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歐洲陷入「生態焦慮」,連續野火、洪災產生絕望不安情緒越趨嚴重

歐洲陷入「生態焦慮」,連續野火、洪災產生絕望不安情緒越趨嚴重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值得注意的是,生態焦慮在那些更為關注環保議題的人群中更為普遍。症狀包括沮喪、無力、不知所措、絕望、無助。擁有生態焦慮的民眾經常會對地球現今的情況表現出強烈的內疚感,做為父母考慮到兒女的未來時,內疚感也可能加重。

文:黃皓筠

今(2023)年夏天,義大利處於極端熱浪、地獄般的野火,以及聖經裡傾盆大雨之中。「我個人患有生態焦慮症(eco-anxiety)」27歲的瓦薩佩納(Giorgia Vasaperna)7月在義大利的兒童電影節上說道。「我沒有未來,因為家的土地正在燃燒。」她懷疑把孩子帶到一個地獄般的世界是否理智,並提出質疑:你不擔心你的孩子、你的孫子嗎?

《紐約時報》稱,歐洲如今是一個陷入精神崩潰邊緣的大陸。

在希臘,失控了數週的大火被洪水淹沒,村莊成為一片汪洋、汽車遭流水沖走、街道上漂浮著屍導致人們的心靈受到衝擊。此外,炎炎夏日的熱浪揮之不去,義大利人疲憊不堪,也越來越擔心手球大小的冰雹會再次降臨。

一群葡萄牙年輕人則是被酷熱的氣溫和不斷蔓延的野火折磨後,向歐洲人權法院(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起訴歐洲各國因未能有效減低碳排放量,加劇氣候變遷,對其基本權利如生命權、家庭權等造成侵害。

每年夏天「只有更熱,沒有最熱」已成為常態,洪水、海平面上升隨之增加,生態焦慮的現象更是每況愈下。聯合國最近的報告顯示,世界在實現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Parris Agreement)中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遠遠落後,人們的不安情緒也越趨嚴重。

在這個不斷升溫的時代,我們正經歷著不斷突破歷史高溫的夏季和秋季,生態焦慮儼然成為一個崛起的術語,被用來描述環境問題對我們帶來的深遠影響。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