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阻擋潛艦國造的背後:國台辦操作「藍白合」,宋濤不就成為「太上立法院長」了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三黨在立法院都無法過半,然後中共再幕後整合,讓「藍白合」組成一個過半席次的反綠政團。在攻下立法院後,他們在中共的指揮下,就有「合法」興風作浪的舞台。並可透過立法院的合法程序,來杯葛一切有利於抗中保台的法案、預算。
文:黃澎孝
在蔡英文總統主持下,第一艘國造潛艦「海鯤號」終於命名下水,展現在國人、世人和敵人眼前。
輿論的反應,基本上可以概括為:「親者快,仇者恨」。但最令人咋舌的是,國造潛艦小組召集人黃曙光公開宣稱:訂定潛艦國造政策的過程中「有一位立委一直在搞」。而前海軍顧問郭璽更直接跳出來,直言指控就是國民黨立委馬文君。
國民黨讓潛艦延遲23年
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的驗證,潛艦對於「封鎖」和「反封鎖」,「登陸」和「反登陸」,以及水面下伏擊作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也是中共持續、在頃全力封殺的台軍的抗中保台利器。
事實上,歷經兩蔣和李登輝總統持續不斷的努力,2001年4月24日,時任美國共和黨籍小布希總統曾經正式批准出售包含8艘柴電潛艦、Mk48型魚雷、AGM-84L反艦飛彈、12架P-3C反潛機等等台灣多年來夢寐以求的關鍵性軍售。
然而,2000年民進黨雖然意外贏得了執政,但是,在立法院國民黨立委仍然佔有最多的席次,立法院長仍舊是國民黨的王金平。
於是,在當時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領軍下,這筆購買八艘美國潛艦的預算,竟然卻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國民黨的立委們徹底擋下。其結果就是平白坐失了台灣獲得潛艦的大好機會。真是「親痛仇快」的倒讓中共驚喜不已,見識到了台灣立法院的特殊「功能」。
國民黨拖延潛艦,共產黨軍艦「下餃子」
事實上,陳水扁當總統時經常抱怨的「朝小野大」,就是指在野的國民黨,仗著在立法院的多數席位,而一再拖住陳水扁政府的執政議案與各項政府預算。
尤其,就國防預算而言,國民黨不但「拖死」了美國售台潛艦的預算。甚至於,連12架P-3C反潛機、四艘紀德級驅逐艦、AAV-7A1兩棲突擊車、六套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系統、M109A6自走炮、12架MH-53E直升機、空用AN/ALE-50拖曳式誘餌的軍售案的預算都未能在立法院過關。
上述這批武器的清單,我們對照一下俄烏戰爭中烏克蘭的需求,便可知這批武器對台灣抗中保台的重要性。
但是,對於在台長期執政後喪失執政地位的國民黨而言,卻完全背離了「台灣優先」的基本原則。竟然幻想起與中共的所謂「九二共識」,企圖在所謂「一中各表」的片面自欺下,與中共聯手來「制衡」民進黨所代表的台灣本土力量。
其結果就是將民進黨一切強化台灣國防武裝的努力,都妖魔化為「以武謀獨」,不分青紅皂白的反對、阻擋到底。
尤其到了2008馬英九重新奪回藍營執政權後,在馬英九兩岸一中的執念下,國共兩黨更營造出「兩岸一家親」的和平表象,馬英九竟然天真到自廢武功的「國防砍樹」行動。最明顯、影響最深刻的當然就是大幅裁減兵員,縮短義務役官兵的役期。馬英九一度還想跟中共簽「和平協議」,簡直不惜將台灣當成伴手禮,以贏得「馬習會」,肖想建立他在中國的歷史地位。
然而,殘酷又諷刺的現實竟是,在國民黨自毀國防長城之際,中國卻展開了海軍建軍「下餃子」的行動。以不到20年的時間,讓中國海軍的規模與發展速度連美國都為之側目,尤其對台灣的圍台、攻台實力更有相當驚人的成長。
這也是台灣的潛艦國造計畫,終於能夠獲得美國和英國的支持,讓我許多造艦所需的所謂「紅區系統」,都能夠獲得很大的突破。才能讓「海鯤號」這艘國造潛艦走到今天這一大步。
馬文君只是國民黨冰山一角
事實上,潛艦國造的進展成果,之所以廣受社會大眾的重視,當然與中共2022年8月的圍台軍演有關。
在那場以反制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為名的軍演,中共在台灣地圖四週海域,劃了五塊型似「膏藥」般的演習禁區。並大肆宣傳中國具備了突破台灣東海岸的能力,能夠「圍困」台灣,逼迫台灣不戰而降。
中國這番威嚇台灣的大話,立刻引起了台海周邊的連鎖反應,首先是日美安保聯合作戰部署,立馬前進到距離台灣花蓮僅110公里的與那國島。其次,美國也向菲律賓尋求更多的美軍可使用的基地,其中包括距離恆春半島僅108公里的巴丹群島。
至於,對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而言,面對中國的圍台封鎖恫嚇,發展潛艦當然是最為有效又急迫的國防建設之一。在台灣安全遭到中國如此逼迫之下,以美國為首的印太戰略各國,幾乎都已經著手進行了各項準備工作。我們自己豈可一再拖拖拉拉地猶豫不前呢?
事實上,別說是執政的民進黨,全台灣忠誠的反對黨,也都應該在這個問題上,全力配合國軍的國防努力。尤其對於潛艦這等抗中保台的利器,更不容有人從中作梗,甚至還與中共配合,從台灣內部的立法院,讓潛艦國造胎死腹中,或半途夭折。
然而,國造潛艦小組召集人黃曙光卻公開透露,在潛艦國造過程中「有一位立委一直在搞」,甚至將資料交給對岸疑賣台。前海軍顧問郭璽則更毫不保留地直接點名了國民黨南投縣籍的立法委員馬文君。
我們從立法院的公開資料中可知,馬文君出身於南投縣在地的政治世家,她個人在家族的力量協助下,歷任南投縣議員和兩任的南投鎮長。從馬文君的資歷和學歷中,根本和軍方沒有任何交集,當然更談不上什麼潛艦或國防專家。但是,讓大家非常好奇的是:
- 她為什麼堅守國防委員會?
- 她對潛艦國造若干蠻專業的疑問,究竟是何方神聖給她準備的質詢資料?
- 她一再索要國防機敏資料,跟她的南投選區有什麼關係呢?
- 她到底有沒有在幫何方神秘人物蒐集資料呢?
俗話常說,「事不尋常必有妖。」我們信手拈來的這幾個簡單的問題,都是我們一般百姓,在常識、常理範圍內自發的疑問。作為一個曾宣誓效忠國家的國會議員,馬文君當然有其必要回答我等公民們的合理疑問。
一圖看懂——讓專業的來,居家照顧服務員都在忙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長照服務成為承擔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隨著時間的推進,所謂的「高齡化」、「少子化」社會,已經從一個社會學名詞,成為我們的日常。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起,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正式超過了14%,今年老人人數則已超過425萬,預計到2025年,每五位居民中,就將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這不僅是一個數字上的變化,更是對我們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挑戰。
在這樣的變遷中,其實許多長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然而,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家庭結構,這樣的願望似乎越來越難達成。取而代之的,是長者們必須獨居,或與同樣年長的配偶互相照顧的現實。因此,長照服務成為承擔這些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
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1. 備餐服務、協助進食:
服務內容:依照長輩的需求、營養狀況和牙口狀況準備餐點及協助進食。
眉角:如果長輩牙口較不好,居服員會將餐食煮得較軟或打成泥、剪碎, 讓長輩容易進食。若長輩排斥泥狀食物,則將豆類或穀物類食物打成稀狀,讓長輩直接飲用。需要依照長輩的吞嚥能力,準備合適的餐具。一般會建議長輩自主進食,若需要由居服員協助,則必須注意餵食的速度及進食速度。但不管長輩是否可自行進食,居服員皆需要請長輩張口確認是否食物皆已吞嚥完畢,避免長輩因為食物留在口中而嗆到,發生危險。
2. 沐浴服務: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穿脫衣服、進行沐浴。
眉角:沐浴的過程需要注意水溫,以手臂內側測量溫度是否適中。須注意避免水流到眼睛。沐浴的過程會坐在馬桶或是便墊盆椅上,若長輩仍有行走能力或手部功能,居服員會鼓勵長輩自己清洗正面,背面由居服員協助,以維持長輩的生活機能,延緩退化。在沐浴的過程中,居服員須注意長輩的隱私,但也同時必須注意通風,避免室內太悶導致長輩或居服員昏倒。
3. 陪同外出、陪同就醫、採購:
服務內容:許多個案因身體狀況較難獨自外出,因此居服工作中陪同外出散步或就醫、協助個案採購日用品都是很重要的服務,攙扶步伐不穩的長輩到外面散步運動,或是為長輩採買衛生紙、洗髮精等日常用品,讓他們可以生活地更加舒適。
4. 基本日常照顧: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翻身、移位、修剪指甲、協助上下床、刷牙洗臉、協助換尿布等基本日常照顧。
眉角:在進行任何活動前,確保環境安全,無滑倒或絆倒的風險。使用適當的輔助工具和技巧,來避免造成長輩或照顧者的傷害。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以防止感染。考慮長輩的健康狀況和特定需求,並根據這些需求調整照顧方法。在進行照顧時尊重長輩的隱私和尊嚴。
除了以上四項最基本的服務項目之外,還有足部護理、管灌、翻身拍背、測量生命象徵、肢體關節活動、陪同外出、陪同就醫等等服務,都可以依不同長輩的需求來安排。
伊甸基金會自成立之初,就秉持著一個堅定不移的使命: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持續不斷的支持與服務。這一理念源於創辦人之一、已故的身障作家劉俠女士,以及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共同懷著一個夢想,希望無論是誰,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和成長。劉俠女士曾這麼說過:「有一大片園地,種花種樹,養各類家禽,有工場、有房舍、有足夠的場地供人休閒娛樂。徜徉其間的,是那些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走路走不好,以及弱智、顏面傷殘、心智障礙的孩子…這是他們的伊甸園。」
走過四十年的歲月,伊甸基金會期待著,有一天,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感到安全、溫暖和被接受。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伊甸基金會會繼續努力,承擔起照顧和支持的責任。
伊甸基金會«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透過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失智據點、喘息等專業多元的服務,疼惜長輩及照顧者,讓長輩在最熟悉的地方找到服務,也讓照顧者在專業的地方得到喘息。讓每一位長輩安心、放心、快樂地好好變老。詳情請上網搜尋「伊甸 老人照顧」,或撥打支持專線0800-02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