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手波蘭、捷克加強邊境管制措施,應對非法移民激增並打擊人口販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尋求庇護的移民大量湧入漸漸使德國不堪負荷,8月登記非法入境德國的人數已達1萬4701人,比去(2022)年同期增加了66%,因此德國宣布加強與波蘭、捷克2個鄰國的邊境管制措施。警方將延偷渡路線抽查以打擊人口販運者,並期望、呼籲歐盟整體採取更多措施,改善現在脆弱的邊境開放制度。
德國內政部長費瑟(Nancy Faeser)27日宣布,德國將和波蘭和捷克一同實施新的邊境管制措施,以遏止尋求庇護者的湧入。這項新措施主要將針對數量大幅成長的偷渡者與人口販子,並表示應採取更多措施來保護歐盟現行脆弱的開放邊境制度。
德國各市政府呼籲提供更多資金來應對難民的湧入,並指出目前住宿和服務等資源的緊張程度讓人想起了2015年,當時德國接收了超過100萬名逃離中東戰火的難民。
非法入境德國人數激增,新措施擬針對人口販子
德國領導人現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因為要打擊人數越來越多的尋求庇護者,其中許多人現在正跨越波蘭和捷克的邊境。根據《路透社》,德國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的前7個月,德國首次尋求庇護的申請人數增加了78%。而警方數據顯示,8月登記的非法入境德國的人數已達1萬4701人,比去(2022)年同期增加66%。
費瑟表示,如果不能成功地更好地保護外部邊界,那麼歐盟內部開放的邊界就會面臨危險。而根據《政客》和《CNN》,德國警方將立即延偷渡路線,在和波蘭、捷克接壤的邊境上實施「靈活、彈性的抽查」(flexible spot checks)與流量控制。費瑟並且補充,這些控制措施將在不同的過境點之間交替進行,以打擊人口販運者,因他們協助了四分之一移民非法入境德國,但這也旨在盡可能減少對人民和經濟的影響。
費瑟補充道,德國希望透過機動的控制措施,防止人口販子的迴避行為,而這些措施將與波蘭和捷克共同合作啟動。捷克警察局長馮德拉塞克(Martin Vondrasek)表示,捷克警方加強了對斯洛伐克邊境以及通往德國的高速公路的隨機檢查。
在宣布這一消息的同時,費瑟也提出了在與波蘭和捷克這2個東部鄰國的邊境實施固定管制的可能性,而根據申根地區的規定,這種措施只能是臨時和例外的。因2015至2016年間,歐洲主要經濟體接納了約100萬民難民後遺留的措施,南部臨近奧地利邊境的巴伐利亞州(Bavaria)是德國目前唯一實施固定邊境管制的地區。
移民問題引發德國州選舉前與波蘭的政治風暴
最近幾週,移民問題也因一系列即將舉行的州選舉,再次成為德國政壇的熱門話題。距離傳統保守派大本營巴伐利亞州和中部黑森州(Hesse)的選舉還有不到2週的時間,極右翼希望在這些選舉中擴大其影響力,這可能會讓蕭茲所屬的的中左翼聯盟面臨考驗。
在上週末巴伐利亞州的政治集會上,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將邊境危機與涉嫌以簽證換取賄賂的醜聞聯繫起來,該醜聞轟動了波蘭的反移民政府。蕭茲在紐倫堡向人群表示,他不希望波蘭只是簡單地讓人們通過,然後再去議論德國的庇護政策。他並且要求波蘭政府澄清最近關於波蘭領事館官員向非洲和亞洲發放大量簽證、以賄賂換取歐盟准入的指控。
波蘭右翼的法律與公正黨(Prawo i Sprawiedliwość, PiS)成員,對蕭茲暗示邊境危機與簽證醜聞有關的說法感到憤怒,波蘭外交部長拉奧(Zbigniew Rau)也要求蕭茲不要發表損害兩國關係的言論。
捷克內政部長拉庫贊(Vít Rakušan)26日表示,捷克警方將在邊境檢查上與德國警方合作。而費瑟也曾尋求與波蘭進行類似的合作,但尚未達成協議。
除了非法入境人數增加外,德國在過去1年內還接收了約100萬烏克蘭難民。這些難民不包括在庇護申請數字中,因為只要提出申請,他們就會自動獲得庇護。巴伐利亞保守派總理索德(Markus Soeder)在該州大選前,建議將尋求庇護者的人數上限設為每年20萬人,但遭到了費瑟的拒絕。
而最近費瑟自己也在家鄉黑森州展開競選活動,她是該州社會民主黨的頭號候選人。然而她沒有透露太多這項措施的具體細節,並補充說這些資訊可能會落入犯罪網絡的手中。此前,德國警方一直在對邊境進行隨機檢查,而自2015年以來德國一直都對巴伐利亞與奧地利邊境保持固定控制。
蘭佩杜薩島危機,帶出歐洲南部邊境管制問題
歐盟最近一波大幅增加的移民人數,是來自於數千名從北非乘船而來的移民在義大利蘭佩杜薩島(Lampedusa)登陸。2週前,德國表示將暫停與義大利達成有關接收部分抵達者之協議,理由是羅馬沒有遵守爭議已久的規定,即庇護申請應在第一個抵達的歐盟國家處理。而鑑於蘭佩杜薩島危機的發展,費瑟在危機爆發後幾天內便撤回了此協議。
而入境人數的激增,也導致德國與鄰國波蘭關係緊張,波蘭表示可能會引入邊境管制措施。波蘭政府發言人穆勒(Piotr Muller)向《路透社》表示,德國現在的這項決定是巴爾幹半島移民路線上活動的結果。
波蘭政府認為,有必要加強歐洲的南部邊境管制,以防止這種情況發生,並強調需要解決歐洲南部的邊境封鎖問題。26日時,華沙在全國大選前幾週,開始對一些穿越斯洛伐克邊境的車輛進行檢查,懷疑它們可能載有非法移民。
而隨著歐洲邊境的移民危機愈演愈烈,《明鏡周刊》(Der Spiegel)本週的封面也提出了「我們會再次成功嗎?」(Will we make it again?)的疑問——這是依據前總理梅克爾(Chancellor Angela Merkel)2015年時說過的一句名言「我們會成功的」(We’ll make it),象徵著她的政府對移民的開放態度。
新聞來源
- Germany announces border controls to combat migrant surge(路透社)
- Germany imposes checks on borders with Poland and Czech Republic(政客)
- Germany ramps up border controls with Poland and Czech Republic to ‘limit human trafficking’(CNN)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方穎豐的小夢想成就少棒之家的大志氣!安麗與棒球校長為小小球員建立以「家」為核心的棒球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不會教棒球到成為少棒界的棒球校長,方穎豐憑藉著對教育的使命與對體育的熱愛,在台東成立少棒之家。這一路走來,歷經許多挫敗與艱難,幸好有各方志同道合的人支持,尤其是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十年來的贊助,讓少棒之家至今仍持續培育小小選手,在棒球的路上勇敢追夢。
談到少棒,許多人一定會立即聯想到台東,因為不少優秀的棒球選手都來自台東,其中少棒之家更可說是棒球選手的育成中心,如中華職棒統一獅的左投林詔恩、U12世界少棒錦標賽季軍成員簡紹翔。而培育無數小小球員追夢的少棒之家,背後的重要推手則是在少棒界有「棒球校長」之稱的方穎豐校長。
從事教育工作長達35年的方穎豐校長,原不是棒球專業,而是體育班的導師。因原本帶領棒球隊的教練離去,讓他因緣際會接手棒球隊。但剛開始,他才發現自己不會教棒球,連打擊都常揮棒落空。為了帶領球隊,他開始研讀棒球相關書籍,請教棒球教練、前輩,仔細、認真地觀看每一場棒球比賽。初期,棒球隊出賽常常十比零提前結束,方穎豐在球場告訴自己,「孩子在球場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是重要的,我應該要對這些孩子負責任,我一定要在這紅土球場站起來。」約十年的時間,他不僅讓球隊拿到台灣區比賽的第一個冠軍,還成為球場常勝軍。

棒球是人生的縮影必須築夢踏實
對棒球如此執著,並不是因為以主流價值觀而言,棒球隊可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對挫折的容忍力、強大自己的心理素養等。對方穎豐來說,棒球其實就是人生的縮影。他帶領球隊並沒有過多複雜的想法,純粹因為孩子喜歡棒球,那就讓他們好好打棒球。而棒球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又剛好有職業球隊,所以就以打到冠軍、打到職業隊作為夢想與目標。他以「築夢踏實」的精神,期望從一場場比賽中,為這群孩子建立生活的態度,面對困難、阻礙如何再站起來。
少棒之家的雛型源自張家五兄弟
為什麼會想成立少棒之家?方穎豐說到,他原先在基隆的學校服務,在偶然的機會帶隊到台東比賽,他驚豔台東的孩子打起棒球就如同他們唱歌般,個個都是天生好手,不論是球感、打擊、運動神經都非常優秀,各方面的協調性極佳。因為校長任期及家庭等因素,方穎豐請調至台東任教,之後便積極籌組棒球隊,想一圓棒球夢。
方穎豐回想,少棒之家最早的雛形來自於「張家五兄弟」。當時球隊有個阿美族的小孩張進德,擁有棒球天賦與極佳的球感,但卻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轉學,無法再參加棒球隊。於是,連族語都不會說的方穎豐,只好帶著學校裡會說族語的護理人員,一同去拜訪學生家長,想勸說張進德的阿嬤讓他繼續留在棒球隊,甚至承諾會提供張進德的三餐、住宿、球具裝備以及生活照顧等。
護士將方穎豐的承諾如實翻譯給阿嬤後,沒想到阿嬤回覆讓護士大笑說,「校長你賺到了。阿嬤說,我有五個孫子,全部都給你。」就這樣,他硬著頭皮帶回五個小孩,將校長宿舍改為兄弟五人的住所,平時除了上學、訓練外,同時提供食宿、生活起居照料。
不只是棒球隊 而是充滿關愛的「家」
方穎豐說,張家五兄弟是讓他堅持在棒球教育這條路上,一直往前走的重要因素。當時,張家大哥張進德才小學五年級,雖然球技不凡,卻有學習障礙。最小的弟弟張偉聖,也才幼稚園,正是需要有人陪伴、關心的年紀。
為照顧張家五兄弟,再加上台東學童的狀況,方穎豐開始思考,他想要的不只是棒球隊,他想要給這群孩子一個家。家不是只提供三餐溫飽,棒球訓練而己,家是有人可以輔導他們學業,照顧他們生活、關心他們的成長。所以他將棒球隊取名為「少棒之家」,讓參與球隊的學童們都一起住校,一起訓練,一起上課,他像爸爸一樣關心、照顧這群孩子的生活。
因為少棒之家給球員們的不僅是球技訓練,方穎豐如兄、如父的照顧,讓這群來自台東的棒球選手有了家的溫暖,在學習及訓練上都更加認真,日後這群選手紛紛以不凡的成績回報方穎豐的關愛。張家五兄弟中的老大張進德、老二張進龍、老三張育成以及最小的弟弟張偉聖,都在職棒的領域中有不錯的表現。方穎豐笑說,這是他有史以來投報率最好的招生,不僅一次招到五位選手,而且還有四個在職棒領域擁有傲人的成績。

「小夢想 大志氣」翻轉少棒之家的未來
少棒之家成立後,面對孩子的住宿、三餐、裝備、球具、球衣等,龐大的開銷讓方穎豐一度喘不過氣來。此時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甫成立,以「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召募公益合作夥伴,讓方穎豐看見了持續下去的希望。
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資深公關經理黃南瑄表示,安麗在三十周年慶時成立「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希望秉持著安麗以人為主、利他共好的宗旨,透過基金會幫助需要資助的團體。2013年基金會展開「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少棒之家即為第一屆頭獎的得主,因此牽起雙方的合作。

方穎豐笑說,安麗「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是他寫過最難寫的企畫案,短短6頁卻比其他機構要求的50頁還難寫。不過在安麗甄選的過程中,卻是讓方穎豐收穫最多的。他在撰寫計畫書與評審提問的過程中,逐一檢視自己有哪些沒做到,哪些可以加強,讓他在經營少棒之家時有了更多的想法,也讓少棒之家更好、更完善。
懂得感恩、惜福的少棒之家
少棒之家成立至今,方穎豐表示這是集眾人之力才有如今的成果。少棒隊球衣上繡著「惜福」二字,源自於最早支持他成立棒球隊的贊助商洪百吉先生,洪百吉不要方穎豐在球員球衣上印上企業名稱,而希望以「惜福」代替,讓孩子懂得感恩並珍惜所得一切來自眾人的力量。
十年前,安麗與方穎豐因為「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開起合作機緣。十年間,安麗的會員也陸續提供各方面的協助,例如提供營養協助,帶著孩子做營養午餐等,也由於安麗的協助,更多人看到少棒之家,瞭解少棒之家,紛紛加入資助的行列。近年,少棒之家更是安麗「愛陪伴課輔計畫」的合作對象,提供孩子課業輔導,希望孩子不僅球打得好,學業也能保持水準。
過去十年,安麗透過「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以及「愛陪伴課輔計畫」幫助弱勢的孩子,希望他們有翻轉未來的機會。未來,安麗會繼續透過多元的評審以及完善的甄選機制,針對具影響力且可持續執行的兒少專案進行合作贊助,讓弱勢孩子也能成功追夢、實現自我,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小夢想 大志氣 追夢計畫
看更多追夢計畫故事
參與追夢計畫網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