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行政院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成立研究小組、CPI納入應參採指標,違者最高罰150萬

行政院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成立研究小組、CPI納入應參採指標,違者最高罰150萬
圖為全國產業總工會9月8日於勞動部外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儘速定力最低工資法|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行政院今(21)日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未來將設11人研究小組,每年4月及審議會前30天須提研究報告及調整建議,其中含2名外聘學者,盼讓報告內容更客觀。若草案通過,未來勞僱雙方議定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違者最高開罰新台幣150萬元

(中央社)行政院會今(21)日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納入應參採指標,同時設立研究小組,並明定勞僱雙方議定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違者最高開罰新台幣150萬元。

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主持行政院會後記者會時轉述,行政院長陳建仁會中對此案表示,總統蔡英文上任後,政府連續8年調漲基本工資,並致力發展經濟,活絡百工百業,提升整體薪資水準,這次立法是為建構完善的最低工資審議機制,保障勞工及其家庭生活的最低生活水準,法案送立法院審議後,請勞動部積極溝通協調,早日完成立法程序。

草案重點主要是將最低工資審議標準的參採指標入法,同時建立跨領域研究小組先行評估機制,同時解決過去爭論較多的最低工資適用範圍,適用對象準用勞動基準法第2條規定。

草案規範,最低工資審議應參採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擬訂調整幅度,同時可參採勞動生產力指數年增率、勞工平均薪資年增率、國家經濟發展狀況、國民所得及平均每人所得、國內生產毛額及成本構成之分配比率、民生物價及生產者物價變動狀況、產業發展情形及就業狀況、各業勞工工資、家庭收支狀況,以及最低生活費等10項指標。

截圖_2023-09-21_16_48_32
最低工資法草案規範,審議應參採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擬訂調整幅度|Photo Credit: 勞動部

草案也建立跨領域研究小組先行評估機制,明定研究小組應於每年4月向審議會提出最低工資實施對經濟及就業狀況之影響報告,並於審議會召開會議前30日提出研究報告及調整建議。

根據草案,未來將由勞動部組成最低工資審議會,成員為勞、資、政、學4方委員代表組成,每年第3季召開會議,審議會的議決採共識決為原則,如無法達成共識,再以多數決作成決議,並明定最低工資的核定公告實施程序。

截圖_2023-09-21_16_48_03
由勞動部組成最低工資審議會,每年第3季召開會議,審議會的議決採共識決為原則|Photo Credit: 勞動部

草案明定,中央主管機關應於最低工資審議通過的次日起10天內,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公告實施。若行政院不予核定者,應於收到不予核定函日起30天內,再召開審議會進行審議重新報請行政院核定。

截圖_2023-09-21_16_52_11
最低工資法草案決議流程圖|Photo Credit: 勞動部

勞動部次長陳明仁出席行政院會後記者會時表示,現行基本工資制度僅在辦法之中,沒有詳細規定也不是法律位階,因此提出最低工資法草案,未來相信最低工資在勞、資、政、學共同審議下,行政院應該會尊重共識,但也不能排除遇到特定經濟狀況,行政院會希望重新討論調整幅度,皆會審慎處理。

行政院將設立11人研究小組,一年2份報告追蹤就業狀況與調站建議

行政院今天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未來將設11人研究小組,每年4月及審議會前30天須提研究報告及調整建議,其中含2名外聘學者,盼讓報告內容更客觀。

為保障勞工基本薪資,行政院會今天正式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納入應參採指標,同時設立研究小組,明定勞雇雙方議定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違者最高開罰新台幣150萬元。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指出,最低工資法草案明定要設立研究小組,屆時1年必須提出兩份報告,1份為每年4月提出當年度1至3月最低工資調升後對經濟及就業狀況影響報告,另一份是審議大會前30日必須提出研究報告及調整建議,以利審議會議討論。

黃維琛也說,最低工資的研究小組包含專家學者6人,另外中央主管機關、國發會、經濟部、財政部及行政院主計總處各指派1人,共計11人,其中專家學者6人中,4人也為基本工資審議委員,並另聘2人外部學者專家,盼讓研究報告等內容更客觀。

勞動部過去審議基本工資,曾發生2次將方案送至行政院卻未核定的情況,為避免這類情況再度發生,勞動部原先送進行政院的最低工資法草案,在法條說明欄載明「若將第2次審議結果報行政院核定,行政院即應予核定,不得退回。」等字眼。

不過,依照行政院今天通過的草案版本,不得退回字眼已遭刪除,黃維琛指出,最低工資審議會議後決議必須報行政院核定,當初草案預告時會有一些擔心所以才列相關字眼,但近年審議機制運作的很好,之前擔心的事情應不太可能會發生。

黃維琛也提到,如果真的決議遭退回,行政院也會提供相關原因,審議會將會更審慎處理,相信第2次審議決議再送上去,行政院也會尊重。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王昱晴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