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台法合拍電影《榮耀之路》:巴黎郊區長大的北非移民,死後是法國人嗎?

台法合拍電影《榮耀之路》:巴黎郊區長大的北非移民,死後是法國人嗎?
Photo Credit: 甲上娛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根據法國統計數據,阿爾及利亞移民是法國境內最大的移民群體,約佔總人口的10%。《榮耀之路》的導演受採訪時說到自己七歲就到法國生活了,他就是一個法國人。然而,移民往往被視為外來者,而非法國公民。

幾個月前在電視上看到台法合拍的電影《榮耀之路》(For My Country)的介紹後段,阿爾及利亞裔的法籍導演哈希德阿米(Rachid Hami)在採訪中說到來台灣拍戲是重溫他與弟弟的回憶,《榮耀之路》導演的弟弟前曾赴台大學術交流,因此該劇也有宋芸樺參演。

《榮耀之路》是講述阿爾及利亞裔的年輕軍官埃沙在法國著名的聖西爾軍校新生入學儀式中,不幸喪生。他的哥哥和母親要求軍方追究責任,但陸軍拒絕承擔責任,使得埃沙無法順利下葬。

哥哥伊斯梅爾一邊守喪,一邊為弟弟捍衛榮耀,回憶起兒時在阿爾及利亞與父親複雜的關係。後來母親帶著他們移民法國,兄弟間逐漸疏遠,直到哥哥來台拜訪到台大留學的弟弟,兩人才重拾以往的情誼。

而他們的母親是一位受過教育的阿爾及利亞婦女,早年因受到丈夫及社會的迫害,決心帶著孩子到法國生活、受教育,期望過上比本國更好的生活,但兒子卻在成年後被霸凌而死。

我想起阿爾及利亞作家卡梅・答悟得以法文寫的《異鄉人:翻案調查》中有段敘述:「把那些殖民者老房子的時專一塊塊拿來,蓋一棟我的房子,創一個我的語言。那個殺人犯的文字跟詞彙,是無主物,都變成我的。」該書是以卡繆《異鄉人》中被主角殺死、沒有名字的「阿拉伯佬」的弟弟視角所寫,裡面也有一個堅毅的母親和早不知去向的父親。

書中提到,在《異鄉人》中的阿爾及利亞被殖民者才是本國人,但卻被稱為阿拉伯人,在脫離殖民獨立建國後他們依然使用法文,而被殖民者的故事也沒人在乎。即使阿爾及利亞人打贏了戰爭,獨立後還是有許多阿拉伯人選擇移民到法國。

北非移民者在法國受到的歧視

《榮耀之路》的法文片名《Pour la France》是「為了法國」,也許這能說明身為移民者的埃沙對法國的國家認同與喜愛。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