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他們在大馬高喊「親愛精誠」?首位來台灣的馬來西亞僑生,其實是政大校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年是馬來西亞政大校友會成立50年,而70年前第一位來台求學的馬來西亞僑生,就是政大校友,如今馬來西亞政大校友超過5000人,馬來西亞是政大在全球最多校友的國家之一。明年是政大在台復校70年,而政大復校的歷程與僑教的發展密不可分。
「親愛精誠,政好有你」,這八個字是在馬來西亞雲頂半山的一場宴會中的重要標語,而這一場宴會,正是雲集了來自全球各地的國立政治大學校友的「第十二屆政大世界校友嘉年華會」。
2023年9月19日,馬來西亞政大校友會舉辦了「第十二屆政大世界校友嘉年華會」,除了政大校長李蔡彥、政大前校長鄭丁旺、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政大新聞系校友)從台北過來之外,遠道而來的,還有各國政大校友會代表。
這場嘉年華會,除了晚宴活動之外,在白天的行程中還有校友「與校長有約」座談會,以及「政大世界校友論壇」,而該論壇的目的,是為了決定下一屆的政大世界校友嘉年華會在哪裡舉行。根據最終的結果,下一屆嘉年華會四年後將在台北舉行,而2027年正是政大創校100週年,明年則是政大在台復校70週年。
為什麼會有政大世界校友嘉年華會?又為什麼會在馬來西亞舉行?本文將介紹,這70年來,馬來西亞僑生與政大(甚至與全台)的關係。
僑教與美援
2023年是相當特別的一年,往回看半世紀前的1973年,馬來西亞旅台同學會在這一年成立,同年,從台灣畢業學成歸國的政大校友,在馬來西亞成立了政大校友會;再往回20年,第一位馬來西亞華人在1953年來台求學。也就是說,2023年是馬來西亞華人來台求學的第70年,而且首位馬來西亞僑生就是政大校友。
時間回到1949年,國民黨政府戰敗來台後,儘管當時財政資源拮据,但仍維持原來在大陸時期所推行的僑教政策,如1951年推出「華僑學生申請保送來台升學辦法」,該辦法七年後被「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取代。然而,僑教之所以能奠定基礎並延續至今,關鍵在於1954年獲得了美援的支持。
1953年,時任美國副總統尼克森(Richard Milhous Nixon,1913-1994)在結束東南亞訪問的行程後到訪台灣。尼克森在東海大學的動土典禮演講時指出,他發現許多東南亞華僑受到共產主義的薰染而到中國求學,他建議國民黨當局應招收更多僑生來台,以免東南亞被赤化。最終尼克森返回美國後,也成功爭取到給僑教的美援經費。
1954年起,在美援的挹注下,國民黨政府獲得美援蓋校舍、提供獎助學金津貼供僑生來台等方式發展僑教。起初台灣各大學基於資源有限而不積極招收僑生,後來為爭取更多美援以獲得發展校務的預算,才開始廣納僑生,如1953年全台僑生人數約427人,隔年僑生人數躍升至1058人,此後一直到美援完全停止的1965年,每年赴台升學的僑生人數都穩定地維持在一兩千人左右。
當時美援被運用於僑教的方式是,每招收一名僑生,就補助大學新台幣1萬元,意即大學的僑生人數收越多,爭取到的經費就更多,如最熱門的台大就收了相當多的僑生,因此蓋了僑生宿舍、體育館(舊)、僑光堂(現名為鹿鳴堂)等建築物,還有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中興大學也是受惠方,如政大的四維堂、體育館(舊)就是美援的產物。
儘管如今馬來西亞的校友會代表經常強調感謝中華民國僑教政策的栽培,但實際上美國的援助也是功不可沒,若無美援的基礎,就無今日眾多的僑生校友,國立大學也無今日的規模了。
第一位馬來西亞僑生
今年在馬來西亞雲頂高原舉行的政大世界校友嘉年華會晚宴中,馬來西亞政大校友會會長黃裕源致辭時說,70年前第一位來台的馬來西亞僑生,就是畢業於政大新聞系的楊來添。
根據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簡稱留台聯總)於2020年出版的口述歷史集《篳路藍縷:留臺人口述歷史回憶錄(1950-1985)》,楊來添是來自英屬殖民地北婆羅洲沙巴亞庇的華人。根據《篳路藍縷》,楊來添先是在家鄉唸國中,1953來隻身搭飛機到香港,再搭船來台就讀台北建國中學,三年後以第一志願考進政大新聞系。
1960年政大新聞系畢業後,楊來添赴美國夏威夷大學念政治學碩士。1965年楊來添與數名留台校友成立沙巴留台同學會,是馬來西亞最早成立的留台校友會之一(砂拉越州留台同學會1964年成立)。自從台大、成大、政大、師大等校際性的留台校友會在70年代陸續成立後,全國性的馬來西亞留台聯總才在1974年成立。根據馬來西亞政大校友會提供的資訊,第一位來台求學的馬來西亞僑生楊來添學長仍健在,由於年事已高,且仍居住在家鄉沙巴,因此不便來這場在西馬舉行的盛宴。
編按:馬來半島的馬來亞在1957年8月31日脫離英國殖民獨立,1963年9月16如與新加坡、婆羅洲的沙巴、砂拉越組成馬來西亞聯邦。新加坡在1965年8月9日退出馬來西亞。
至於至今已舉辦12屆的政大世界校友嘉年華會,這活動的首創者,就是馬來西亞政大校友會前會長黃松青,為了讓各國校友齊聚一堂而在1998年首辦。
成立於1973年的馬來西亞政大校友會是具有相當規模與歷史的校友會之一。現任黃裕源會長在19日的晚宴致辭時提到,目前當地加入政大校友會的人數有900多人,而70年來畢業的馬來西亞政大校友大約有5000名,意味著還有四千多名校友未成為會員,他希望有更多校友能成為會員,持續壯大校友會以發揮更大的力量。
知名的馬來西亞政大校友
也是政大校友的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葉非比,在政大世界校友嘉年華會的致辭提到,2022年在台灣的馬來西亞留學生人數達1萬2000餘人,而歷年來畢業的馬來西亞留台校友已超過10萬人,並在各領域發光發熱。
馬來西亞留台聯總陳榮洲總會長就形容,政大為馬來西亞培育了最多的政治人才,如兩位黨籍馬華公會前國會議員鄧玉桓和周美芬,以及現任行動黨國會議員黃書琪。
除了政界,其它領域也能見到各領域傑出的馬來西亞政大校友身影,值得一提的是,以下幾位校友都畢業於政大新聞系,如音樂界知名作詞人彭學斌,出版界的早安財經出版社出版人沈雲驄,教育界有馬來西亞波德申中華中學校長張永慶,至於媒體界,自然更是政大新聞系校友的大本營,如《時報周刊》前攝影總編胡福財、《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鄭丁賢、八度空間新聞主播陳嘉榮、知名政治評論及影評人郭朝河,還有畢業於政大廣電系的大馬ASTRO電視台主持人莊文傑。
最後,儘管近年馬來西亞學生赴台人數驟減,人數最高峰從106學年的17,419人,降至111學年的12,378人,但就讀政大的馬來西亞學生人數是不減反增的,從102學年的202人,成長至111學年的352人。由此可見,政大依然是眾多馬來西亞學子優先考量的學府,未來更多台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故事,仍會有馬來西亞政大校友參與其中。

延伸閱讀:
- 從爭取反共到輸出流行文化,為何有眾多馬來西亞學生來台就讀新聞傳播科系?
- 人數曾是台灣留學生來源國第一,回首大馬「僑生」來台歷史的前世今生
- 大馬僑生之死:60年前政大與僑委會拒透露葬身之地,50年後他決定尋找二哥死亡的真相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吳象元
Tags:
這樣用手機才安全!五個你一定要知道的「行動資安防護秘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代人出門可能會忘了帶錢包、忘了帶鑰匙,但絕對不會忘記帶的肯定就是「智慧型手機」,畢竟生活中的資訊取得、溝通聯繫甚至是金融交易…等必要功能都靠手機完全包辦,甚至我們重要的個人隱私也都保存其中-小至通訊錄、行事曆、電子郵件到大量的照片、影片,甚至是各類應用服務的帳號密碼,也正因如此,手機成為近幾年資安威脅的主要目標。
雖說智慧型手機的資安風險愈來愈高,但絕大多數使用者似乎都沒有意識到手機資安防護的重要性,不過近幾年有愈來愈多牽涉手機平台的資安案例出現在新聞上,也讓大家慢慢開始重視到「行動資安防護」的重要性。
對於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來說,建立起正確的資安防護概念是非常必要的,若是忽視了主動防護的意識,下一個新聞上的受害者可能就是你!在接下來的文章中,也要為大家帶來五個你一定要知道的行動資安防護秘技,有看有保庇哦!
秘技之一:來路不明的 Wi-Fi 、網站不要連
大部分的手機都會搭配 4G 或 5G 行動網路,但不見得每一個人都會用吃到飽的資費,因此若是在家中或公司之外的公共場合,多半會尋找可免費使用的 Wi-Fi 網路,不過這些 Wi-Fi 若是由公共設施如機場、政府機關、學校或是店家所提供,相對較無資安疑慮,但若是未知來源且沒有加密鎖定的 Wi-Fi 訊號,就需要格外留意,可能會有傳輸資料遭受側錄,或是被路由器導引至帶有惡意程式或騙取個資的網頁。

除了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手機若有針對這些資安隱患有所防護,對於使用者來說也有額外的保障,像是三星的 Galaxy 系列手機,就加入了 Knox Vault 主動防護機制,且不僅止於系統面的安全性,更將關鍵的硬體元件也列入防護的一環,在手機開機後便能完整監控系統核心,確保沒有受到外來惡意程式的竄改,帶來即時保護且從不間斷!

秘技之二:密碼設定有一套,生物辨識更可靠
對於手機使用者來說,資安防護的第一線就是「密碼鎖定」,除了各類型的應用程式服務,手機的螢幕鎖定也是必要一環,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切莫不要因為方便記憶,就使用組合簡單、容易被破解的密碼組合,像是單純用生日、英文名字…等較容易被猜中的組合,也要避免所有的網路服務都使用同一組密碼。
當然,以手機鎖定來說,比較好的方式就是使用「生物辨識」,像是 iPhone 的臉部辨識 Touch ID,或是一般手機常見的指紋辨識等,更能兼顧使用便利與安全性。

針對重要的密碼與生物辨識資料,三星的 Knox Vault 也考量到儲存與傳輸過程的安全,手機中除了有安全處理器為相關資料的傳輸加密,內部的安全記憶體更讓密碼與生物辨識特徵資訊妥善保存,不會隨意外洩或被破解。

秘技之三:真正隱私的資料避免長期存於手機
過去經常看到有使用者因為維修電腦、手機時發生隱私資料遭到外流的情況,尤其是一些私密的照片、影片,都有可能在手機送修甚至遺失時,遭到有心人士破解盜取資料,而這些狀況一般來說很難避免,也因此會建議大家,如果是真的不能曝光的內容,建議不要選擇長時間保存於手機之中,而是選擇不易外流的儲存方式,例如:隨身碟、外接硬碟。

當然,如果手機中真的有重要的隱私資料需要保存,三星 Galaxy 手機內建的「安全資料夾」會是相當可靠的選擇,除了同樣採用三星 Knox Vault 技術防護,更是手機原有系統中的一個獨立區塊,也能夠透過應用市集安裝程式,而且能與手機原本的程式相互區隔,使用上更為彈性。

秘技之四:非官方來源應用不亂裝,權限允許要看清
智慧型手機之所以功能強大,主要在於和電腦一樣能夠透過各類型應用程式的安裝來擴充更多功能,雖然應用程式造就了手機的便利性,但使用者可能會因為忽視應用程式的取得來源,而不小心「引狼入室」。
對於蘋果用戶來說,除非進行系統越獄才能使用非 App Store 來源的應用程式,因此相對接觸到有問題 App 的機率較低,但 Andriod 平台是可以透過 APK 方式來安裝應用,且除了 Google Play 之外,也有不少第三方的應用商店,甚至是直接從應用官網下載的使用形式,因此對於可能暗藏惡意程式的 App 較難防範。

當然,即使是官方來源的應用程式,也需要格外注意這些程式對於系統權限存取的要求是否合理,當應用程式會索取本身功能以外的系統權限時,就需要特別留意,像是明明是相機應用,卻索要聯絡人、撥打電話、發送簡訊的權限,就明顯有問題 ,因此也提醒大家,在安裝 App 的同時,對於這些權限存取不可不慎。

除了注意應用程式的來源與安裝權限需求,對於三星 Galaxy 手機的用戶來說,也能好好活用「隱私權設定表」這樣的主控頁面全盤掌握所有應用程式的動態,快速找出哪一款 App 有異常行為,同時對於實體的定位與網路上的行為痕跡也能選擇關閉,讓你在現實生活或網路上的隱私都能受到保護。
秘技之五:可疑連結不亂點,就算是親友傳來也要先確認
一直以來,資安威脅的主要來源就是「釣魚連結」,且從過去常見的電子郵件、網站慢慢轉移至各類型的社交平台、即時通訊工具與手機簡訊,可說是最「與時俱進」的一種資安攻擊手法,若是一不注意點擊了這些連結,手機系統就可能遭到入侵,為駭客開了一道「後門」,隱私資料可能全都曝光。

當然,若是三星 Galaxy 手機的用戶,面對愈來愈泛濫的釣魚連結威脅,也能透過 Knox Vault 的即時防護功能為自己多增加一道保險,確保手機使用期間的安全,無需定期為手機重開機來避免作業系統受到入侵而被植入惡意程式,甚至手機關機時,硬體層面也有防止實體破壞、資料偵測的機制,讓手機內的隱私資料獲得完整保護。

結語
智慧型手機為人們帶來便利性,但卻也同時帶來資安方面的風險,在仰賴手機功能應用的同時,更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建立正確的資安防護意識,與其擔心自己是否會成為駭客鎖定的目標,不如提前建立好完整的防範機制。
但對於絕大多數沒有太多資安技術知識的使用者來說,主動做好資安防護絕非易事,相對的,選擇妥善考量資安防護技術的產品,或許會是更好的方式,而三星早在多年前就導入 Knox Vault 技術至行動平台,更逐步完善防護機制,相對的更能讓使用者在不需要額外進行功能設定的情況下,就享有完整防護機制,更能妥善守護用戶的隱私安全,也成為眾多手機品牌中最值得信賴的選擇。


本文章內容由「蘋果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