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印尼正式啟用碳權交易平台|星軍方引爆二戰未爆彈數千民眾遭疏散|泰總理賽塔訪柬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印尼在9月26日啟用碳權交易平台,總統佐科威出席典禮,指出希望印尼成為全球碳交易的重要夥伴。在碳權交易平台啟用當天,印尼也進行了第一場碳權交易,來自Pertamina地熱能源公司、共13個單位(45萬9,914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每噸6萬9600印尼盾(約4.51美元)成功出售給16個註冊買家。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鄭熹、黃以樂(南洋誌)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242期,為讀者挑選2023年9月23日至9月29日期間,有關印尼、新加坡、泰國、柬埔寨、緬甸、馬來西亞與緬甸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印尼|印正式啟用碳權交易平台
印尼在9月26日啟用碳權交易平台,總統佐科威出席典禮,指出希望印尼成為全球碳交易的重要夥伴。
由印尼證交所(IDX)營運的碳權交易平台9月26日正式啟用,佐科威出席典禮致詞表示,印尼的碳交易市場規模有逾1940億美元的潛力,在世界朝向綠色經濟發展,碳交易開啟永續經濟商機。在碳權交易平台啟用當天,印尼也進行了第一場碳權交易。來自Pertamina地熱能源公司、共13個單位(45萬9914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每噸6萬9600印尼盾(約4.51美元)成功出售給16個註冊買家。
印尼的發電來源高度仰賴燃煤,根據2020年的數據,印尼為全球第9大排碳國。印尼設下2030年碳排放量減少31.89%,或在國際支持下減少43.2%的目標,以及在2060年達到碳中和。在今年2月對國內99家燃煤電廠進行碳排放交易體系,未來擬進一步擴大適用對象到林業、農業、廢棄物、油氣等產業。
印尼海洋和投資統籌部長盧胡特(Luhut Pandjaitan)指出,目前印尼採用自願性市場,不久後擬導入碳定價政策,向排碳大戶課徵碳稅。也會儘速採用國際標準,讓國內碳權可以在國際上交易。
(佐科威出席碳權交易平台啟用典禮)
新加坡|星國軍方26日引爆二戰炸彈 4千民眾遭疏散
新加坡警方9月20日接獲通報,指出武吉知馬(Bukit Timah)的「秘林嘉園」(The Myst)公寓建築工地,在挖掘工程中發現一枚重達100公斤的二戰未爆炸彈。武裝部隊軍火拆彈組於9月26日進行一系列引爆作業。當地媒體報導指出,此次引爆活動是新加坡歷史上最大規模涉及二戰遺物的事件。
26日當天,警方封鎖炸彈周圍200公尺的範圍。據了解,附近有超過1千戶居民和商家受到影響,共計有4千人遭疏散。當地居民和附近商家都被要求在早上8點前離家,並在門前貼上綠色標誌,以示該戶已全員疏散。引爆作業分兩階段進行,首先使用爆炸物炸開炸彈外殼,然後燒毀炸彈的主要彈藥,第二階段的引爆威力較小,在壕溝內由另外的爆炸物化解。引爆工作持續到傍晚7點結束。
新加坡過去也曾發現過戰爭遺物。2021年4月,在芽籠(Geylang)一座寺廟施工工地外,一名工人發現一枚被認為是戰爭遺物的彈頭。在發現這枚彈頭後,附近住戶及商家有超過100人迅速被撤離;2020年12月,在碧山(Bishan)的一處住屋,也發現一枚彈頭。
(新加坡軍方9月26日引爆100公斤二戰炸彈。)
Singapore army to carry out 'controlled disposal' of 100kg WWII bomb found at construction site #Singapore https://t.co/W35GgvfZLZ pic.twitter.com/WKG78GSx0q
— Singapore Italian Association (@italysingapore) September 24, 2023
泰國&柬埔寨|泰總理賽塔訪問柬埔寨
泰國總理賽塔於9月28日起到柬埔寨進行為期一天的正式訪問,以加強兩國關係。這是賽塔成為總理後首個訪問的東協國家,據泰國副總理兼外交部長Panpree Bahiddha-Nukara,這是因為柬埔寨為泰國最親近的鄰國之一。
兩位東南亞最新上任的領袖,均已上任超過一個月。儘管目前泰柬之間沒有重大爭議,此次訪問涉及到該地區最引人注目的一個問題,即網路犯罪的擴散,包括感情詐騙、假投資提案和非法賭博等非法行為。
人口販運也是重大問題,因為許多被迫從事詐騙的罪犯是被犯罪集團以假工作機會引誘,然後迫使受害者在類似奴隸制度下工作。儘管東協國家已加強打擊這種犯罪行為,柬埔寨和緬甸仍成為這種非法活動的中心地區。
賽塔和洪馬內以線上的方式參加柬埔寨邊境城市波別(Poipet)一個新販運受害者中心的開幕典禮,泰國也對此中心捐贈超過230萬美元。該中心為柬國首個為販運受害者提供復原協助的組織,其服務包括心理健康諮詢和職業技能培訓等等。
賽塔於8月22日上任,而洪馬內正好在當日正式成為總理。賽塔接替前陸軍指揮官帕拉育(Prayut Chan-ocha),後者於2014年發動軍事政變後上台,並在2019年的大選重新當選總理。洪馬內則接替了其父親洪森,後者在過去38年擔任柬國領袖。賽塔也在此次訪問中拜訪洪森,而洪森也宴請賽塔交流。
(泰總理賽塔(左)與柬總理洪馬內。)
緬甸|緬影子政府領袖稱已掌握該國60%領土
緬甸影子政府民族團結政府(NUG)代總統杜瓦拉希拉(Duwa Lashi La)9月28日表示,抵抗力量已控制該國約60%的領土,並有能力威脅執政軍政府。他表示:「我們發動人民保衛戰已兩年多。現在,人民防衛軍和民族革命力量之間的合作正在獲得良好成果。」
儘管軍政府仍監管主要城市,但彭博社引用緬甸專家評估報告指出,軍方目前僅有對該國17%的穩定控制。克倫和平支援網絡(KSPN)9月26日發布的報告也顯示,軍政府對緬甸東南部的控制能力正在下降。根據該報告,克倫民族解放軍(KNLA)及其盟友在2021年2月到2023年7月間佔領24個軍營,並迫使軍方放棄38個營地,更指出,他們控制的領土直接威脅軍政府政權在仰光和奈比多之間的中央運輸動脈。
杜瓦拉希拉指出,在反對陣營和軍方發動數千起衝突後,抵抗軍已佔領全國100多個軍政府前哨基地,這也導致約1萬4千名軍人叛逃。敏昂萊最近因貪腐調查撤換掉兩名與其關係緊密的將領,使得軍政府士氣多少受到影響。據目前兩方陣營衝突局勢,杜瓦拉希拉表示,即使該國前民主領袖翁山蘇姬獲釋,也可能不會改變衝突的走向。
“東南亞週報”的相關議題
- 2023-10-14 【東南亞週報】星國內政部長尚穆根談以巴衝突|中緬邊境難民營遇襲|印尼擬改正副總統年齡限制
- 2023-10-08 【東南亞週報】李顯龍呼籲中國能與周邊國家共同繁榮|曼谷購物中心槍擊案|雅萬高鐵通車
- 2023-10-01 【東南亞週報】印尼正式啟用碳權交易平台|星軍方引爆二戰未爆彈數千民眾遭疏散|泰總理賽塔訪柬
- 2023-09-24 【東南亞週報】星國2024年旅客出境可望免護照|東協十國首度海上聯合演習|VinFast預計出口歐洲
- 2023-09-17 【東南亞週報】尚達曼宣誓就職星國總統|泰新總理內閣及政策惹爭議|佐科威試乘雅萬高鐵
Tags:
好想住桃園!市民最有感的「宜居智慧城市」發展秘辛大公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城市該如何串聯企業、社會及公民組織,創造永續價值?依據關鍵議題研究中心發布的最新市調結果,帶大家一窺國門之都「桃園」,為了宜居智慧城市付出哪些努力。
桃園作為臺灣與世界接軌的第一站,面對永續未來的國際共識也採取了諸多措施,期盼能藉此逐步實踐「宜居智慧城市」的願景。
城市宜居的關鍵是什麼?過半民眾認為「交通運輸」政策影響最有感
這次問卷中,我們以「城市居住的理想藍圖」為題,詢問網路民眾最重視城市發展的哪些面向。結果發現,不分年齡性別,多數民眾對「宜居城市」都有相當類似的想像,最重視的三個方向分別是「大眾運輸與交通便利性」(52.9%)、「經濟發展與就業機會」(38.8%)及「社區安全與治安狀況」(33.7%)。
不論上班通勤、日常生活,還是旅遊觀光,「移動」都是行動的必須過程。一座城市是否宜居便利、能否永續發展,很大程度取決於整體運輸系統的設計規劃、市政措施完善與否。這次市調也發現類似的結果,像是談到近期桃市府讓民眾最有感的施政項目時,有將近四成的民眾選擇了「基北北桃通勤月票都會通」以及「鐵路地下化工程及捷運路網建設」等交通相關的政策。
另外,根據本次調查顯示,16-40歲的族群較為重視「教育資源的質量與分配」、「政府服務的效能」以及「文化節慶與娛樂活動的豐富程度」;41-60歲的桃園民眾則較為重視「醫療服務與設施品質」、「居住環境周邊設有公園綠地」以及「友善高齡者、身心障礙等群體的設施」;而詳加檢視近一年來桃市府所推出的政策或活動,許多也正好對應到前述的需求,例如「國中小營養午餐免費」、結合科技執法的「靜桃專案」、舊城區改造、參觀人次破千萬的「世界客家博覽會」、擴大肺癌篩檢、加速設立市立醫院及特色診所、興建7座旗艦型公園與推動「高齡友善換居社宅專案」等,是桃園民眾除交通類別以外的有感施政措施。

而針對整體都市發展,今年由張善政市長召集成立的「未來城市空間發展會報」,也開始著手短、中、長期的舊城再生規劃,並布局城市大型公共建設,關注人行空間與城市關係的有序發展;搭配桃園現在進行式的鐵路地下化工程,進一步推動車站周邊產業轉型及土地活化,更將效法歐美成功先例,規劃興建長16公里的綠色廊道,打造回歸人本思維的城市空間,提供市民最宜居、舒適的生活藍圖。
傳產轉型、新創支持、文化深耕:城市發展的永續金三角!
不過,僅是安全完善的交通路網還不夠,城市的經濟發展也是攸關市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調查指出,約三成民眾認為「提供傳統產業轉型的資源」(31.7%)、「支持產業創新發展」(31.3%)、「鼓勵農業轉型與特色觀光發展」(27.8%)是城市發展中相當重要的產業元素。

在青創產業的扶持上,桃市府近年設立了許多創育機構,例如專注孕育AI及智慧機器人等物聯網科技團隊的「新明青創基地」,及今年新成立、以整合電商平台資源為目標的「中路電商基地」。而未來更將成立「中路青創加速器基地」及「A8產業加速器」,分別催化能接軌國際的頂尖團隊,與協助傳產數位轉型。此外,桃市府也透過相關計畫提供創業辦公硬體、培訓資源,積極媒合青創團隊,並提供在地市場驗證機會,期待透過青創團隊產品規模化的過程,帶動整個桃園的產業升級。

此外,富有在地特色的人文觀光也是近年桃市府大力投入的領域,像是透過創新形式與傳統禮俗的融合「大溪大禧」,將關聖帝君聖誕遶境打造成跨越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的城市祭典;今年全新打造的觀光品牌「探索北橫」,推出數條能充分感受山水風光、體驗原民文化的主題遊程。不僅如此,桃市府也積極串聯周遭縣市的觀光資源,聯合推出整合了北北基桃共30處旅遊景點的旅遊套票,藉此導入更多的外部資源,促進桃園觀光產業的蓬勃發展。

二度奪下永續城市特優獎!持續邁向更宜居、更智慧的桃園
針對「永續經營」相關作為的重要性認知,絕大多數民眾認為「大眾運輸路網的長遠規劃與建置」(40.3%)是落實永續的關鍵。桃園作為全台第一個符合聯合國推動「奔向淨零」(Race to Zero)倡議的城市,於今年3月29日率先發表桃園邁向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除規劃空氣品質淨化區、打造全齡友善的共融式公園綠地、協助企業產業轉型,更積極建置及完善市內捷運路網,全方位實踐淨零的永續目標;其中,桃捷綠線中壢延伸線綜合規劃,交通部同意捷運綠線從G01站延伸至中壢車站(桃捷A23),連結捷運綠線與機場捷運,形成桃園首條環狀捷運路網,而捷運三鶯延伸八德、棕線計畫,均已針對交通部審查意見提出修正,期盼今年底可獲行政院核定。

此外,桃園更再度榮獲今周刊「2023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的「永續城市特優獎」及「經濟力特別傑出獎」,展現桃園無論民間企業抑或政府機關,都將永續發展視為重要目標。而明年更將整合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及資訊科技局設立「智慧城鄉發展委員會」,期盼藉由組織整改消弭隔閡,讓各單位的目標、任務都更加明確並發揮效益,並優化各項公共服務,為市民打造更為舒適的生活環境,使「智慧桃園」的目標更上層樓。

桃市府在都市景觀、城市機能、產業精進及施政效能等面向的耕耘,短期成效不僅為民眾所有目共睹,長期觀之,更是為桃園往後的蓬勃發展打下關鍵基礎,使宜居智慧城市的願景正實現。
【桃園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