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趨勢大解讀》:區塊鏈紀錄將取代傳統履歷表,「學歷至上主義」效力漸漸減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時代雜誌》「世界網路精英」、世界經濟論壇「百大全球未來領袖」,日本網路教父伊藤穰一的WEB3領先觀察。破壞遊戲歸則的63個重要提示,告訴你必備的科技素養與新知。本書幫助讀者做好迎接新時代的準備:培養對新科技的知識素養,並了解新科技將為社會帶來哪些改變。
文:伊藤穰一
提示41:區塊鏈紀錄取代傳統履歷表,忠實呈現個人能力提示
到了WEB3,學習方式將會如何改變呢?另外,WEB3時代需要什麼樣的教育呢?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WEB3時代的來臨,將使得在日本長久以來重視的「學歷至上主義」效力漸漸減弱。
這也是因為學經歷可以鉅細靡遺地紀錄在區塊鏈上,而且不可能遭刪除、變更。一旦區塊鏈紀錄取代傳統履歷表,將可以比畢業證書等文件更深入、清楚並且正確地傳達出個人的能力與資質。
屆時不再只是在校研習什麼樣的學問,在校內、校外進行哪些活動?出社會後在哪些社群有貢獻?達到什麼樣的成就等等,隨著WEB3技術在社會的廣泛應用程度,統整這些履歷來衡量個人能力、資質的時代即將來臨。
此外,上一章提到的「身分管理」中,有關個人「聲望」的管理。基於以往的履歷而形成個人聲望的方式,今後也將產生巨大的變化。
第12個提示介紹的「Henkaku」社群,成員目前也正努力在新時代樹立自己的聲譽。
他們自行管理、公開與多重身分有關的事項。包括今後完成哪些任務、社群媒體的關注人數有多少、達成哪些成就、收到多少$Henkaku幣,其他還有參與什麼樣的社群(DAO)、做了什麼、在軟體開發平台GitHub參與哪些專案等等。
由誰指派任務,以及接受任務審核、報酬是否支付等,都是由社群紀錄。因此,可以完全排除個人的主觀或樂觀臆測,形成一個高度客觀的個人檔案。
只要有這麼精準且詳細的個人檔案,履歷表上記載的學經歷,重要性就會降低,不是嗎?
提示42:WEB3的學習模式有如遊戲闖關
像這樣具體陳述個人能力、資質的檔案,同時也會形成嶄新的學習機會。
以往的教育制度是基本上修完一門課程並取得學分,就算結束該門課程的學習。而且除非是從事專業工作,幾乎沒有在工作上學以致用的機會。學習和工作(賺錢)涇渭分明。
理論上,最理想的狀態是讓「學習」、「工作」、「遊戲」能夠融為一體。因為缺乏「遊戲」成分的「學習」,或是毫無「遊戲」性質的「工作」,往往會令人失去動力或缺乏創造力。現代人的許多問題豈不是就源自這個因素嗎?「遊戲」的重要性,我後面會再說明。
但是在WEB3中,個人學習的知識內容,或是目前正在構思的計畫、創意,可以公開在任何人都能檢視的地方。除了可以因此讓自身的能力、資質受檢驗,也能夠參考借鑒他人的見識,獲得新的學習機會。
不是學完一門課程就此結束,而是將獲得的學識和夥伴相互對照,重新學習,這種方式在WEB3中非常普遍。一邊學習新事物,一邊解決課題。有如在遊戲中累積修行(學習)而成長的闖關挑戰。
在「Henkaku」社群中,我們也設計了一套結合遊戲與學習的關卡。只要獲得解決某個課題的必要知識,就能得到$HENKAKU幣作為闖關成功的獎勵。
實際上,也有把學習設計成關卡遊戲的學校。
「school 42」是一所工程師養成學校,最早源於法國,現在遍及世界各地,包括美國和日本。這所學校並沒有教授,只有一個又一個任務挑戰關卡,學生以組隊破關的方式學習。我那就讀大學的外甥也在這間學校學習,據他表示學習得非常開心。
不論學歷、不需學費(原書註:school42由贊同理念的企業營運)、school 42的「校門」二十四小時敞開,可以在網路學習的高度自由,沒有學年、畢業等概念。個人的學習以如同大富翁遊戲圖呈現,將個人想學的地方一格一格填滿,「在這個學校學會了這些技術」,當自己覺得足夠時,就抵達終點了。
像這樣從遊戲中獲得啟發,不是傳統的以上對下,由老師單向灌輸知識給學生,而是讓個人自由選擇想學的內容,透過和同伴互助合作學習的型態,這樣的機制正是一切都採分散化(去中心化)的WEB3時代,因而受到注目的原因之一。
提示43:WEB3帶來的「參與型教育」
隨著WEB1.0、WEB2.0、WEB3的演進,從「讀取」到「寫入」,乃至現在的「參與」,這種能力的增加,不限於在網路上使用,同樣適用於學習層面。
WEB1.0時代,即使不到圖書館借書,也可以透過連接網路獲取各種知識。當然,有些知識可能還是要透過書籍才能獲得,但在學習知識方面,確實增加了一個相當方便的選項。
WEB2.0則新增了「公開書寫內容」的學習形式。人們不再是單向地從書籍、網路吸收知識,也透過自己發布的資訊而引起的雙向討論,能有更深入的學習。
到了WEB3,則是增添了「參與型」的學習選項,簡單來說,就是與他人合作。第一是獲得知識,第二是使用獲得的知識發布出去,最後是藉著第一、第二的經驗,與他人合作創造出新的事物,這種一體化的學習方式,是WEB3時代的特點。只不過,WEB3的學習需要熱情。如果沒有主動投入某件事,產生想要達成目標的熱情,就無法讓自己採取行動和他人合作去創造某些事。
這是目前日本尤其需要思考的問題之一。
在幼兒教育方面,美國研究機構曾提出一份發人深省的報告。
這份報告指出,以有就讀幼兒園的孩子和沒有就讀幼兒園、自由玩耍的孩子相比,在就讀小學的最初幾年,前者的成績較好。但是,當他們升上三、四年級時,後者的成績則逐漸提升。
有就讀幼兒園的孩子通常很乖巧,能夠聽從老師的指示,並按照老師的要求學習。但是,他們缺乏學習的熱情和內在的動力,不會自主學習。因此,他們在開始上小學的前幾年可以獲得好成績,但逐漸無法跟上。在缺乏內在動力的情況下,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麼要學習,結果成績開始滑落。
Tags:
簡單卻不簡單的美味,全靠製作的用心!晨光土司「糯米湯種工法」打造細緻柔軟的超質感土司,讓早餐開啟焙感朝氣的一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晨光土司使用特有「糯米湯種工法」,質地柔軟細緻、口感濕潤香甜,讓人每天都朝氣滿滿。究竟糯米湯種工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現在就來一探究竟。
每天早餐吃的土司看似簡單,卻是最能展現技術的烘焙品之一。以充滿質感的口感與香氣而深受好評的晨光土司,就是土司界中講究製作技術的代表作。
晨光土司使用特有「糯米湯種工法」,質地柔軟細緻、口感濕潤香甜,讓人每天都朝氣滿滿。究竟糯米湯種工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現在就來一探究竟。

晨光土司簡單的美味,來自講究用心的工法
晨光土司特有的「糯米湯種工法」,特別之處在製作湯種時額外添加糯米粉,當95°C高溫熱水沖入麵粉與糯米粉時,糯米粉裡的澱粉會瞬間糊化,將水分緊緊抓在澱粉分子裡,讓土司體富含水分,口感柔軟濕潤。
湯種與麵糰混合均勻後,再以0~7℃低溫熟成12小時,這段時間澱粉酶會把澱粉分解成麥芽糖,讓晨光土司吃起來香甜。

晨光土司不只講究在糯米湯種工法,更特別使用三段壓延工法處理麵團,讓土司質地更細緻綿密。烘烤則引進熱穿透能力絕佳的日本石板烤爐,烤出皮薄均勻的細緻質地;烤完接續進行分段式冷卻,讓土司維持絕佳的濕潤與柔軟度。

每一步用心的製作步驟,讓晨光土司擁有簡單卻不簡單的美味,也讓吃到晨光土司的人,能夠一早就朝氣滿滿。
多樣的晨光土司,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早晨食光
經典款的「晨光嚴選土司」,擁有簡單的美味,直接單吃土司,每一口都能品嚐到細緻濕潤的質地,加上小麥甘甜香味,不知不覺就能吃完一整片。想要以豐盛感為一天充滿朝氣?那就用晨光嚴選土司製作三明治,只要簡單加上幾片美生菜、起司,就能享受到食材的真滋味與土司融合的層次感。

晨光土司的三款調味土司,則讓每天的早晨精彩有變化。「晨光葡萄土司」加入粒粒飽滿多汁的日曬葡萄乾,為細緻柔軟的土司帶入水果香甜的口感層次,是吃過肯定會驚艷的美味。

有濃郁奶油香味的「晨光奶油土司」,使用特選奶油調和關鍵煉乳配方,還沒咬下就能聞到令人心動的奶油香,咀嚼時奶油香氣讓細緻香柔的土司體達到美味平衡,也非常適合搭配咖啡一起享用。

添加精選蜜漬香脆核桃、酸甜莓果的「晨光莓果核桃土司」,不只有堅果酥脆與莓果酸香,額外添加精心調配草莓泥於土司體中,讓核桃與莓果的風味更加融合每天早上來一片,開啟焙感朝氣的一天。

特有糯米湯種工法、多種講究製作技術,讓每一口晨光土司都是恰到好處的濕潤柔軟,令人回味再三。現在,就讓晨光土司成為每天必備的朝氣來源,創造充滿質感而有朝氣的美好生活。
▲廣編內容圖示僅供參考 產品以實物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