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APEC舊金山峰會有望促成「拜習會」,中國學者:宣傳部門肯定也需要這場會談

APEC舊金山峰會有望促成「拜習會」,中國學者:宣傳部門肯定也需要這場會談
拜登與習近平從去(2022)年在G20高峰會上會晤後,雙方就再也沒有親自交流會談機會。|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隨中國外長王毅會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關於習近平是否會在11月的APEC舊金山峰會會晤美國總統拜登也引發熱議,一名中國學者認為這場會晤將具有穩定內政、作為宣傳素材等多重意義,習近平極有可能會參加。若如其所猜測,這將會是中美兩國領導人在去(2022)年G20峇里島峰會會晤後,睽違已久的一次交流機會。

(中央社)中國外長王毅會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中國學者認為,這個訊息拉高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APEC舊金山峰會會晤美國總統拜登的可能性,雙方會晤對中國內政來說也是及時雨。

中國外交部今(18)日凌晨公布訊息指出,當地時間9月16至17日,王毅在馬爾他與蘇利文舉行多輪會晤;雙方圍繞穩定、改善中美關係進行了「坦誠、實質性、建設性的戰略溝通」。

上海一名熟稔國際政治學者要求匿名受訪。他在今日對《中央社》記者表示,11月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在舊金山舉行,「習近平大概率會去參加的」。

這名學者剖析,習近平在出席國際會議或活動的選擇較為謹慎,這個會議或活動「一定要夠重要」,還必須「提升中國話語權」、可以表現出「大國尊嚴」,這樣的場合,習近平才會樂意參加,目的也是獲得國民的尊重。

他說,「中美關係是對等關係,如果APEC會議舉辦場地不在舊金山,習近平就不一定有意願參加」。中美關係是兩個大國對等關係,APEC會議舉辦場地在舊金山,這可視作美國主場外交;也由於是輪流主辦恰好輪到舊金山,不是中國主動去接近美國,於是一切都可以順理成章地推動。

拜習會的多重意義:穩定內政與宣傳材料

這名學者認為,中美兩國領導人從去(2022)年G20峇里島峰會會晤後,雙方再也沒有親自交流會談機會。這段時間以來,中美關係發生很多問題,舊的沒解決、新的又來到;中國仍是世界第2大經濟體,在經濟、區域安全等方面重要性不可替代。對於美國來說,以中國「萬事定於一尊」情況下,美國一定期望見到習近平,因為習近平是唯一可以拍板的決定者。

他指出,美國高階官員先前相繼訪問中國,財政、商務、氣候變遷等各領域掌門人都來了,先把務實的問題提給北京,這些相關事件可以視作持續地為中美兩國領導人會晤鋪路,這也展現了美國對於雙方領導人會晤有強烈促成意願;「儘管『習拜會』只是一個形式,不過可以見到決策層,美國人才會安心」。

這名學者表示,「對於穩定內政來說,習近平也需要在國際場合與拜登有個高層會談」,中國經濟現況有些問題,民眾普遍感到焦慮,源頭就是中美關係不好,全方面地影響各個面向。習近平出席APEC舊金山會議,可以對於穩定人心、經濟表現發揮「定心丸」作用;只要中美關係不破裂,改革開放以來的成果就不會倒退到鎖國狀態。

這名學者剖析,「中國宣傳部門肯定也需要這場會談的材料的」。中美雙方領導人會面,對於穩定內政有些效果,倘若中美關係獲得改善,可以紓緩目前緊張氣氛;假設沒有起色,宣傳部門也有材料可以做文章,可以導向外部勢力打壓中國。

「中國宣傳部門經常是擅長單方面解釋會談結果的」,他笑答。

學者:中國須有「認知革命」,認清大國應盡權利與義務

關於中美兩國缺乏互信基礎等討論,這名學者認為,中國是全球化過程中最大受益者,不過究竟有沒有善盡「負責任的大國」責任,這件事或許得先問問自己,在全球化遊戲規則裡面,有沒有付出對等義務。

「中國有些問題不是出於美國人的」。他認為,大概在2010年前後,中國改革步伐相對是停滯的,「國進民退」風潮下,國企做大做強,相反地,民營企業貸不到錢。在自由貿易體制中,有些弱點沒有改善,忘記大國應盡義務,只拿了權利;後面又有了「戰狼外交」,失去低姿態協商空間,戰狼外交可說是系列偏差下的結果。

這名學者強調,中國必須有一場「認知革命」,認知作為一個大國應有的權利與義務;官僚系統必須調整,政府需要有國際視野的官員,透過技術官僚經驗累積做出政策判斷,「習拜會」終究是形式上的,可以一時紓緩兩國緊張;若要長久改善中美關係,根本解決還是要從中國內部修正做起。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袁齊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