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爭辯中的「福建兩岸融合示範區」,意圖將「大陸-台灣」矮化成「閩-台」小兩岸?

爭辯中的「福建兩岸融合示範區」,意圖將「大陸-台灣」矮化成「閩-台」小兩岸?
金門獅嶼|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作為統戰的方式之一,也有學者認為「這個融合的做法,一直是他習近平多年來的特色。從經濟融合、社會融合、甚至到文化融合,到最後的心靈契合。當然就是統戰,只是我們會發現說一直以來都是兩種手法,一方面他會對台灣做出一些比如說農產品、漁產品的制裁,二方面制裁後他又希望這些人到中國去發展。」

9月12日中國大陸發布《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支持福建建設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實施金門居民在廈門同等享受當地居民待遇、支持福州與馬祖深化融合發展、支持馬祖居民在福州同等享受當地居民待遇,台胞在福建定居落戶實現「願落盡落」,鼓勵台灣民眾在福建領居住證、購房等。

這些惠台措施 ,因台灣社會本身政黨對立、族群紛爭及國家認同、意識型態分歧等差異,往往對中國大陸惠台政策具有不同觀點解讀及評價。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針對中國大陸推出支持福建建立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文件,指出中國大陸對台灣意圖要統一的企圖,沒有改變過,台灣要有自己堅定的原則。民進黨賴清德提出,中國大陸單方面關閉兩岸溝通的大門,如果他當選將成為兩岸交流的一個機會。

然而,中國大陸當局則回應賴清德此說法,猶如是「顛倒是非、癡人說夢」,並批判現階段兩岸協商對話機制停擺的原因在於民進黨政府「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前述「意見」引發台灣社會關注,正反對立爭論之辯,此「意見」界定福建為兩岸融合示範區、先試先行的戰略前沿地位,其所可能產生政治社會影響。

針對福建對台示範區,陸委會持反對論點,批評該「意見」是中共二十大以來對台單邊設定的「融合促統」統戰作為的一環,是將既有的政策及措施加以彙整而成。

陸委會認為,中方此次再度片面提出就學就業、社會參與、產業農漁科技合作、人文交流及廈金、福馬生活圈等措施,試圖以「同等待遇、經濟利益」為掩飾,拉攏誘引台灣民眾、企業赴陸融入其制度法規規範,接受共產黨的領導,完全是一廂情願的做法。中國大陸若無法有效改善內部經濟問題,相關「融台惠台」措施,均屬不切實際。

台灣社會關於福建作為兩岸融合示範區意見之支持論述

首先,推動同等待遇、新四通及金廈、馬福同城化,強化中國大陸對離島「磁吸效應」。「意見」給予台灣民眾同等待遇及落實「新四通」,促進兩岸一家親及中華民族認同。為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包括人員與貨物交通的暢通,鼓勵台胞申請居住證、在福建購房置產、就學、就業、社會參與、經貿產業合作、廈門與金門融合發展、福州與馬祖融合發展,社會與青少年交流等各種面向。

在廈門與金門加快融合發展方面,將實施金門居民在廈門同等享受當地居民待遇,探索廈金合作共建基礎設施模式,加快推進與金門「通電、通氣、通橋」,支持金門「共用廈門新機場」。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