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加拿大招聘文化:靠人脈不會被看不起,運氣也是實力!

加拿大招聘文化:靠人脈不會被看不起,運氣也是實力!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香港,「靠人脈進公司」多會被賦予「黃馬褂」、「無能力」的標籤,會被其他人看不起,但在加拿大卻完全不是這一回事。靠人脈進公司就是代表你認識公司內部的人,他們亦能夠從其他人的口中了解你更多。同時有熟人介紹亦代表著他們的「中伏率」會降低,畢竟在龐大的社會裡會有很多奇奇怪怪又實際上無能力的人應徵。有熟人介紹代表他們能花少一點心機精力去對付奇奇怪怪的應徵者。

這一年是我第一次在北美長期生活與工作;談到這邊的招聘文化,也有很多與亞洲不同之處。眼見有不少加拿大YouTube KOL都會分享自己「很快找到工作」、「有幾個offer呀」等等,當然也是他們親身經歷的事實,但我卻認為這也未必能反映現實的全部。在這裡,就以另一角度談談加拿大的招聘文化。

用人為才?加拿大也許是「庸人為才」

說是「庸人為才」其實也不一定,但事實上在這邊工作能力是其次,「有沒有人脈」才是重點。一開始到埗,大家就談及「人脈」的重要性;而這邊不少公司,也許是文化使然,都會出現「圍威喂」的小圈子情況,即同文化者往往佔上公司一大部分比例。雖然聽說這邊政府有強烈建議(還是有立例?)公司要有多元文化,但說是易實際也難,難道你又會在這邊的港式茶餐廳/台式飲品店中看見有西人/印度人做待應嗎(笑)?所以實行上其實也有一定難度。

曾聽過一個這樣的故事。朋友A進到一間物業管理公司工作,發覺全公司有七成左右都是菲律賓人,自己算是異數。但更好笑的是,在加拿大做物業管理工作也需要考牌/頗有年資經驗,但深入了解後,當中不少同事其實一開始對該行業並不熟悉,只不過是因為人事關係才進公司罷了,所以整間公司裡大部分可能都是親友!相信該公司內的大部分人都是進公司後再儲經驗年資,但就正正是因為「有人脈」,要踏出第一步就非常容易。

而在香港,「靠人脈進公司」多會被賦予「黃馬褂」、「無能力」的標籤,會被其他人看不起,但在加拿大卻完全不是這一回事。靠人脈進公司就是代表你認識公司內部的人,他們亦能夠從其他人的口中了解你更多。同時有熟人介紹亦代表著他們的「中伏率」會降低,畢竟在龐大的社會裡會有很多奇奇怪怪又實際上無能力的人應徵。有熟人介紹代表他們能花少一點心機精力去對付奇奇怪怪的應徵者。就著同一件事情,基於不同的地區文化,對事情的看法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別,對我而言也是始料未及。

GettyImages-1252632436
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港口。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但是,有著「靠人脈」這個文化現象也就算了,但就著一個移民大國,這卻是對新移民致命性的問題。新移民顧名思義就是新來的移民,人生路不熟、找多幾個朋友也未必有。對於內向者,建立人脈又是一大挑戰,人脈來源就是要「夠social」會交際,那不會交際又如何能賺人脈呢?所以對於內向的新移民,要靠人脈靠關係才有工作,確實也不太公平。

而另一方面,如果工作能力為次,「人脈」才是重點,那庸人為才的機率不也就會大增嗎?更有趣的是,對此他們是不太在乎的——畢竟在這邊大家都不是放工作為生活首位。據我估計,他們的心態是覺得「為什麼要請最top最有能力的人?工作開心就好」。所以這邊的工作文化也是慵慵懶懶,實是其來有自。

Your Resume, Your Fate——北美見工Resume很重要!

只要在這邊生活稍長時間,就會知道除了人脈之外,履歷表resume也是決定了你見工命運的重要關口。「CV?好容易啦,香港也寫很多」,可能很多人會這樣想,但少年你實在太天真,原來在加拿大生活,這份resume(香港多稱CV但北美卻是resume)實在比你想像中複雜得多。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