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員工作超危險,勞權保障卻比一般勞工還差?政府責任比企業老闆還少?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10年已有43名消防員殉職,消防員工作危險性高,卻不能像教師一樣依《工會法》組工會,等於被剝奪與行政機關對等協商的權利。消防員也不適用《職業安全衛生法》,所有健康防護、安全危害,只能依《公務人員安全及衛生防護辦法》,由缺乏勞動或職安專業的「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認定,任何傷亡都不算職災,雇主(政府機關)沒有責任。
屏東科技園區的明揚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廠區,昨晚(22日)發生火警及爆炸,造成上百人輕重傷、6人死亡,包括4名殉職消防員。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協會(消促會)與多個勞團今於總統府前開記者會,幾位消防員情緒激動、幾近哽咽。因爲近10年已有43名消防員殉職,全國1.6萬名消防員卻持續涉險,沒有《工會法》、《職業安全衛生法》的保障,地方防災人力的匱乏和過勞也不見改善。
10年43人殉職換改革,是撕心裂肺的痛
「我們不要靠殉職換改革!這是撕心裂肺的痛!」消促會秘書長陳彥凱表示,消促會成立10年,許多改革都是靠殉職同仁的命換來的,例如2014年高雄氣爆6人殉職,政府開始發配5用氣體偵測儀,2015年新屋大火再6人殉職,熱像儀才普及發放。
令人痛心的是,改革速度似乎趕不上消防員殉職和離職的速度。陳彥凱說,還有更多匯集社會各界智慧提出的可行方案,至今還停留在質詢和記者會,「全體出入平安」仍然是遙不可及的盼望,因為消防員至今不能透過組工會爭取權益,也不被納入《職安法》。
不讓消防員組工會,就是剝奪與行政機關對等協商的權利
消促會顧問朱智宇表示,不讓消防員組工會,等於剝奪消防員與行政機關對等協商的權利。政府一直用「消防員是公務人員,有公務人員保障法」這一點來阻擋消防員組工會,根本說不通,因為《工會法》第4條就明定「教師得依本法組織及加入工會。」消防員與教師一樣,公職和非公職都有,機場和某些科技廠、石化廠都有非公職消防員,只要《工會法》第4條修法就能納入消防員,身份別根本不是問題。
公務人員只有殉職、沒有職災,雇主無罰則、無責任
至於消防員的職業安全保障,目前僅適用《公務人員安全及衛生防護辦法》,不適用《職安法》。朱智宇表示,這兩套法的內容高度雷同,最大差別在於《職安法》對勞工的雇主有罰則,但《公務人員安全及衛生防護辦法》對於公務人員的雇主,也就是公務機關,卻沒有罰則。
朱智宇說,如果消防員能納入《職安法》,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會定期訂定指引,提供建議和對策給執行機關和雇主參考,幫助職場安全得以根據科學實證與時俱進。現在消防員完全被排除在《職安法》之外,要依照《公務人員安全及衛生防護辦法》,將自己的健康防護、安全危害,交由「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來認定,但保訓委員的背景都是人事行政、公共行政,完全沒有勞動或職安的專業概念。
「公務人員被這樣刻意區別開來,等於是整個國家機關都沒有職災概念。」朱智宇說,一般勞工可以被認定「職災」,獲得補償或給付,等於承認不幸事件是職業造成的;反觀公務人員過勞死或殉職,獲得的是撫卹或慰問,不幸事件叫做「因公殉職」,沒有所謂職災,雇主也沒有責任。
警察為消防抱不平:官僚殺人,憑什麼哀悼?
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常務理事蕭仁豪表示,警消一起爭取組工會這麼多年,每次看到又有同仁殉職,媒體報導政府官員哀悼祈福,他就忍不住想「殺人兇手憑什麼為死者哀悼祈福?你們事情做好了嗎?」他提醒,上至府院,下至地方,每個層級的管理者都有責任要保障基層的雇員,但過去10多年來,警消提出非常多建設性的方案和意見,行政機關都置之不理。
工殤協會專員劉念雲指出,總統蔡英文的競選承諾有6大勞工政策就包括「鼓勵組工會」,但面對警消組工會,蔡英文都不敢正面回應。
「政府只會在選前說勞工是他的最愛,到了選後,財團才是他心中最愛。」桃園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朱梅雪也說,違法雇主一再把自己的成本外部化,讓員工和消防員用生命來扛,卻只見執政黨和三名總統候選人忙於選舉,毫不重視勞動條件惡化、百姓生命安全受威脅的事實,根本是「別人的孩子死不完。」
延伸閱讀
- 屏東工廠爆炸大火4勇消殉職、103人輕重傷、6員工失聯,倖存消防員:一踏進去就爆炸,入口秒崩全堵死
- 台灣新屋大火6消防員殉職檢討聲未歇 桃園工廠火災再釀5死2傷
- 不能遺忘的新聞:6名消防員在敬鵬大火「送死」之後
- 「我們不想當英雄⋯⋯」火災逐年減少 消防員殉職率竟年年高升
- 消防隊員子女的告白:《火神的眼淚》寫實有其必要性,我以爸爸為榮
- 消防員工時新制上路後5大問題:盼《勤休要點》法制化,讓「加班不再換嘉獎」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屏東明揚大火”的相關議題
- 2023-09-24 屏東工廠爆炸,鄭錫潛等明揚高層道歉:成立信託基金協助傷亡家屬,額度3億或5億都沒問題
- 2023-09-24 屏東明揚國際大火累計9人死亡,剩最後1失聯,小隊長甦醒後還原現場:撤退途中爆炸
- 2023-09-23 消防員工作超危險,勞權保障卻比一般勞工還差?政府責任比企業老闆還少?
- 2023-09-23 屏東工廠大火:廠商未給正確資訊「還沒射水就爆炸」,明揚遭起底「血汗工廠」勞動部一週內完成勞檢
- 2023-09-23 何謂閃燃(Flashover)?為何對消防員來說威脅極大?
最新發展:
-
明揚大火4勇消公奠:總統蔡英文頒發褒揚令、屏東縣消防局長許美雪請辭獲准 1月前
-
屏東明揚工廠大火再傳憾事,中央和地方何不參考新北市建立「化學災害防救資訊平台」? 2月前
-
消防員拿命去拚要求職安保障合情合理,但訴求組工會則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2月前
-
消防員要工會,行政院給協會:消防員批府院「以戒嚴威權心態決定公務員的命」 2月前
-
消防員組工會就能避免殉職嗎?地位與籌碼對等,才能開啟真實的協商與談判 2月前
-
消防員訴求組工會,民眾黨團研議準用職業安全衛生法,行政院擬1個月內提修法強化結社權 2月前
-
明揚大火燒出3不管地帶:專家分析4部會疏於防範、廠商連串失誤,「非毒化災」炸向消防員和廠工 2月前
-
屏東明揚國際大火累計9人死亡,剩最後1失聯,小隊長甦醒後還原現場:撤退途中爆炸 2月前
Tags:
能源轉型看數字說話!臺灣成為拚進亞洲第二的淨零優等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實踐能源轉型,近年來我國再生能源的設置量已大幅成長,不僅光電和風電合計裝置容量已是2016年的7倍,今(2023)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更可望達到一成;綠電增加,能源效率亦逐年提升,能效評分已躍升亞洲第二;透過綠能優先、燃氣搭配,同時大減舊型亞臨界燃煤機組使用,空氣品質更是持續改善。為了更好的未來,臺灣將持續加緊轉型腳步,實現2050淨零願景。
再生能源成長幅度優於全球平均
依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所發布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統計,近5年(2018-2022年,以2017年為基期)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年複合成長率為9.1%;同期臺灣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1.9%,表現優於全球平均。
2023年9月我國風電與光電裝置容量達14.137GW,為2016年之7.33倍;尤其離岸風電更是在政府與民間協力下,從無到有開始建立產業鏈,累積至2023年11月已有281座離岸風機屹立於海上,裝置容量突破2GW。
風光加速布局
2022年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發電量達142.2億度,為2016年的5.5倍,及時提供了產業界最需要的綠電,支持供應鏈的綠色與低碳轉型。

國際能效評分躍升亞洲第二
能源密集度即生產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反映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標,根據能源署統計資料,近10年來臺灣能源密集度年均改善2.9%;根據美國能源經濟學會(ACEEE)最新(2022)發表之「國際能源效率評分卡」(Inter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Scorecard),臺灣能源效率從13名(2016)進步到世界第8(2022);亞洲僅次於日本。在整體政策(national effort)、建築、工業、運輸等四個面向的評分中,整體政策得分最高,名列全球第5;顯示臺灣能源效率持續提升,是產業與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空汙減排有感
透過發電結構調整、機組汰舊換新、空污改善措施,台電公司火力電廠整體空污排放量已從2016年約10.7萬公噸,降至2022年約4.2萬公噸,減少61%。近年來台電持續落實增氣減煤,不僅有助於提升發電效率,空氣品質也不斷改善,顯示能源轉型過程兼顧環境永續。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不僅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再生能源也穩健成長,持續提升我國能源自主與改善環境品質,帶動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為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將持續深耕再生能源發展路徑,重點放在極大化發展光電場域、離岸風力及前瞻能源等綠電領域,搭配儲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回應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發電特性,能源供應更穩定。同時,亦積極推動強化電網韌性的措施,透過多方努力,將如期如質達成政策目標,逐步實現能源轉型,為臺灣打造更加永續、綠色的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