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9/25中華隊戰績一次看:柔道女王連珍羚奪台灣第2金,廖宇蓉柔道晉銅牌戰,黃義婷划船奪第4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華隊本屆亞運在今(25)日由連珍羚奪下另一面金牌後,目前共拿下2金,除此之外,廖宇蓉也在70公斤級復活賽重生,晉級銅牌戰。黃義婷也在划船女子單人雙槳奪得第4,而孫家閎因失誤,無緣太極拳太極劍全能獎牌,9/25中華隊戰績一次看!
首局黃昱翔表現不算太差,仍有主動攻擊的機會,以1比4落敗、積分以0比1落後;第2局張準積極搶攻,多次完成上端攻擊,輕鬆以14比2拿下,並以總積分2比0獲勝,黃昱翔也遭到淘汰。
女子49公斤級的莊天羽同樣一路闖進8強賽,可惜對上東京奧運金牌、泰國好手班妮帕(Panipak Wongpattanakit)。儘管莊天羽展現出不懼怕的態度,但雙方實力和經驗還是有段差距,最終2局以1比6、7比11,總積分0比2落敗。
至於混合團體賽事,台灣對上強權韓國隊,台灣派出羅嘉翎、林唯均、邱義睿、李孟恩應戰,結果經過3局苦戰,以總分43比93慘敗給韓國。
跆拳道混合團體賽事每隊派4人參賽,賽事規定不同性別不能對打外,其餘量級並沒有規定,隨時都能換人上場競賽。
【太極拳、太極劍】
亞運武術孫家閎失誤,無緣太極拳太極劍全能獎牌
(中央社)台灣武術好手孫家閎原本上屆亞運後就要退役,後來決定再給自己1次機會,這次杭州亞運因失誤,無緣男子太極拳太極劍全能獎牌,國際賽告別作留下遺憾,回想一路走來不容易,讓他賽後留下男兒淚。
孫家閎上屆雅加達亞運名列第12,今年7月成都世大運太極拳摘金、太極劍奪銀,這次再戰杭州亞運,今日與陳宥崴在杭州亞運武術項目男子太極拳太極劍全能決賽上陣。
男子太極拳太極劍全能採2個項目成績加總後排名,孫家閎太極拳發生失誤,僅獲得9.650分,在18名選手中排名第15。
孫家閎賽後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有個跳耀後銜接弓步動作未拿捏好,因此踩偏,這個致命失誤,也讓他相當扼腕,「很不應該,從來沒出現過的失誤」。
孫家閎重新調適心情,與其抱持著消極心態,不如讓自己留下永生難忘的回憶,他在下午太極劍項目獲得9.750分,排名第3,可惜最終2項加總總分19.400,名列第8,無緣登上頒獎台,也讓他淚灑現場。
孫家閎透露,原本5年前雅加達亞運結束後就規劃退役,但賽後回到房間,和自己約定再戰亞運,無論最終成績如何。
然後,杭州亞運受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延後1年舉行,這段期間也讓孫家閎心情更加煎熬,他有感而發地說:「一般人很難想像這5年間,運動員會經歷什麼東西,從不被認可到東山再起,比完賽當下心情很感慨。」
孫家閎平時在高雄左營國訓中心集訓,與在台北家人分隔兩地,每週最多只能與家人相聚1、2天,也因為與孩子聚少離多,他透露:「有一陣子我兒子不認得我,那時候我非常難受。」
孫家閎透露,這是他最後一次參加國際賽,今年10月全運會後將退役,這次無緣亞運獎牌,讓他有點遺憾。
孫家閎國際賽告別作,10多人親友團特別到場幫他加油,回想起家人一路支持,他賽後再度紅了眼眶,表達「無止盡感謝」。
另外,台灣選手陳宥崴太極拳、太極劍分別獲得9.736分、9.283分,最終總分19.019分,名列第14名。

新聞來源
- 柔道女子70公斤級廖宇蓉復活賽重生 晉銅牌戰(中央社)
- 亞運射擊男子10公尺空氣步槍 都無緣獎牌(中央社)
- 亞運划船女子單人雙槳 黃義婷奪第4(中央社)
- 亞運最終戰無緣獎牌淚灑賽場 黃義婷:我真的盡力了(中央社)
- 亞運跆拳道 黃昱翔、莊天羽、混合團體皆止步8強(中央社)
- 亞運武術孫家閎失誤無緣獎牌 國際賽告別作留憾(中央社)
延伸閱讀
- 杭州亞運9/25賽事一覽:桌球男團4強賽迎戰強敵中國,划船好手黃義婷力拚連2屆奪牌
- 2023杭州亞運:賽事直播平台、中華隊重點賽程時間表一文掌握
- 杭州亞運:楊勇緯替中華隊拿下亞運第100面金牌,跆拳道品勢男女分別奪銀牌銅牌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袁齊
核稿編輯:翁世航
“2023杭州亞運”的相關議題
- 2023-09-26 杭州亞運9/25中華隊戰績:桌球男團0比3輸給中國隊摘銅,體操女團第4創隊史最佳
- 2023-09-26 杭州亞運9/26賽事一覽:跆拳道女將羅嘉翎首秀拚金,射擊呂紹全、林穎欣挑戰連霸
- 2023-09-25 杭州亞運9/25中華隊戰績一次看:柔道女王連珍羚奪台灣第2金,廖宇蓉柔道晉銅牌戰,黃義婷划船奪第4
- 2023-09-25 杭州亞運:「柔道女王」連珍羚奪下台灣第2金,感謝楊勇緯一路支持
- 2023-09-25 杭州亞運:李智凱率體操男團奪銅寫紀錄,桌球男團台灣勝香港晉4強
Tags:
能源轉型看數字說話!臺灣成為拚進亞洲第二的淨零優等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實踐能源轉型,近年來我國再生能源的設置量已大幅成長,不僅光電和風電合計裝置容量已是2016年的7倍,今(2023)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更可望達到一成;綠電增加,能源效率亦逐年提升,能效評分已躍升亞洲第二;透過綠能優先、燃氣搭配,同時大減舊型亞臨界燃煤機組使用,空氣品質更是持續改善。為了更好的未來,臺灣將持續加緊轉型腳步,實現2050淨零願景。
再生能源成長幅度優於全球平均
依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所發布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統計,近5年(2018-2022年,以2017年為基期)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年複合成長率為9.1%;同期臺灣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1.9%,表現優於全球平均。
2023年9月我國風電與光電裝置容量達14.137GW,為2016年之7.33倍;尤其離岸風電更是在政府與民間協力下,從無到有開始建立產業鏈,累積至2023年11月已有281座離岸風機屹立於海上,裝置容量突破2GW。
風光加速布局
2022年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發電量達142.2億度,為2016年的5.5倍,及時提供了產業界最需要的綠電,支持供應鏈的綠色與低碳轉型。

國際能效評分躍升亞洲第二
能源密集度即生產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反映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標,根據能源署統計資料,近10年來臺灣能源密集度年均改善2.9%;根據美國能源經濟學會(ACEEE)最新(2022)發表之「國際能源效率評分卡」(Inter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Scorecard),臺灣能源效率從13名(2016)進步到世界第8(2022);亞洲僅次於日本。在整體政策(national effort)、建築、工業、運輸等四個面向的評分中,整體政策得分最高,名列全球第5;顯示臺灣能源效率持續提升,是產業與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空汙減排有感
透過發電結構調整、機組汰舊換新、空污改善措施,台電公司火力電廠整體空污排放量已從2016年約10.7萬公噸,降至2022年約4.2萬公噸,減少61%。近年來台電持續落實增氣減煤,不僅有助於提升發電效率,空氣品質也不斷改善,顯示能源轉型過程兼顧環境永續。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不僅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再生能源也穩健成長,持續提升我國能源自主與改善環境品質,帶動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為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將持續深耕再生能源發展路徑,重點放在極大化發展光電場域、離岸風力及前瞻能源等綠電領域,搭配儲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回應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發電特性,能源供應更穩定。同時,亦積極推動強化電網韌性的措施,透過多方努力,將如期如質達成政策目標,逐步實現能源轉型,為臺灣打造更加永續、綠色的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