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EX風波爆發,香港建設虛擬資產中心有何影響?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香港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綠石交易所(JPEX)因有存戶無法「出金」提取存款,引發證券監管部門與警察聯合調查。香港執法部門表示,這宗「串謀詐騙」案件有超過2000人報警聲稱受害,涉及金額13億港元(1.66億美元)。目前已被拘捕的11名犯罪嫌疑人中不乏網絡紅人(KOL)。數字經濟評論人士指出,執法部門現有搜查手段恐難以阻止不法虛擬金融平台運作,既有法律法規也難以保障儲戶免受損失。
香港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綠石交易所(JPEX)因有存戶無法「出金」提取存款,引發證券監管部門與警察聯合調查,且有波及台灣之勢,引起廣泛議論。
香港執法部門表示,這宗「串謀詐騙」案件有超過2000人報警聲稱受害,涉及金額13億港元(1.66億美元;11.93億元人民幣;53.15億元新台幣)。目前已被拘捕的11名犯罪嫌疑人中不乏網絡紅人(KOL)。一名替該交易所代言的台灣網紅表示願意配合調查。
證券監管部門公開表明JPEX並無牌照,但JPEX反指香港特區政府有關部門「誹謗」,並宣稱將「堅定不移地繼續營運」。
數字經濟評論人士對《BBC中文》指出,執法部門現有搜查手段恐難以阻止不法虛擬金融平台運作,既有法律法規也難以保障儲戶免受損失。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說:「究竟它們是在哪裏運營當中呢?因為那些基本上是個網站平台,有時候是很難依靠政府當局搜查等來制止它們的運作。互聯網世界始終是有點不一樣。」
JPEX案旋即被一些香港媒體稱為「史上最大金融詐騙案」,但若將其他集資詐騙也計算在內的話,則要算1980年代,橫跨香港與馬來西亞等地的佳寧集團貪污腐敗及詐騙案。香港廉政公署耗時17年調查該案,涉案金額達66億港元。

Getty Images
JPEX事件如何爆發?警方與平台都怎麼說?
JPEX在其網站介紹,該公司成立於2020年,自稱是「面向全球的數字資產加密交易平台」,並宣稱已取得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相關金融證照。網站稱其「營運總部」設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最大城市迪拜(Dubai,又譯杜拜),又稱要在澳大利亞悉尼設立「研發總部」。
JPEX在香港大量投放實體廣告,包括辦公樓與購物中心外牆、巴士車身、港鐵公司(MTR)車站等。一些戶外大型廣告上更大字標示該公司為「日本加密貨幣交易所」。
演藝圈與網絡紅人也是JPEX的重要宣傳渠道。香港演員張智霖曾為JPEX拍攝電視廣告,有份宣傳的網紅則以曾是執業大律師與保險經紀的林作,以及網絡視頻製作者陳怡(本名陳穎怡)最為人所知。
2022年3月,JPEX宣佈擬推出聯營信用卡,不久國際信用卡公司Visa公開否認與JPEX有任何合作。
2022年7月,負責金融執法工作的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將JPEX兩家關聯公司列入「無牌公司及可疑網站名單」,但並未採取進一步行動。同年11月,世界數位資產行業巨頭FTX公司申請破產,敲響全球加密貨幣行業警鐘。
12月,香港立法會通過《2022 年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修訂)條例》,定於2023年6月1日起實施「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發牌制度」,由證監會負責執行。新法律規定,在6月1日前已在香港運營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可在法律實施首年內「不違反期」內繼續運營,但必須申領證監會的執照,方可在「不違反期」結束後合法運營。
在同一部法律下,任何人犯下涉及虛擬資產投資的欺詐罪行,經法庭定罪,最高可被判監七年,罰款100萬港元。
5月26日,新監管制度即將生效之際,JPEX在香港發動一輪街頭宣傳活動,期間開始使用「綠石交易所」中文名稱。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7月初,知名社交平台香港連登討論區(LIHKG)有網民宣稱,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JPEX用戶試圖「出金」不果,被邀請到香港辦理,入境後遭伏擊。香港警方隨後證實就此事通緝四人。JPEX崩盤傳言開始擴散。
在近乎同一時間,林作在社交媒體上宣稱已「申請成為JPEX合伙人」,並在7月底舉辦公開講座。《明報》報道,林作在活動上推薦了JPEX與一些虛擬加密貨幣。8月,證監會不點名警告公眾有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經營手法不當。
9月13日,證監會點名警告JPEX以及「向香港公眾積極推廣JPEX的人士和找換店」涉及至少六項可疑經營手法。翌日,JPEX宣稱因應證監會聲明而須調整業務,決定上調提幣手續費,一些用戶繼而在網上張貼交易畫面,稱每次提款額度被限制在1000 USDT,須支付999 USDT手續費,即提取金額近乎被手續費全數抵消。
USDT即「美元泰達幣」,又稱「美元穩定幣」。有別於尋求去中央化的虛擬貨幣,「穩定幣」是一種與法定貨幣掛鉤的加密貨幣。其中,USDT與美元幾乎等值。
《 #JPEX 》
— Steward (@ZStewardZ) September 14, 2023
我原本以為這是梗圖啊😂
大家自己注意風險啊$tip pic.twitter.com/RmvRoMbhrv
兩天後,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實際上的央行——公開呼籲民眾「小心聲稱為『銀行』或聲稱其產品為『存款』的虛擬資產機構」。證監會此時宣佈,JPEX事件可能涉及詐騙,已轉介警察跟進。9月17日,JPEX聲稱遭第三方鎖定資金,宣佈自18日凌晨「下架理財頁面的所有交易」。
9月18日,香港警察商業罪案調查科採取行動,拘捕八人,其中包括林作和陳怡,又搜查了多家「加密貨幣找換店」。出身自警察系統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對媒體記者說:「這次事件反映出有欺詐成分,所以警方立即採取行動,以涉嫌欺詐拘捕了有關人士。」
警察商罪科與證監會19日聯合召開記者會。證監會代表稱曾發出21封警告信,要求受函者停止宣傳JPEX,而這包括了首八名被捕人士,又稱在13日發警告聲明前,JPEX從未與證監會有任何聯絡;警察代表稱有涉案人員標榜「天天賺錢」,以分享展示名車、奢飾品招徠,而JPEX本身發行的一款虛擬貨幣JPC只能在其平台交易,「根本不值錢」。

AFP

China News Service
Tags:
【一圖看懂】能源轉型新趨勢?零碳排的潔淨能源—氫能的三大優勢一次看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同步全球落實「2050淨零轉型」,台灣正在積極尋找各種能源轉型路徑。氫能為當前能源轉型的重要課題之一,本篇將帶您一次看懂零碳排的潔淨能源—氫能的三大優勢。
為同步全球落實「2050淨零轉型」,台灣正在積極尋找各種能源轉型路徑。氫能為當前能源轉型的重要課題之一,目前全球有超過30個國家或地區,明確制定氫能戰略藍圖,如韓國就在2019年推出氫能經濟發展路徑圖,德國則計畫投入70億歐元,將氫能視為能源發展必備的生力軍,為全球重點發展的能源課題之一。

優勢 1:終極潔淨能源
由於氫氣的使用過程,不會產生溫室氣體和其他汙染物質,燃燒後只會產生水,不會排放二氧化碳,而且能源轉換效率比化石燃料高,因而在「氫氣本身來源無溫室氣體排放」下可被視為終極潔淨能源。
因此,氫能成為綠色能源未來的重要一環,為我們走向低碳社會提供了關鍵的解決方案。透過氫能的應用,我們不僅能夠實現能源轉型,還能同時保護環境、減緩氣候變遷,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希望。
優勢 2:儲能能力高
氫能具有高能量密度,可以有效儲存和運輸能源,意味著氫能更適合用於高能量需求的應用,能夠遠距離運輸也是一大特點,可靈活應用於不同領域,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有利於供應能源至偏遠地區。
氫能在能量的儲存方面,可以採用氫氣、氨或合成燃料等方式,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多樣化的型態使得氫能技術在面對不同能源需求和地區性挑戰時有出色的表現,是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利器。
優勢 3:再生能源界的百變怪
相較於太陽能、風能主要使用於電力;氫能可以應用於多個領域,包括交通、工業、電力生產和暖氣等,並且可以用於不同技術,如燃料電池和去碳燃氫。
- 氫燃料電池:將氫氣轉化為電力和熱能的裝置,當氫氣進入氫燃料電池時,它與氧氣(通常來自空氣)在電化學反應中結合,產生電力、熱能和水蒸氣。除了廣泛應用於交通領域,如氫燃料電池汽車,它們以氫氣為燃料並產生電力,以驅動電動馬達。同時也用於電力生產、能源儲存和其他應用 。
- 混氫燃料:在天然氣中混入部分比例的氫氣,並作為燃料使用,目前鋼鐵業、燃氣電廠等工業使用皆引進混氫燃燒技術,台電曾指出「在每年以混氫5%運轉7000小時情況下,可減少7,13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每發電一小時可減碳一公噸。」此技術為「去碳之前先減碳」的階段性任務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為落實永續發展的目標,維護環境、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成為必不可少的任務,氫能的發展便是因應這樣的使命而生。氫能作為化石燃料替代能源之一,除了能有效減少對其的過度依賴,燃燒後僅產生水的特性,也大大的減少了對環境的負擔。
現今,氫能的建設乃至於再生能源的轉型都成為全球趨之若鶩的浪潮。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