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厄利垂亞難民把家鄉的仇恨「進口」到以色列,納坦雅胡政府裡外不是人

厄利垂亞難民把家鄉的仇恨「進口」到以色列,納坦雅胡政府裡外不是人
位於以色列南部、曾被用來收容非洲難民的Holot中心|Photo Credit: 謝宇棻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難民登上以色列新聞時,往往不是什麼好事。歷年來,以色列的厄利垂亞人,曾因圍毆事件、強暴、謀殺等佔據以色列媒體版面;此外,支持與反對厄利垂亞政府的兩派人馬,也數度爆發衝突,兩邊互相叫囂、甚至上演全武行。本來就對難民沒好感的居民,現在看到厄利垂亞人,索性把家鄉的仇恨「進口」到以色列,在這裡幹起架,還得出動以色列警察,自然更覺得不滿。

今(2023)年9月2日,在以色列中部的特拉維夫,爆發厄利垂亞人衝突,造成包括員警在內、至少170人受傷;事後,以色列警方拘捕多名厄利垂亞人,還暫時關閉四間位於特拉維夫的厄利垂亞教堂。

這次事件,除了再次讓維權份子對以色列難民政策的批評獲得關注,也讓本地居民對難民群居的不滿,再次躍上新聞版面。

  • 影片說明:反對與支持厄利垂亞政府兩派人馬,在特拉維夫街頭發生衝突

厄利垂亞人為何出逃?

目前,以色列境內約有1萬8000名厄利垂亞人,絕大多數想要尋求政治庇護。

位於東非的厄利垂亞,東部面向紅海,西部接鄰蘇丹,南邊接壤衣索比亞與吉布地;在義大利殖民統治後,幾經轉輾,被衣索比亞併吞,歷經30年的獨立戰爭,於1993年脫離衣索比亞統治,正式宣布獨立;然而,在反抗衣索比亞時扮演要角的阿費沃爾基(Isaias Afwerki)就任總統後,卻搖身一變成為一位獨裁者,總統大位一坐就是30年,目前也沒有要讓位的意思。

在阿費沃爾基的主政下,這個新興國家與鄰國衣索比亞蘇丹都處不好,不時引發口水戰、甚至武裝衝突,還與非洲聯盟等國際組織鬧翻,也與西方政府及多個非政府組織交惡;獨立不到10年,外交上就已經風雨飄搖。

內政上,阿費沃爾基實施一黨專政,箝制言論、媒體宗教等自由,對人民進行強制徵兵,再加上乾旱等天災,不計其數的厄利垂亞人,試圖逃離這個被冠上「非洲北韓」封號的國家;多年來,不斷有厄利垂亞國家足球隊球員,在出國比賽時,趁機脫隊尋求政治庇護。

一般厄利垂亞人出逃的方式,通常是經由陸路,除了鄰國蘇丹、衣索比亞,及北非的利比亞、埃及,有些人最後落腳在歐美國家;接鄰非洲大陸的以色列,也成了一些厄利垂亞人的選擇,他們多是跨過埃及與以色列的邊界,進入以國。

「安靜居所」未曾安靜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