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勾結建商到國際開發密約,韓國在野黨魁李在明涉貪連黨內同志也不挺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不少分析家都指出,李在明的絕食,除了是反尹、反日、反美運動的一部分之外,還有很強的私心。一來是為了向政府施壓,讓政府不要因為貪污腐化的控罪而逮捕自己,二來是挽救自己在黨內怨聲載道的不利地位。
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領袖,國會議員李在明從8月31日開始絕食,到9月18日因絕食入院。而在同一天,總統尹錫悅批准韓國檢察廳對李在明貪污案的逮捕令。21日,國會以149票贊成、136票反對、6票棄權、4票無效的結果,表決通過李在明的拘留同意案,批准逮捕令。
李在明是前京畿道知事。京畿道是圍繞韓國首都首爾的行政區。京畿道於韓國,相當於新北市於台灣,京畿道知事地位顯赫。
由於韓國總統不能連任,所以當前總統文在寅五年任滿退下來時,李在明被作為「文在寅接班人」,被推選成為共同民主黨領袖參選總統。當年選舉極為激烈,而且戲劇化場面和爭議都甚多。最後他以25萬票(不足1%)之差,不敵尹錫悅。在敗選後不足三個月,他又在在野黨力挺下參加仁川市桂陽區國會議員補選,最後成功當選。
李在明在總統敗選後繼續參選國會議員補選,當時已經引來巨大非議。因為在總統選舉過程中,李在明被揭發多宗弊案,這是他選舉失敗的重要原因。
根據起訴書,目前控方就四宗弊案起訴李在明,弊案發生時間集中在李在明擔任城南市長時期。天底下沒有新鮮事,那些弊案的本質,一如現在台灣新竹市長高虹安涉及的爭議,就是台灣人民熟悉的官僚和建商密謀,官商勾結,利用房地產謀取暴利的故事。
第一,慰禮新城開發腐敗案。這是指李在明在2013年,和與其親信鄭鎮相、以及前城南城市開發公社本部長柳東珪等人共謀,利用在慰禮新城開發事業過程中獲悉的職務機密,協助天火同人4號所有人南旭等民間業者當選為施工方,截止2018年1月共計獲利211億韓元。
第二,大莊洞開發腐敗案。2014年8月,李在明涉嫌與鄭鎮相、柳東珪等人共謀,利用在大莊洞開發事業過程中獲悉的職務機密,協助火天大有大股東金萬裴等民間業者當選為執行方,截止2023年1月共計獲利7886億韓元。
Tags:
能源轉型看數字說話!臺灣成為拚進亞洲第二的淨零優等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實踐能源轉型,近年來我國再生能源的設置量已大幅成長,不僅光電和風電合計裝置容量已是2016年的7倍,今(2023)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更可望達到一成;綠電增加,能源效率亦逐年提升,能效評分已躍升亞洲第二;透過綠能優先、燃氣搭配,同時大減舊型亞臨界燃煤機組使用,空氣品質更是持續改善。為了更好的未來,臺灣將持續加緊轉型腳步,實現2050淨零願景。
再生能源成長幅度優於全球平均
依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所發布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統計,近5年(2018-2022年,以2017年為基期)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年複合成長率為9.1%;同期臺灣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1.9%,表現優於全球平均。
2023年9月我國風電與光電裝置容量達14.137GW,為2016年之7.33倍;尤其離岸風電更是在政府與民間協力下,從無到有開始建立產業鏈,累積至2023年11月已有281座離岸風機屹立於海上,裝置容量突破2GW。
風光加速布局
2022年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發電量達142.2億度,為2016年的5.5倍,及時提供了產業界最需要的綠電,支持供應鏈的綠色與低碳轉型。

國際能效評分躍升亞洲第二
能源密集度即生產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反映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標,根據能源署統計資料,近10年來臺灣能源密集度年均改善2.9%;根據美國能源經濟學會(ACEEE)最新(2022)發表之「國際能源效率評分卡」(Inter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Scorecard),臺灣能源效率從13名(2016)進步到世界第8(2022);亞洲僅次於日本。在整體政策(national effort)、建築、工業、運輸等四個面向的評分中,整體政策得分最高,名列全球第5;顯示臺灣能源效率持續提升,是產業與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空汙減排有感
透過發電結構調整、機組汰舊換新、空污改善措施,台電公司火力電廠整體空污排放量已從2016年約10.7萬公噸,降至2022年約4.2萬公噸,減少61%。近年來台電持續落實增氣減煤,不僅有助於提升發電效率,空氣品質也不斷改善,顯示能源轉型過程兼顧環境永續。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不僅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再生能源也穩健成長,持續提升我國能源自主與改善環境品質,帶動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為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將持續深耕再生能源發展路徑,重點放在極大化發展光電場域、離岸風力及前瞻能源等綠電領域,搭配儲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回應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發電特性,能源供應更穩定。同時,亦積極推動強化電網韌性的措施,透過多方努力,將如期如質達成政策目標,逐步實現能源轉型,為臺灣打造更加永續、綠色的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