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在萬物連結、數據至上的時代,「高感性能力」和「保護自己」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重要

在萬物連結、數據至上的時代,「高感性能力」和「保護自己」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重要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雖然大數據資料庫可以為任何事情做出預測,但AI在情感處理和自我意識的能力是弱的,理性的數據不能代表事情的全貌。因此在機器人時代,人還是有極大的優勢,只是需要比過去更努力探索自己、激發自己的高感性能力。

世界一直在辯論著機器人會搶走所有人類的工作,就連老師的工作,也從過去的鐵飯碗變成現在極度不穩定的打零工,到底未來講求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時代、機器人可以創造機器人,現有的工作有八成會在十年內消失,教育和社會應該如何走下去呢?

解讀教育4.0

教育4.0的想法是從工業4.0來的,歷經了1.0的蒸氣動力、2.0的電力動力,到3.0的電腦化資訊處理,直到4.0的AI人工智慧的機器學習與高度自動化。工業4.0融入最重要的部分是物聯網,由中心電腦(人腦或手機)控制所有家電、生活、工廠,甚至是個人習慣。

大部分的學者在討論教育4.0都著重在數據及心智大智慧,例如線上教學裡,每位學生都透過穿戴設備顯示出各自的心跳速度、透過眼動追蹤器記錄眼球是在學習內容上或是分心娛樂上移動、透過裝有顯示腦波的耳罩式耳機顯示大腦的哪一部分(爬蟲腦、情緒腦、或理性腦)正在運作。

我們試著想像一個情節,這一天早上八點開始上數學課,在老師還沒開始上課之前,腦波系統已經偵測到學生阿明的爬蟲腦在運作、血糖低、且心跳加速,於是系統判斷阿明餓了,腦波系統傳輸一個訊息給學校的全自動物聯網合作社,合作社的麵包機與咖啡機馬上準備好熱騰騰的早餐,機器人就送到教室給阿明。

數學課進行到解題階段時,認知系統透過學生解題的步驟自動判斷學生對某概念的認知是在哪一個階段,例如在解三角函數問題時,小華無法使用x和y來列出聯立方程式,系統判斷小華的代數觀念需要加強,於是系統自動連結到代數的概念說明和解題方法的影片,讓小華馬上進行10分鐘先備知識的加強。

全班的運算過程都會進入認知系統進行分析和判斷,系統有所有針對三角函數的概念錯誤類型的大數據資料庫(包括角度轉換錯誤、聯立方程式不會分解、函數運算性質概念錯誤等),當系統判斷學生是哪一類型的認知不足,則自動派送相關概念的教學影片,讓學生進行補救教學。

認知系統將全班每位學生的運算情形與大數據資料庫比對,並針對需要補強的概念性問題各自加強,每位學生收到系統診斷後屬於自己的影片和習題,真正透過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做到適性教學。

另外教室內還設有情緒辨識系統,透過大數據資料進行AI比對,判讀學生當下的情緒狀況為何,例如一樣數學課裡,情緒系統偵測到萱萱的情緒是低落且帶有害怕,為何數學課裡會有這些情緒呢?老師下課後馬上連絡家裡,得知可能有父親家暴的情況,立即通知輔導員進入協助,搭配社工的幫忙,讓萱萱有警方的保護令,不再受到家暴的威脅。解決了情緒問題,萱萱的功課表現就突飛猛進了。

這是教育4.0追求的畫面,將大部分教學與學習的問題都交給人工智慧與大數據來處理,舉凡學習狀態、認知狀態、適性教學、生理與心理影響、情緒辨識等,當大量認知學習的問題都有AI的幫忙,老師就可以專心處理學生的情緒問題,以心理輔導和陪伴的角度,解決學生心理的問題。

萬物相互連結的時代,更要認識自我、保護自己

人類三部曲的作者哈拉瑞,在《人類大命運》提到未來的世界裡,數據將取代宗教和所有主義,小到人的一生,大到社會和世界,都將崇尚「數據至上」。

哈拉瑞說:「在十八世紀,人文主義從以神為中心的世界觀,走向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於是把神推到了一旁。在二十一世紀,數據主義則可能是從以人為中心,走向以資料為中心,於是把人也給推到了一邊。」

在這數據主義的世界,所有願意或不願意被收集的數據都將被收集並且分析,因此每個人的大腦及屋內所有電器都將連到物聯網,早上醒來麵包機和咖啡機已經準備好熱騰騰的早餐了;路上的車子和交通互相交流溝通,將不會有大眾運輸工具,因為早上八點出門,無人車已經在門口等著了,路上車子大量減少,因為載我上班的車子將我送到公司後,下一分鐘就接到下一個客人,且通勤速度變快,因為車之間的數據交流可以將行車之間的安全距離拉到一公尺內;森林的樹木的感受氣候的變化將化為數據,樹木產生的氧氣量將連結碳排放系統,直接透過碳定價換算成收益,其轉換的收入直接存入種樹農民的銀行裡。

因此在升學、求職、甚至結婚對象都有大數據分析完善的時候,學生應該如何學習呢?若無法認識自己,在這萬物相互連結的時代,完全被大數據和AI帶著走,人是否將失去自由呢?

試想當你想結婚的時候,人工智慧算出來:「根據1億筆資料庫,數據顯示,你若與小美結婚有90%會離婚,若與小英結婚,離婚率將降到45%。」但你是深愛小美的,這時候你該聆聽自己心裡的聲音,還是聽從數據指示呢?

因此在萬物連結、數據至上、資訊自由的時代,「高感性能力」和「保護自己」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重要。

數據有如人權

為何「保護自己」在AI時代這麼重要呢?因為當所有數據都在有意或無意之下被收集了,若被獨裁者刻意扭曲濫用,數據將會是集權統治的工具。

2020年剛爆發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時,多種線上教學軟體紛紛出爐,Zoom因為介面操作簡單、連線品質穩定、功能齊全,在這段時間Zoom的股價水漲船高,成為2020年的年度熱股。

而資訊安全的議題在這時也成為大家高度討論的議題,因為Zoom的創辦人來自中國、多個數據中心設在中國、且被證實視訊資料被送到中國伺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