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東協取消緬甸2026年主席國資格,成員國呼籲採取強硬措施解決危機

東協取消緬甸2026年主席國資格,成員國呼籲採取強硬措施解決危機
43屆東協峰會各國領導人。 Photo Credit: ASEAN X帳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成員國在東協峰會上決議取消緬甸在2026年的輪值主席國資格,各國代表也表示要對緬甸軍政府採取強而有力的行動,緬甸則譴責此舉違反東協憲章。自緬甸軍方於2021年發動政變以來,東協便與該國制定「五點和平共識」,軍方卻遲遲未落實,東協態度也逐漸轉為強硬。

綜合《美聯社》、《半島新聞台》報導,東南亞國協(ASEAN,以下簡稱東協)於5日在印尼雅加達展開為期3天的第43屆東協峰會,各國領導人更於週二的會議上決定,緬甸將不會在2026年預期擔任東協主席國,並改由菲律賓代替。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菲律賓已做好接任2026年東協主席國的準備, 但他並沒有明確說明緬甸為何被剝奪主席國資格,不過據消息人士所稱,這與緬甸持續的內亂有關,各國擔心東協與美國、歐盟等國的關係會因為該組織不承認緬甸軍方領導的政府而受到損害。

此舉被視為東協對於緬甸軍政府的最新措施,自2021年緬甸軍方發動政變,東協曾與緬甸協定「5點和平共識」,其中要求軍政府停止暴力並展開和平對話,但由於軍政府遲遲未落實,東協對該國態度逐漸轉為強硬,如禁止緬甸軍政府參與峰會。

在本次峰會,東協領導人的共同聲明中敦促:「緬甸所有單位、尤其是武裝部隊,停止針對平民、房屋、學校、醫院、市場、教堂和寺廟等公共設施進行攻擊」,這份聲明較過往東協的用詞要來得尖銳。

除了東協,各國與會代表也表示了立場。據報導,馬來西亞外交部長贊比里(Zambry bin Abdul Kadir)便在會議後向記者表示:「馬來西亞和其他成員國認為不能不對軍政府採取強而有力且有效的措施,我們不能允許現況持續下去。」

贊布里沒有透露其他成員國是誰,並強調緬甸現狀缺乏實質方面的進展是因為「軍政府製造的障礙」。

印尼外交部長蕾特諾·馬爾蘇迪(Retno Marsudi)則表示,儘管評估認為和平計劃並未在緩解緬甸危機取得任何進展,但東協領導人決定堅持和平計劃。她也補充,為確保處理這個問題的連續性,東協指定了三個國家,即該組織的前任、現任和下任主席國,來直接處理緬甸的內亂。

專家認為,本週的峰會是東協展示該組織有能力對緬甸採取有意義行動的「最後機會」。

「此時,非法軍政府正在與東協和國際社會玩分而治之的遊戲。」民間社會組織ALTSEAN-Burma的創始人兼協調員Debbie Stothard說,並強調:「如果我們不團結起來,毫不含糊地告訴軍政府他們必須停止殺害平民,並採取行動和施加壓力,軍政府就會繼續違反5點共識,對緬甸的人類安全造成嚴重影響。」

政治犯援助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自緬甸發生政變以來至少有4035人被緬甸安全部隊殺害,並有24410人遭逮捕。

然而,緬甸外交部拒絕接受東協取消其2026年主席國資格的聲明,宣稱其存在片面偏見,並指出該國並沒有派代表參加峰會,此措施違反了東協憲章。

「儘管東協主席就文件草案上徵求了緬甸的意見,但緬甸的觀點和聲音並未得到考慮。」東協在另一份聲明中回應。

作為對未能遵守5點和平計劃的懲罰,緬甸今年再次被禁止參加峰會,儘管部分成員國建議允許緬甸返回會議,因為不讓他們參加會議並沒有解決該國的危機。

此外,據《中央社》報導,支持軍政府的緬甸政黨透露,軍政府很有可能在2025年舉行選舉,並指出該國將在2024年進行人口普查。

主要由軍政府人士組成選委會也表示,已有36個政黨獲准參與未來的選舉,同時宣布未來選舉將在全國採行比例代表制,並廢除領先者當選制度。

緬甸軍政府曾許諾2023年8月將進行選舉,但因國家動盪並宣布延長緊急狀態而延遲。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歐穎慈
核稿編輯:杜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