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破紀錄暴雨癱瘓地鐵機場,全市進入緊急狀態,州長:氣候變遷影響暴洪恐成新常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人口最多城市紐約市部分地區昨天降下近200毫米雨量,多到中央公園動物園(Central Park Zoo)一隻海獅一度游到圈養區的池外。紐約州長侯可表示,紐約接下來6天仍將處於緊急狀態之中,以利迅速配發資源來因應危機。這場暴雨並未傳出任何人員喪生的通報。
紐約破紀錄暴雨癱瘓地鐵機場,全市進入緊急狀態
(中央社)美國紐約市於當地時間29日降下破紀錄的雨量,導致排水系統不堪負荷。洪水淹至街道、地下室與學校,並癱瘓這座美國金融中心的部分地鐵與機場,紐約州長宣布紐約市進入緊急狀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洪水來得又快又猛,讓一些通勤民眾措手不及,導致他們必須在早晨尖峰時刻涉水行走。第一線應變人員及時投入救援,把受困車內與泡水地下室的民眾救出。
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John F. Kennedy International Airpor)單日降雨量來到近203毫米,比自1948年以來的任何一天還多。布魯克林(Brooklyn)今早出現這波風暴中最強烈的降雨之一,在短短3個小時內降下1個月的雨量。
《法新社》報導,拉瓜迪亞機場(Laguardia Field)關閉其中一個航廈,社群媒體上流傳的影像顯示,乘客在淹到高過鞋面的水中行走。
紐約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敦促民眾不要冒險外出,因為街道都被封鎖且地鐵站淹水。
他說:「如果你在家,請待在家裡。如果在外工作或上學,現在請就地避難,我們的一些地鐵淹水,很難在紐約市四處移動。」
New York ! This is insane 🤦🏾♀️ #flooding pic.twitter.com/x69kUuVNow
— Lil Wyn ✩ (@wynterdreammtv) September 29, 2023
從紐約各地拍到的影像顯示,汽車半個車身泡水,路上交通大打結,一些主要道路完全無法通行。淹水店家努力保護商品,把水推往街道排出。
龐大的紐約地鐵系統也受影響,布魯克林有數條路線關閉。
來自埃及的50歲計程車司機艾布杜(Ahmed Abdou)砲轟官員連所謂的正常現象都因應不好。他說:「紐約市的地鐵一團糟。所有的風暴都是在每年的同一個時期到來。我們應該早就預料到才對。」
但紐約市環保局長阿加瓦拉(Rohit Aggarwala)說,紐約市的因應根本趕不上全球暖化速度。他說:「不斷變化的氣候模式是氣候變遷造成。可悲的現實狀況是,氣候改變的速度加快,我們的基礎設施來不及因應。」
紐約州長侯可(Kathy Hochul)對人口約有850萬的紐約市與人口密集的郊區正式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包括東邊的長島(Long Island)與北邊的哈德遜(Hudson)河谷。
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警告晚間可能出現洪水,每小時降雨量可能達到51毫米,累積雨量可能達180毫米,並警告市區與排水不良的地區可能出現暴洪。
So scary, New York City is flooding! The governor has declared a state of emergency. Climate change will only continue to make this worse pic.twitter.com/bqN16XlDoW
— Sophia Kianni (@SophiaKianni) September 29, 2023
Major flooding in New York!! #flashflood #flashflooding #flooding #flood #newyork #newyorkcity #nyc #brooklyn #rain #rainstorm #storm #downpour #streetflooding #sel #abd #usa #BREAKING
— Musa Kayrak (@musakayrak) September 29, 2023
pic.twitter.com/NdRD4LOt1Y
氣候變遷影響,紐約州長:暴洪恐成新常態
(中央社)美國紐約州長侯可今天警告,昨天造成紐約市暴洪的大豪雨反映出氣候變遷影響的「新常態」。紐約市昨天降雨量達史上最高之列,目前已逐漸脫離溼答答的天氣。
《路透社》報導,美國人口最多城市紐約市部分地區昨天降下近200毫米雨量,多到中央公園動物園(Central Park Zoo)一隻海獅一度游到圈養區的池外。
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John F. Kennedy International Airpor)單日降雨量來到近203毫米,比自1948年以來的任何一天還多。布魯克林(Brooklyn)昨天一早出現這波風暴中最強烈的降雨之一,在短短3個小時內降下1個月的雨量。
儘管紐約市淹水風險已於今天中午消退,布魯克林區一間市立醫院表示,他們仍須於昨天停電後撤離院內所有患者和醫護人員。
紐約市健康+醫院/伍德賀(NYC Health + Hospitals/Woodhull)院方人員表示,昨天醫院所在地區停電後,院方雖改用備用電力,但如今須完全關閉電力數天時間以便進行修復作業。院方今天將耗費8小時協助院內120名患者轉院。
這場又急又快的雨勢導致部分街道變成河流,巴士和汽車動彈不得多達數小時;部分地下鐵和通勤火車路線關閉;飛機誤點或取消,拉瓜迪亞機場(LaGuardia Airport)也必須撤離一個航廈的人員。
侯可說:「很遺憾的,我們必須預期這是新常態。」
侯可表示,紐約接下來6天仍將處於緊急狀態之中,以利迅速配發資源來因應危機。這場暴雨並未傳出任何人員喪生的通報。
白宮表示,美國總統拜登昨天和今天都已聽取相關簡報,若有需要,美國聯邦緊急事故管理總署(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也已準備好提供協助。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楊士範
Tags:
好想住桃園!市民最有感的「宜居智慧城市」發展秘辛大公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城市該如何串聯企業、社會及公民組織,創造永續價值?依據關鍵議題研究中心發布的最新市調結果,帶大家一窺國門之都「桃園」,為了宜居智慧城市付出哪些努力。
桃園作為臺灣與世界接軌的第一站,面對永續未來的國際共識也採取了諸多措施,期盼能藉此逐步實踐「宜居智慧城市」的願景。
城市宜居的關鍵是什麼?過半民眾認為「交通運輸」政策影響最有感
這次問卷中,我們以「城市居住的理想藍圖」為題,詢問網路民眾最重視城市發展的哪些面向。結果發現,不分年齡性別,多數民眾對「宜居城市」都有相當類似的想像,最重視的三個方向分別是「大眾運輸與交通便利性」(52.9%)、「經濟發展與就業機會」(38.8%)及「社區安全與治安狀況」(33.7%)。
不論上班通勤、日常生活,還是旅遊觀光,「移動」都是行動的必須過程。一座城市是否宜居便利、能否永續發展,很大程度取決於整體運輸系統的設計規劃、市政措施完善與否。這次市調也發現類似的結果,像是談到近期桃市府讓民眾最有感的施政項目時,有將近四成的民眾選擇了「基北北桃通勤月票都會通」以及「鐵路地下化工程及捷運路網建設」等交通相關的政策。
另外,根據本次調查顯示,16-40歲的族群較為重視「教育資源的質量與分配」、「政府服務的效能」以及「文化節慶與娛樂活動的豐富程度」;41-60歲的桃園民眾則較為重視「醫療服務與設施品質」、「居住環境周邊設有公園綠地」以及「友善高齡者、身心障礙等群體的設施」;而詳加檢視近一年來桃市府所推出的政策或活動,許多也正好對應到前述的需求,例如「國中小營養午餐免費」、結合科技執法的「靜桃專案」、舊城區改造、參觀人次破千萬的「世界客家博覽會」、擴大肺癌篩檢、加速設立市立醫院及特色診所、興建7座旗艦型公園與推動「高齡友善換居社宅專案」等,是桃園民眾除交通類別以外的有感施政措施。

而針對整體都市發展,今年由張善政市長召集成立的「未來城市空間發展會報」,也開始著手短、中、長期的舊城再生規劃,並布局城市大型公共建設,關注人行空間與城市關係的有序發展;搭配桃園現在進行式的鐵路地下化工程,進一步推動車站周邊產業轉型及土地活化,更將效法歐美成功先例,規劃興建長16公里的綠色廊道,打造回歸人本思維的城市空間,提供市民最宜居、舒適的生活藍圖。
傳產轉型、新創支持、文化深耕:城市發展的永續金三角!
不過,僅是安全完善的交通路網還不夠,城市的經濟發展也是攸關市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調查指出,約三成民眾認為「提供傳統產業轉型的資源」(31.7%)、「支持產業創新發展」(31.3%)、「鼓勵農業轉型與特色觀光發展」(27.8%)是城市發展中相當重要的產業元素。

在青創產業的扶持上,桃市府近年設立了許多創育機構,例如專注孕育AI及智慧機器人等物聯網科技團隊的「新明青創基地」,及今年新成立、以整合電商平台資源為目標的「中路電商基地」。而未來更將成立「中路青創加速器基地」及「A8產業加速器」,分別催化能接軌國際的頂尖團隊,與協助傳產數位轉型。此外,桃市府也透過相關計畫提供創業辦公硬體、培訓資源,積極媒合青創團隊,並提供在地市場驗證機會,期待透過青創團隊產品規模化的過程,帶動整個桃園的產業升級。

此外,富有在地特色的人文觀光也是近年桃市府大力投入的領域,像是透過創新形式與傳統禮俗的融合「大溪大禧」,將關聖帝君聖誕遶境打造成跨越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的城市祭典;今年全新打造的觀光品牌「探索北橫」,推出數條能充分感受山水風光、體驗原民文化的主題遊程。不僅如此,桃市府也積極串聯周遭縣市的觀光資源,聯合推出整合了北北基桃共30處旅遊景點的旅遊套票,藉此導入更多的外部資源,促進桃園觀光產業的蓬勃發展。

二度奪下永續城市特優獎!持續邁向更宜居、更智慧的桃園
針對「永續經營」相關作為的重要性認知,絕大多數民眾認為「大眾運輸路網的長遠規劃與建置」(40.3%)是落實永續的關鍵。桃園作為全台第一個符合聯合國推動「奔向淨零」(Race to Zero)倡議的城市,於今年3月29日率先發表桃園邁向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除規劃空氣品質淨化區、打造全齡友善的共融式公園綠地、協助企業產業轉型,更積極建置及完善市內捷運路網,全方位實踐淨零的永續目標;其中,桃捷綠線中壢延伸線綜合規劃,交通部同意捷運綠線從G01站延伸至中壢車站(桃捷A23),連結捷運綠線與機場捷運,形成桃園首條環狀捷運路網,而捷運三鶯延伸八德、棕線計畫,均已針對交通部審查意見提出修正,期盼今年底可獲行政院核定。

此外,桃園更再度榮獲今周刊「2023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的「永續城市特優獎」及「經濟力特別傑出獎」,展現桃園無論民間企業抑或政府機關,都將永續發展視為重要目標。而明年更將整合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及資訊科技局設立「智慧城鄉發展委員會」,期盼藉由組織整改消弭隔閡,讓各單位的目標、任務都更加明確並發揮效益,並優化各項公共服務,為市民打造更為舒適的生活環境,使「智慧桃園」的目標更上層樓。

桃市府在都市景觀、城市機能、產業精進及施政效能等面向的耕耘,短期成效不僅為民眾所有目共睹,長期觀之,更是為桃園往後的蓬勃發展打下關鍵基礎,使宜居智慧城市的願景正實現。
【桃園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