定不會出席,也是他擔任國家主席後首度缺席G20峰會。

外媒8月底即傳出習近平將不會出席在印度舉行的20國集團(G20)領袖高峰會,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當時對此表示失望。這意味著9月在G20峰會上將不會有中美兩國領袖的「拜習會」。

這將是習近平就任中國國家主席後首次缺席這項重要會議。除了外界對中美領導人對話的期待落空,也凸顯中印兩國關係緊張。

2022年G20峰會在印尼峇里島登場,拜登與習近平面對面會談,被視為中美重啟對話的開端。

習近平不出席G20峰會,分析:中印中美關係欠佳降意願

(中央社)中國外交部昨天宣布,國務院總理李強將出席G20峰會。分析指出,習近平的缺席與中印、中美關係欠佳有關,一方面是中印邊境問題雙方關係待緩和;另為中國不願創造「拜習會」機會。

G20峰會將於9月9日至10日在印度新德里舉行。

清華大學亞洲政策中心副教授方天賜接受《中央社》採訪表示,由於邊境問題,目前中印關係還是不穩定狀態,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先前雖有金磚峰會場邊會晤,中印雙邊關係仍有待緩和。

方天賜提到,日前中國公布「2023年版標準地圖」也讓印度跳腳,倘若習近平出席了G20峰會,勢必得面對抗議聲音,另也包括流亡藏人的抗議;對於印度政府來說,則必須承擔內部反彈壓力,推估這些都降低了習近平出席意願;加上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也宣布了不出席,習近平也可以順著宣布不出席。

方天賜認為習近平的缺席也和中美關係有關。他說,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期待在這個時機點與習近平會晤,中國則展現了較強硬態度,不願藉由G20峰會創造中美領導人會晤的機會;或許中美雙方尚有待談妥細節。

「由李強去印度也不是件壞事」,方天賜指出,習近平有既定公共印象,印度對於李強則是印象有限、了解不多,李強到訪印度,可透過與印度政治人物互動建立一個溝通管道;這也是相隔10年後,再有中國國務院總理到訪印度,上一次可回溯至2013年,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為印度媒體留下幽默、親切的好印象。

方天賜坦言,習近平不出席G20峰會,從印度角度來看,確實會予以負面解讀,「似乎很不給面子」,這是莫迪苦心經營的外交大戲,亟欲彰顯印度也是個強權,習近平、普亭的缺席使活動有些失色,「所以李強可以留下什麼印象就更加重要了」,或許李強有機會帶來中印關係好轉契機。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莊嘉穎告訴《中央社》,中國黨國決策高層高度不透明,習近平不出席G20峰會引起很多猜測,是否出於個人健康因素、或是國內局勢考量不出國、還是認為無法主導G20峰會所以選擇不去,這些留給外界很大想像空間。

他表示,習近平不出席G20峰會可能會讓其他出席國家和領導人質疑中國政府對於峰會的興趣;不過,習近平的缺席可以避免其和莫迪同席的尷尬場面,畢竟印度對於中國日前發表的2023年版標準地圖表達了不滿,這份地圖將兩國爭議疆域列為中國領土,「但是我不認為這會是習不出席的主要原因」。

shutterstock_2258848395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分析指出,習近平的缺席與中印、中美關係欠佳有關。圖為習近平2022年參加G20峰會。

習近平將缺席G20峰會,印度人士:中國失去減緩國際孤立機會

(中央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不會親自出席在印度舉行的G20峰會。印度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中國的損失,而且反而更有利於峰會的進行。

印度目前是G20輪值主席國,將於9日、10日在新德里舉辦G20峰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昨天宣布,習近平將不會親自出席,改由國務院總理李強與會。

此前不久,中國外交部才剛宣布,李強同樣將代表中國出席5日至8日在印尼舉行的第18屆東亞峰會(EAS)。

「中國分析及策略中心」(Centre for China Analysis and Strategy)主任拉納德(Jayadeva Ranade)在印度戰略新聞網站《Strat News Global》發表評論文章說,習近平的缺席應非針對印度總理莫迪,因為他最近同樣缺席了其他國際會議。

拉納德指出,習近平去(2022)年10月在中共「20大」發出中印關係不會改善的訊號,他最近在南非舉辦的金磚峰會(BRICS Summit)上,也無意就邊界爭議與莫迪具體討論,這意味著印度需為中印的長期緊張、甚至零星衝突做好準備。

印度與中國自2020年6月在邊界發生流血衝突之後,雙邊關係跌至谷低,莫迪與習近平此後未曾舉行過正式的雙邊會議,兩人在國際場合上會面時互動同樣冷淡。

曾經多次訪台的拉納德認為,中國近來再度展現擴張主義,且中共黨內人士甚至「甘冒不諱」建議中國應改善對美及鄰國關係,在此情況下,習近平缺席G20峰會,讓中國失去了一次減緩國際孤立的機會。

喜馬拉雅亞洲研究暨接觸中心(Centre for Himalayan Asia Studies and Engagement)主任克蘭迪(Vijay Kranti)告訴《中央社》,印度擔任G20輪值主席國,提出的倡議多已順利推展中,習近平的缺席對峰會並沒有實質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