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海岸》:晚清「雙刀會起事」的驚人之處,在於人民實踐自己的反政府情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稅務問題為何突然間激起1844年的大型暴力反抗事件?簡短的答案是國際事務與帝國時代邊疆農民承擔的額外負擔。廣東省的地主與商業菁英承擔了1839到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對抗英軍的財務壓力。
文:麥柯麗(Melissa Macauley)
雙刀會起事
鴉片走私與組織犯罪的演化,反映出潮州在海疆的位置。邊疆社會產出自己的社會錯位。1844年,潮陽黃悟空(1808至1845年)領導的起事,正是17世紀以來種種社會趨勢的總合,也是反清事業的開頭,此一發展將在區域內不斷產生迴響,直到1912年清朝終結。更特別的是,它還反映出此刻天地會意識形態在沿岸鄉村社群中滲透的程度。
黃悟空是來自廈林村的工人。幼年喪父,母親改嫁後,他跟祖父母同住。他的祖父是鄰近衛所的守衛,教導他武術要訣。祖父去世後,家族陷入財務窘境,黃悟空遂到別人家擔任幫工。
某個時間點上,他跟一位名叫黃英聲(Huang Yinsheng,音譯)的地方流氓走得很近,後者組織了一個抗稅的幫會。雖然黃悟空是黃英聲最信任的下屬,出於某些原因,他殺害了老大接掌組織,並將之轉變成令人聞風喪膽的雙刀會。
雙刀會的入會儀式也有熟悉的天地會誓言與儀式,他還加入18世紀流傳下來的傳統教誨。黃悟空的下屬隨即開始建立支會,幫眾遂日漸擴張。
天地會入會儀式中用到雙刀,黃悟空建立自己團體時,無疑受到當地幫會傳統的影響。在菁英文化中,刀劍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不被視為帝國法統的象徵,然而在幫會組織裡卻仍是強大的象徵,在天地會的「劫變末世思想(demonological messianic paradigm)」中更是重要。
一則傳說中,明朝最後皇帝的兒子為忠僕所救,他還同時帶走跟皇室有關的兩把寶劍。因此預言中,明室皇子將重返人民,雙劍也會再現。潮州幫會的入會儀式中用到刀劍,同樣地,黃悟空也訴諸這些明室復興的強大象徵。
雖有其宗教性的一面,雙刀會的吸引力更來自白話的抗稅訊息。黃悟空下令追隨者拒繳田賦,卻避免劫掠村落或殺人。這個運動吸引了一群鄉村地主追隨者。一開始,潮陽地區四村加入行動。最終會眾高達數千人之譜,多數來自潮陽及揭陽,甚至包圍了揭陽城。當縣令領軍打算逮捕幫眾時,爆發了更大規模的反抗。
這場起事遭到鎮壓後,清廷官員發現天地會滲透潮州社會的程度。廣東按察使孔繼尹(生年不詳至1848年)找到雙刀會眾名冊,估計「十戶中九戶(有人)入會」。到了1840年代,天地會傳統滲入所有社會階層,它不再是以邊緣人為主的旅外者經驗,而是鄉村生活的基本特徵。
由於這個區域充滿具有西婆羅洲僑居經驗的男性,因此兩個組織間可能有關聯(卻難以驗證)。東印度群島的荷蘭官員經常感到疑惑,早期幫會窩藏在華人農耕社群,而非比較熟悉的商業社群。黃悟空的反抗反映出旅外生活型態回頭影響了東南中國的村落生活。
當地官員此刻面臨困境,要如何抓捕完全遁藏在鄉村社會裡的數千反徒。廣東按察使認為這麼多人不可能全都被脅迫加入起事;他們應該是出於自願。要如何處理這些人呢?他決定要專注在領袖身上。黃悟空輕易被捕,拉到潮州府城處決。
當局將其他300名追隨者判處不同刑度,接著宣稱組織已遭成功「鎮壓」。其他人並未遭到處刑。大批失敗的黃悟空追隨者搭上「紅頭船」,前往海外。許多人終老於新加坡,五虎祠的神主牌上銘刻著明朝「義士」。
雙刀會起事的動機與手法都有其驚人之處。此役係由反抗者發動,幫眾採取行動,而非對官方盤查的反應。他們拒絕繳稅,攻擊縣城。也就是說,他們實踐了自己的反政府情緒。
最後,反抗勢力的規模導致官員不得不放過許多幫眾,即便已經知道他們的身分。這跟數十年前追捕幫會的手法截然不同,當時幾乎每個有名有姓的人都會被無情追擊。在此案例中,官員基本上將被迫對潮州兩縣大片區域宣戰,而此地是以家族團結聞名。
許多人受到雙刀會的抗稅訊息所吸引,因此反抗行動裡也包含繳稅的地主。雖然很難驗證區域內「十室有九戶」都有人加入反抗(名冊已經佚失),孔繼尹明顯感覺到多數家戶都有人涉入幫會。連浩鋈(Alfred Lin)以熟悉的主張回應這個議題:中華帝國晚期的地稅並沒有特別沉重。但至少在廣東,確實是個負擔。
日常交易的單位是銅幣,然而稅卻總是以白銀繳交。1713年後(康熙皇帝宣稱永不加賦),銅幣對白銀的價值下貶。1713年,兌換率是一銀兩兌700銅幣;到了19世紀中葉,兌率已經來到一銀兩兌2200銅幣。事實上,在一世紀間,土地稅已經上升三倍。
然而稅務問題為何突然間激起1844年的大型暴力反抗事件?簡短的答案是國際事務與帝國時代邊疆農民承擔的額外負擔。廣東省的地主與商業菁英承擔了1839到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對抗英軍的財務壓力。正如赫志清與吳兆清注意到,這場戰爭超過80%的支出,完全由廣東省財庫與稅關支付。
戰爭結束後,為了重建省府收入,遂提高地稅。在潮州,至少農民反對這些額外的榨取。
我們將看到,雙刀會之所以受到歡迎的另一個因素,是因為清廷在1839到1858年期間暴力推動的反鴉片行動。到了1830年代,沿岸地區所有村落市集社群都高度涉入非法鴉片貿易。商賈、小販、漁民及他們在鄉鎮村落的親友生計都遭到威脅,吸食鴉片取樂的人也遭遇地方當局前所未有的騷擾。
1838至1858年間的清朝鴉片戰爭,實際上極度不受歡迎,甚至激起反政府敵意。
相關書摘 ▶《遙遠的海岸》:公共租界該被視為半殖民地,還是中國主權的一部分?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遙遠的海岸:中國海疆上的殖民擴張》,時報文化出版
作者:麥柯麗(Melissa Macauley)
譯者:林玉菁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2022年世界歷史協會班特利圖書獎
改變對殖民時代中國角色理解的先鋒史學之作
本書故事極具感染力,色彩豐厚,深具洞見。
從全球史的角度去詮釋潮州人成功的歷史,驚人深刻,饒有勝意!
傳統中國被視為欠缺海洋與殖民影響力的大陸帝國,
麥柯麗挑戰此一觀點,
揭示中國東南地區的經濟擴張,可與歐洲人的海外殖民野心分庭抗禮。
本書是一份全球脈絡下的地方研究。它將闡明中國東南方、上海、香港與東南亞區域之間交纏的歷史;這些東南亞區域是十七世紀後旅外潮人遷徙的目的地,包含暹羅灣上的曼谷與柬埔寨、西婆羅洲、馬來亞南部、新加坡及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
如同邁可.沃納與班乃迪克特.齊默曼所示,交纏歷史(entangled history)是一種在跨國脈絡中研究個人與機構的研究方法取向。突顯出外國遭遇的複雜性,他們主張文化並非只是從更強大或夠有錢的團體,轉移到更弱勢的團體,或者從「中心」到「邊陲」;而是各方以隱微或深刻的方式相互影響。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簡單卻不簡單的美味,全靠製作的用心!晨光土司「糯米湯種工法」打造細緻柔軟的超質感土司,讓早餐開啟焙感朝氣的一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晨光土司使用特有「糯米湯種工法」,質地柔軟細緻、口感濕潤香甜,讓人每天都朝氣滿滿。究竟糯米湯種工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現在就來一探究竟。
每天早餐吃的土司看似簡單,卻是最能展現技術的烘焙品之一。以充滿質感的口感與香氣而深受好評的晨光土司,就是土司界中講究製作技術的代表作。
晨光土司使用特有「糯米湯種工法」,質地柔軟細緻、口感濕潤香甜,讓人每天都朝氣滿滿。究竟糯米湯種工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現在就來一探究竟。

晨光土司簡單的美味,來自講究用心的工法
晨光土司特有的「糯米湯種工法」,特別之處在製作湯種時額外添加糯米粉,當95°C高溫熱水沖入麵粉與糯米粉時,糯米粉裡的澱粉會瞬間糊化,將水分緊緊抓在澱粉分子裡,讓土司體富含水分,口感柔軟濕潤。
湯種與麵糰混合均勻後,再以0~7℃低溫熟成12小時,這段時間澱粉酶會把澱粉分解成麥芽糖,讓晨光土司吃起來香甜。

晨光土司不只講究在糯米湯種工法,更特別使用三段壓延工法處理麵團,讓土司質地更細緻綿密。烘烤則引進熱穿透能力絕佳的日本石板烤爐,烤出皮薄均勻的細緻質地;烤完接續進行分段式冷卻,讓土司維持絕佳的濕潤與柔軟度。

每一步用心的製作步驟,讓晨光土司擁有簡單卻不簡單的美味,也讓吃到晨光土司的人,能夠一早就朝氣滿滿。
多樣的晨光土司,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早晨食光
經典款的「晨光嚴選土司」,擁有簡單的美味,直接單吃土司,每一口都能品嚐到細緻濕潤的質地,加上小麥甘甜香味,不知不覺就能吃完一整片。想要以豐盛感為一天充滿朝氣?那就用晨光嚴選土司製作三明治,只要簡單加上幾片美生菜、起司,就能享受到食材的真滋味與土司融合的層次感。

晨光土司的三款調味土司,則讓每天的早晨精彩有變化。「晨光葡萄土司」加入粒粒飽滿多汁的日曬葡萄乾,為細緻柔軟的土司帶入水果香甜的口感層次,是吃過肯定會驚艷的美味。

有濃郁奶油香味的「晨光奶油土司」,使用特選奶油調和關鍵煉乳配方,還沒咬下就能聞到令人心動的奶油香,咀嚼時奶油香氣讓細緻香柔的土司體達到美味平衡,也非常適合搭配咖啡一起享用。

添加精選蜜漬香脆核桃、酸甜莓果的「晨光莓果核桃土司」,不只有堅果酥脆與莓果酸香,額外添加精心調配草莓泥於土司體中,讓核桃與莓果的風味更加融合每天早上來一片,開啟焙感朝氣的一天。

特有糯米湯種工法、多種講究製作技術,讓每一口晨光土司都是恰到好處的濕潤柔軟,令人回味再三。現在,就讓晨光土司成為每天必備的朝氣來源,創造充滿質感而有朝氣的美好生活。
▲廣編內容圖示僅供參考 產品以實物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