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反戰學者盧倩儀的思路其實非常清晰,她只是迴避自己左統的民族情感

反戰學者盧倩儀的思路其實非常清晰,她只是迴避自己左統的民族情感
Photo Credit: 公視「主題之夜SHOW」節目影片截圖 授權方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檢討公視的言論,反而才像是法西斯或獨裁政權的媒體立場,認為媒體必須要替特定意識形態服務。不客氣說,就是不給左派發言的機會。這完全違背世界主流民主國家的趨勢。即使是歐美在認定邪教上,也有嚴格的審查機制,一些知名邪教在言論自由與宗教自由的前提下,在某些民主國家,例如英國,也沒有被禁止結社。批判公視的人,蠻多反而都缺乏言論自由與民主思想。

日前,公視「主題之夜SHOW」推出一集「【百靈果News 凱莉X呱吉X盧倩儀X汪浩】總統、歐洲與戰爭X如何跟獨裁者談判?可能嗎? 你要確定欸!」,由百靈果跟呱吉主持,邀請「反戰聲明」發起人之一的盧倩儀,與媒體評論人汪浩與談,並連線紀錄片導演Guy Lagache。整集的重點分成兩個,一個是Guy Lagache談自己拍攝法國跟俄羅斯調停俄烏戰爭的元首對話紀錄,另一個則是以兩岸問題出發,談民主VS獨裁,以及戰爭與防禦的問題。

主題根據俄烏戰爭延續而來,作為對比,自然也談到台灣面對中國的問題。但因為主持人呱吉一個低層次的發言,加上盧倩儀的反戰言論,使議題整個失焦。

原本延續俄烏戰爭議題,有觀眾舉東歐歷史情勢的問題,在談國界線的防禦,對國家擴張的影響。結果呱吉用了水準極低的「惡鄰居比喻」,把原本複雜的北約東擴是否為引發戰爭的主因的分析,直接拉低,就讓觀眾直接聯想到中國的這個惡鄰居,引發盧倩儀那段,被公視做成主題梗圖的發言:「你若是一個小國家,你旁邊有一個大國,然後他是個流氓的時候,你該做的事情,就是不要惹他」。

而盧倩儀的發言,在網路上引發軒然大波,各方立場加入參戰,使得單純的討論直接擴大,引爆了三大討論點:

一、盧倩儀是否頭殼壞掉?
二、公視沒有嚴守媒體分際
三、台灣左右派的立場與統獨關係

就第一點來說,盧倩儀的思路,居然比今年3月她與其他三名學者發表的反戰聲明,來得頭殼清楚。雖然面對中國威脅,她的「不要來煩」、「不要惹流氓」,成為網路笑柄,其實她的立場相當清楚,盧開場就批評普亭的侵略,並舉美國的擴張主義,試圖表示只要戰爭的決策沒受到監督,民主國家與獨裁國家沒有兩樣。雖然只要是民主國家,宣戰行為必須要國會通過,但就盧的思考,這一切都可以被操控,不分獨裁與民主政權。美國因為珍珠港事件,憤而加入太平洋戰爭就是一例。可以說是國會與內閣在情感下的決策,但背後原因,也可能是美國介入東亞局勢的策略。被攻擊不過是個藉口。

而納粹更是以民主體制逐步變成法西斯政權,造成二次大戰。盧是看到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為了利益發動戰爭,受害的卻是龐大民眾,無論是發起國或被侵略國的人民。受害的永遠是人民。所以汪浩聽了也批評說,這立場不過是馬克思主義的延伸。

共產國際一開始的發動,就是先扶植共產主義制度的民族國家,然後當世界各國都變成共產國家,就可以打破國界之分。之所以要反戰,是因為只要國界之內的階級制度沒有被打破,壓迫者就永遠存在,戰爭不過是壓迫的擴大而已。所以盧沒說的就是,只要透過人民去實行左派思想,打倒階級對立,國家就自動不會發動戰爭。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