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中國經濟下行怎麼救?內部爭論結構性改革或加大投資;網傳「一攬子化債方案」貴州、天津分配最多

中國經濟下行怎麼救?內部爭論結構性改革或加大投資;網傳「一攬子化債方案」貴州、天津分配最多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開會議提出,要有效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陸媒《財新周刊》8月率先披露,中國計畫允許地方政府發行1.5兆元特殊再融資債券,以幫助包括天津、貴州、雲南、陝西和重慶等12個償債壓力較大的省份和地區償還債務。

中國經濟下行怎麼救?內部爭論結構性改革或加大投資

(中央社)《路透社》報導,中國經濟陷入困境引發政府顧問罕見出現兩極化意見,一派提倡結構性改革,另一派要求政府加大開支來刺激經濟。有分析指出,中國更依賴政策刺激,而不是更艱難的結構性改革。

《路透社》21日報導指出,中國政府最近幾個月推出的零碎救經濟措施,引起外界關注其經濟領導層正面臨應該優先推出短期措施還是進行改革的艱難決定。

中國政府內部的經濟顧問也有兩派意見,雖然他們不會行使直接權力,但可影響政策制定。

提倡加大開支來刺激經濟的一方認為,中國政府現在的債務水準低,可以與地方政府承擔開支,支持基建及加速其它經濟活動。

報導引述一名要求匿名的顧問表示,中國需要加大財政刺激措施,政府的財政狀況良好,有空間可以加大開支。

目前中國中央政府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1%,遠低於地方政府的76%,包括隱性債務。

但支持結構性改革的一方認為,幾十年來幫助推動經濟成長的刺激方案已走到盡頭,現在需要進行更大膽的經濟結構性改革。

支持改革的陣營中,有顧問認為在有跡象顯示中國加強控制經濟之際,應重啟陷入僵局的市場改革。改革包括放寬戶籍制度來刺激消費,及以犧牲國企巨頭為代價,來消除民營企業進入市場的障礙。

支持改革的顧問也認為,如果沒有政治決心推動改革,中國將難以持續恢復民企的信心,也難以持續提振經濟。

據報導,兩派的顧問都認為,政府應在預計於今(2023)年12月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緊急處理他們的提議。

除了中國政府經濟顧問,外部的經濟學家對推行改革抑或加大投資來救經濟,都有不同意見。

中國知名經濟學家余永定向《路透社》表示,中國需要更強的刺激經濟措施、一個總體規劃,及一攬子宏觀經濟政策。

他主張,中國應發行更多政府債券來投資基建,包括公共設施如醫院及老人住房。中國不應該擔心債務占GDP的比重,以及政府債券占GDP的比重。

余永定並指出,在美元與人民幣息差擴大可能會引發資本外逃及人民幣貶值下,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寬鬆政策受到限制。

不過,《路透社》引述中國人民銀行顧問劉世錦最近在一個論壇表示,如果繼續集中於利用宏觀經濟政策來穩增長,副作用會愈來愈多,更重要的是,會錯失進行結構性改革的機會。

他認為,不是只有宏觀經濟措施才會於短期內產生效果,具有擴張效應的結構性改革也可以產生立即效果。

報導引述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蘇博文(Rob Subbaraman)指出,短期刺激經濟措施可以提振經濟,但會令結構性扭曲情況加劇;另一方面,結構性改革會帶來陣痛,需要較長時間提振經濟,但長遠經濟可以持續增長。

「中國兩者都需要,而現在的情況從歷史上看,中國更依賴政策刺激,而不是更艱難的結構性改革」,他說。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易憲容表示,中國經濟一定要回到前領導人鄧小平所設的基礎上,否則外資會沒有信心,經濟也不會好。當民營企業失去信心,經濟也難以復甦。

中國化地方債借新還舊,網傳6.6兆分配額度貴州、天津最多

中國即將推出「一攬子化債方案」,允許地方政府發行人民幣1.5兆元(約新台幣6.6兆元)特殊再融資債券,以幫助12個壓力較大的省市償還債務。近日網傳1.5兆地方分配額度,貴州、天津最多。

3年疫情折騰下,中國地方政府收入銳減,防疫開支大增,多地債務爆表無力償還。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開會議提出,要有效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

陸媒《財新周刊》8月率先披露,中國計畫允許地方政府發行1.5兆元特殊再融資債券,以幫助包括天津、貴州、雲南、陝西和重慶等12個償債壓力較大的省份和地區償還債務。

報導指出,中國央行或將設立應急流動性金融工具(SPV),由主要銀行參與,透過這一工具給地方城投提供流動性,利率較低,期限較長。

所謂特殊再融資債券,主要是用於地方政府償還債務,尤其是隱性債務。說白了就是中央給地方新的借貸額度,「借新錢還舊錢」。

中國經營報也指出,多地政府已上報「建制縣隱性債務風險化解試點方案」。另一方面,目前監管部門已初步批復方案及額度,特殊再融資債券或在下半年重啟發行,額度約1.5兆元。

中國國務院8月28日提出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表示今年新增專項債券力爭在9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外界預估,特殊再融資債券或將在9月發行。

中國社群平台近日熱傳「1.5萬億一攬子化債計劃各省額度」,披露12個困難省市的分配額度。

截圖顯示,天津市1500億元基本確定,近兩天在傳1700億元,尚待斟酌;貴州原計劃是1300億元,但在爭取1700億元,據傳最終定在1680億元。

其次,陝西省傳出保底1000億元,湖南省也是1000億元;重慶市保底600億元,最多可能1000億元;吉林650億元左右;湖北分到600億元;廣西500億元左右;河南300億元;甘肅據傳50億元。最後一個名額在山東省和江蘇省鎮江市之間決定。

截圖顯示,雲南原本計劃是900億元,其中省會昆明獲得400億元,但9月上旬,中國財政部新增2023年雲南政府債務限額1182億元,並提出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後,特殊再融資債額度可能會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