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光陽GP125史上最殺促銷殺到了誰?從台灣機車8月銷量推測市場變化與光陽布局

光陽GP125史上最殺促銷殺到了誰?從台灣機車8月銷量推測市場變化與光陽布局
Photo Credit: 光陽機車官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許多媒體都預測光陽這波操作,不僅會激起整個機車產業在旺季殺到血流成河,矛頭更是指向連續16月銷量第一的三陽。GP125的促銷是開戰的第一槍,是為了明年光陽60周年做「油電雙料冠軍」鋪路,首戰目標從入門平價車款下手。

光陽主打在符合條件下,最低可以用3萬9800把GP125帶回家,其中一個前提條件就是「汰舊換新」。

台灣機車市場的組成,除了達法規考照年齡的「首購族」外,其次就是為數龐大的「汰舊換新」族群,通常機車在10-15年左右,就會陸續面臨一波汰換潮。(延伸閱讀:台灣近八年機車車齡分佈變化透過環保署汰舊換新台數,了解機車市場組成,發現電車需解決價格以外的痛點

2020年台灣機車銷量首度突破百萬,主因就是當時政府出台種種補助政策,刺激消費者提前汰換老舊機車,後續導致2021、2022年機車市場銷量驟降。(延伸閱讀:回顧2022年台灣機車產業關鍵數據

在2023年剩下的月份中,如果兩大廠打的昏天地暗,其他機車廠如果被逼急了,跟著跳下來大亂鬥,換來的就是犧牲2024、2025年的平價市場規模。

換個角度來說,當平價市場萎縮,接下來的兩年,比的恐怕是中高價市場的產品競爭力了。至於誰在250cc以下的產品布局與競爭力最足?目前來看只有三陽在中高價車款的產品區隔最完善。

下殺取量,光陽引戰的煙硝味濃厚

在股市有一個用詞叫做「下殺取量」,走空的股票最怕就是「無量」下跌,一路跌到投資者覺得符合它價值的價位,才願意進場放量打底,以盤代跌。

光陽的操作如同股票,當銷售與市占節節敗退,與其長痛,不如「以價換量」,車價跟股價一樣,當投資人(消費者)覺得甜蜜價到了,量自然就放出來了。

為把握每年機車銷售旺季,配合九月開學季,光陽在官網釋出一系列的促銷活動。像是Many LED 125,主打學生與小資女低價就能擁有LED大燈機車,顯然就是針對CLBCU蜂鳥與Fiddle系列而來。(延伸閱讀:Kymco光陽GP125促銷延至9/20,Nice LED 115、Many LED 125推「彩光特仕版」,優惠價4萬3800元起

包括VJR、KRV等車款紛紛釋出優惠,產品線涉及低、中、高價車,連電動車也不例外,基本上就是全車系大打折扣戰。(延伸閱讀:最新消息|KYMCO 光陽機車/ 速克達/ 電動機車最新消息- Ionex 光陽電動車

三陽與光陽2023年1月到8月累計的機車銷量分別為20萬台與14萬台,兩廠差距約莫在六萬台左右,等於光陽在剩下的三個月中,透過價格戰縮短銷量差,再加上GP125未交付的訂單三萬多台(接單四萬多減去8月銷售8883台),只要促銷的訂單能於年底全數交車完畢,要追上三陽不是不可能。

除非三陽接受挑戰,為了守住第一名的龍頭寶座,回應光陽的殺價競爭。

個人覺得,光陽從「換購」到「首購」的一連串促銷組合拳,除了是明年「油電雙冠」的前哨戰外,透過折扣戰也能換得許多好處,可說是一魚多吃:

  1. 讓媒體大打廣告曝光
  2. 薄利多銷贏得市占(首購與換購)
  3. 透過價格戰收穫一批年輕車主(許多優惠都主打學生族群)
  4. 透過殺價競爭來比較競廠與自身的品牌與產品競爭力
  5. 這些讓利,未來透過保修財把錢賺回來便是
  6. 回籠的資金,是為了籌備明年「油電雙冠」大動作做準備

據光陽官方消息指出,未交付的GP125還有三萬多台,光陽甚至祭出優惠,吸引消費者轉換高價值訂單,以減緩生產壓力:享有指定選購新豪邁125、大地名流125及大地名流150之「5000元升級購車金優惠(或等值禮券)。」(延伸閱讀:【KYMCO全面感謝 優惠延長再加碼升級優惠】公告

大陣仗的背後,如果沒有深謀遠慮,只為圖得明年「油電雙冠」的虛名,那麼我確實會感到失望。只得慢慢期待光陽接下來還會如何炫技,打算端出什麼震驚產業、精豔市場的招式讓大家為之瘋狂。

沒意外的話,促銷之後,接著就是新車/技術於今年的米蘭展亮相,然後到今年底至明年上半年,陸續有油車與電車的大改款陸續發表上市。(延伸閱讀:2023–11–07 2023年米蘭國際機車暨零配件展EICMA

另一方面,以「電」為主的商業模式,像是智慧燈桿、BMS、租賃、公務車標案應該也陸續會有技術落地、商轉的消息與斬獲。

明年的台灣機車市場究竟會有多精彩?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參考資料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所以光陽的史上最殺促銷殺到了誰?從台灣機車23年8月銷量推測市場變化與光陽佈局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