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兩國關係持續緊張,泰國謹慎招攬中資以確保中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泰中商會主席納隆薩表示,泰國與中國的雙邊貿易將持續深化,但新政府必續努力確保在美中衝突中保持中立。此外,納隆薩稱讚賽塔政府推出的中國遊客免簽政策為泰國帶來可觀的收益,並敦促政府積極發展中泰鐵路計畫。
《曼谷郵報》報導,泰中商會(Thai-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TCCC)主席納隆薩(Narongsak Puttapornmongkol)表示,泰國與中國將持續深化雙邊貿易,但新政府必須確保泰國在美中衝突中保持中立。
納隆薩表示,在美中持續的衝突中,中國的經濟可能會因此受到影響,但也可能為泰國創造機會。因此,他鼓勵向美國或歐洲出口的中國企業擴大在泰國的投資,以便這些企業可以使用泰國的自然資源作為生產原料;此外,一些美國公司正在亞洲尋找新的據點,泰國應該抓住這個機會。
納隆薩指出,泰國與中國的關係密切,也是美國的好盟友,他相信賽塔所領導新政府將有助於平衡全球兩大強國領導人間的權力,並同時與兩國保持積極的貿易關係。他強調,泰國應該在衝突中保持中立。
《美國之音》先前曾報導,為了將自己與親中的軍政府區分開來,賽塔及其所屬的為泰黨上任後會更積極地與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接觸,但也會繼續維持軍政府與中國建立的良好關係,顯示為泰黨認為在美中之間保持中立才是最適合泰國的政策。

「從經濟角度來看,泰國應該在(美中)危機中找尋機會,以便進入更大的市場。」納隆薩告訴《曼谷郵報》,並表示當地企業的產能可能相對較小,但當中國企業在泰國投資時,產能將會上升。
然而,前往泰國投資的中國企業需要遵守相關的法律,例如,在泰國經營的外國公司,必須讓泰國股東擁有該公司至少51%的股份,以此確保泰國可以從中受益。
除了獲得投資委員會以及東部經濟走廊(East Economic Corridor,EEC)優惠的企業,外國企業也需要定期繳稅,納隆薩點出,只要政府嚴格執行法律,就可以阻擋不當的中國企業來到泰國。
對於想去中國投資的泰國企業,納隆薩則建議他們可以到歡迎外國投資者的經濟特區,例如海南或珠海。他也表示,只要泰國企業在中國成功地銷售一項商品,就能打開14億人口的市場。
此外,納隆薩稱讚政府為中國民眾推出的旅遊免簽政策非常及時,因為剛好趕上中國長達8天的「十一長假」。
《南華早報》報導,泰國政府發言人Chai Wacharonke在週日(1日)表示,9月25日實施免簽政策後,在前2天內吸引超過2萬2000名的中國遊客入境泰國。到明年2月結束前,預計免簽證政策將會帶來1403億泰銖(約新台幣1226億元)的收入。
納隆薩還指出,政府應該要加快中泰高鐵的計畫。中泰高鐵為一條經寮國連接曼谷和中國昆明的鐵路,由兩國於2014年簽署,是中國在東南亞「一帶一路」中的重要計畫。然而,高鐵進度緩慢。
「高鐵計畫可能無法在賽塔政府的任期內完成,但政府也應加快雙軌鐵路項目,迅速完成從孔敬(Khon Kaen)到靠近寮國的廊開(Nong Khai)的160公里路段,改善泰國從寮國到中國的物流過境點。」納隆薩說。
納隆薩還建議,政府可以考慮24小時開放廊開與其他邊境檢查站的服務,並提供一站式(one-stop)的服務以方便跨境貿易,延長的工作時間也可以讓泰國從收取陸運或海運的費用獲得更多收入。
納隆薩表示,今年6月泰中商會所舉辦的世界華商大會,共吸引來自50多個國家、4000多名華商參與,顯示越來越多華商注意到泰國的優勢。因此,泰國應該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政策,才能與越南、印尼、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其他鄰國競爭。
納隆薩克表示:「我們應該讓中國投資者知道,雖然他們可能會在其他國家投資,但泰國是最好的,因為我們的國家穩定且安全。」
新聞來源
- Chinese 'hungry to invest'(曼谷郵報)
- Experts: Thailand's New Government Aims for Balance Amid US-China Rivalry(美國之音)
- Thailand revenue up US$4 billion from China tourism after visa waivers(南華早報)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歐穎慈
核稿編輯:楊士範
飛宏科技打進全球低軌衛星市場,以高性能電源技術布局新時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市場正開創令人振奮的新時代,不僅提供更低延遲、更高效率的通信服務,且小型化的設備,大幅降低安裝與製作的成本,因此成為眾多應用領域的首選。而在終端應用中,電源供應的高效能、長壽命、對抗惡劣環境等產品技術更是不可或缺。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應用廣泛,解決了過去因地形限制而無法架設基地台,導致收訊不良等難題。現在無論在山區、海上、偏鄉,甚至是飛機上,都能隨時隨地接收到衛星網路訊號,補足行動網路的不足。隨疫情結束,全球陸續解封,2022年後低軌衛星通訊市場需求逐步升溫,更在俄烏戰爭中成為通訊需求的關鍵角色,也使低軌衛星應用瞬間受到全球的注目。
此外,Starlink、Oneweb等新興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積極推動商業應用相關服務,UCS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提到,全球2022年總共發射約5500顆衛星,其中低軌通訊衛星更佔八成以上。資策會MIC預估,低軌衛星數量將從2023年7,500顆,成長至2030年17,350顆。可見低軌衛星已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
飛宏科技在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終端接收裝置的電源供應技術表現優異,可供應數據機、路由器、衛星設備之間的所需電力並成為媒介串聯彼此間資料輸。全球最大的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美國全球寬頻衛星網路服務供應商等指標大廠,亦與飛宏科技維持穩定供應合作關係,針對企業、政府與個人用戶提供低軌衛星網路與服務,且飛宏科技的相關產品皆已通過多國安規認證及客戶端嚴峻系統測試規範,將於2024年逐步放量,與全球低軌衛星廠商一同攜手實現高效、低延遲的通訊願景。
飛宏科技期待透過安全、高效的電源技術,推動全球低軌衛星市場持續發展和演進,為未來的科技和太空應用敞開嶄新的大門,滿足世界各地的使用者需求!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