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柯文哲提「長照保險制」重出江湖,會不會重蹈健保總額的覆轍?

柯文哲提「長照保險制」重出江湖,會不會重蹈健保總額的覆轍?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舉行「長照不苦,我們一起顧」政策發布記者會,說明長照政策|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長照保險制」可能重出江湖了,這是八年前被爭論過的事。長照要稅制,還是保險制?成為當時兩大黨的政見焦點。長照,絕對不是只有巴氏量表開放與否的問題而已,它的人力資金缺口,比你想像中還多得多。

「長照保險制」可能重出江湖了,你準備好了嗎?

21日早上,聽完柯文哲總統參選人的長照政見記者會,台灣終於在人口快速高齡化,和巨量的長照需求下,這個主張再度重回戰場。

為何說這是再度被提出?因為這是八年前被爭論過的事。長照要稅制,還是保險制?成為當時兩大黨的政見焦點。

雖然執政黨主張稅制:菸捐、房地合一稅、遺贈稅。記得當初是基於健保爭議的前車之鑑,不想再碰健保「總額制」的經驗模式,箝制醫療人員勞動權益和壓制醫療支出的風險。

但是現在因為台灣與韓國一樣,比起其他也是超高齡的進步國家,我們不一樣在於,我們是「快速」老化。

瑞典是超過100年進入超高齡,我們是極短時間如面對海嘯一般,五個老人就有一個失能。

有機構個管師四個人每個人還要照顧200位病人,長照2.0對於各個長照機構的支援也很吃力,還想用健保體系內的「全責護理」掩蓋照護人力的真正成本,這一切都無法讓長照產業化。

長照單位長期資源不足,又被社會刻板嫌惡(在設施互動上很明顯),這樣「又老又窮」,怎麼可能撐得起我們每人都會老的未來?

根據國際長壽中心(ILC)的統計,全球121個國家的健康高齡與預防指數顯示,人們在活到80歲以上時,健康餘命在70歲以上,平均需要有10年的被照顧準備。台灣也不例外,但目前大多數人對此並無規劃。

人力資源的不足與長照產業化的困難

長照產業化在台灣面臨嚴重的瓶頸,主要是因為人才培育的投入不足。這也反映了社會制度和公眾對長照需求認知的不足。

長照,絕對不是只有巴氏量表開放與否的問題而已,它的人力資金缺口,比你想像中還多得多。

但是回到問題,這個很需要大家一起討論,我也不確定答案:

  1. 長照保險制真的能把餅做大嗎?長照會因此有利產業化嗎?
  2. 長照保險制會不會重蹈健保總額的覆轍?
  3. 長照保險制會不會剝奪照護人員的權益?

不過,聽了柯文哲總統參選人的主張,我是認為其實還不用太擔心重蹈健保覆轍。

柯文哲所提出的:政府40%、企業30%、民眾30%,目前也還算是使用者付費的精神。我這一點是肯定的。

但是我提醒長照保險制還是要保有一定彈性,未必需要向健保學習大家都要強迫納保,某種程度學習德國公保與私保之分(不論德國當地成效如何),讓民眾自己選擇要不要進入長照保險的公共財體系。

民眾如果有消費力比較高的,自己當然也可以選擇更貴的民間保險,讓民間保險提供差異化的服務。

因為說到底,人個體選擇是需要被尊重的,不會是每個人都希望被機構單位照顧,那他可以做成本較高的選擇。

我會這樣講是因為有行政管理經驗的公衛教授,他自己心痛提醒我們:

「任何事情都要政府介入,往往都會是災難的開始。」

也呼應一些從醫療基層轉行的業界前輩不斷講過:「台灣繳稅很小政府,但是要求做的事很大政府。」

這個是若要大破大立新制度時,大家要想的遠方風險。也是提醒其實如果能促成民間自願投資長照,當然也能促成長照產業化,重點就是,大家要投錢,長照的專業人才,才有足夠投入,才有足夠尊嚴啊。

光是之前針對第六類超過65歲以上老人就要300億預算,面對硬需求,這筆新制度預估的金額,將會是空前挑戰。

這次總統選戰的參選人都要一起面對了,我更希望賴清德、侯友宜、郭台銘另三位參選人都可以提出長照政見,讓我們有更多比較與討論。

這一天終究會來,讓你老後不會任由命運支配。長照問題不僅是政府和專業人士需要關注的問題,更是每個人的未來,是全民議題。

建構自己的知識防範風險,提高公眾對長照需求的認知,並促進長照產業和宜老樂齡社區的發展,會是對自己值得的投資。

本文經姜冠宇醫師 Pro'spect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2024總統大選”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