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重視專業超越輩份!TOYOTA前所未有的3項人事變革,將為日本人材趨勢帶來什麼變化?

重視專業超越輩份!TOYOTA前所未有的3項人事變革,將為日本人材趨勢帶來什麼變化?
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東洋經濟特別報導了TOYOTA在近年來作的幾個變革,而其中談到人事變動。從2015年4月開始,TOYOTA作出作出幾個前所未有的變革,這幾個變革也同樣反應出了目前日本整體人材運用的三大趨勢。

日本經常說「沒看TOYOTA,別說你懂日本經濟」。反過來說,想了解日本經濟整體的情況,其實只要看TOYOTA公司的經營狀況,就可略知一二。TOYOTA今年發表營運成果,2014年度的營餘突破2兆日幣,呼應了日本整體經濟的改善(今年日本總共有51家公司獲利破千億)。其中的原因除了日幣貶值之外,過去幾年日幣高居不下時,公司積極改善經營體質,也是獲利大幅改善的原因之一。

《東洋經濟》特別報導了TOYOTA在近年來作的幾個變革,而其中談到人事變動。從2015年4月開始,TOYOTA作出作出幾個前所未有的變革,這幾個變革也同樣反應出了目前日本整體人材運用的三大趨勢。

國際化:從法國找來第一位外國籍副社長

2015年TOYOTA的經營團隊裡最受注目的,就是TOYOTA成立77年以來第一個外國籍的副社長,Didier Leroy。 其實TOYOTA在全世界都有據點,有外國籍的管理高層不是什麼新鮮事,出一個外籍的副社長,大家也都認為只是遲早的問題。但最令人意外的是,Didier Leroy上任後,在6個副社長裡被指派的是主要事業(日本、歐洲、美國)的管理,包括生產、販售都由Didier Leroy負全責。

Didier Leroy被升上副社長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讓TOYOTA的經營更國際化、拓展歐美的市場。大家都以為TOYOTA是個國際化的公司(的確,TOYOTA在全世界都有販售),但其實TOYOTA的主要市場還是在亞洲,而且公司的經營相當「日本」。Didier Leroy的任務是推進TOYOTA的國際化經營,同時還要保持TOYOTA到目前為止的優良傳統。

另一方面,Didier Leroy被賦與重任,對國外的人材也有宣傳的效果。過去大家都覺得進日本企業,是沒辦法爬到管理最高層的,所以很多優秀的人材聽到日本企業就卻步。Didier Leroy當上副社長,將可能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材到TOYOTA。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Didier Leroy。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活用女性: 從美國找來第一位女性高階主管

另外一個受到注目的人事變革,是公司設立77年以來的第一個女性董事Julie Hamp。Julie Hamp的經歷非常漂亮,在進TOYOTA以前,當過通用汽車(GM)的副總裁,後來又轉到百事(Pepsi)當副總裁兼首席公關(CCO)。進了美國TOYOTA後,一開始擔任美國分公司的副總裁兼首席公關,在今年宣傳被升上常務董事,擔任公關長。

Julie Hamp會被升成常務董事的原因,除了她過去經歷所證明的能力之外,其實還是整體趨勢所影響。在美國(其它國家也差不多),汽車一直被認為是「男生」才會碰的玩具,汽車產業當然也多是「男生」在主導,大部分高層都是男性。但這個「岐視」隨著女性就業受到重視而開始改變,直到最近通用汽車有第一位女性CEO。因情勢所逼,TOYOTA也多少受到社會期待的壓力,開始思考選用女性的高層管理者。

不過,從過去到現在都沒有培養女性管理者,一時說要升官也找不到人,所以從外部找來、而且才進公司3年的Julie Hamp被升成常務董事,這在日本企業是不常見的。(通常都要待很久,「年功序列」,以年資和職位來決定)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Julie Hamp。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專業主義: 第一次從日本零件廠商找來管理高層

還有一個有趣的人事變革,是TOYOTA從它的關聯企業(汽車零件廠商)裡挖來了管理高層,分別是愛信精機(Aisin)的副社長水島壽跟電裝(Denso)的常務董事奧地弘章來擔任TOYOTA的專務跟常務董事。看起來似乎是個普通的挖角,但是這也是TOTOTA有史以來第一次從它的零件廠商裡找來管理人材。

因為過去TOYOTA跟廠商之間有種隱晦的「上下關係」,從上(TOYOTA)到下(零件廠商)的人事調動,多半有種領導、管理下游廠商的姿態;反之則簡直是「以下犯上」。

那為什麼現在變了呢?簡單來說,現在對「專業」的重視,已勝於過去「上下關係」的潛規則。

過去TOYOTA的供應鍊有所謂的「經連會(Keiretsu)」體系,大部分的TOYOTA廠商原本都是TOYOTA的一部分,後來分出去獨立成一家家公司。但是這些獨立之後的廠商,很大部分還是只跟TOYOTA作生意,很多技術也都是由TOYOTA所控制。

但現在汽車的技術發展越來越快、越來越專精,國外車廠(福斯、通用等)都已經把零件研發外包給廠商,相信這些廠商的專業,讓他們去專攻零件的應用技術,而TOYOTA也感受到自己改變的必要。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所以接下來,TOYOTA計劃將內部的開發跟生產部門,漸漸移交給它的關聯企業(零件廠商),同時也從零件廠商找來了管理高層,讓他們可以活用更這些廠商的專業。

最近工作有感,每一個公司要做變革的第一步,是要改革「人」,如果沒有把人換掉、或者是讓在位的人有突破性的成長,那其它的組織、制度變革所帶來的影響都是有限的。而改革「人」,有時可能是一點一滴形成的,像是最近美國同性結婚合法的消息在臉書上洗板,很多變革都是順著整個社會環境、每個人觀念一點一滴地改變,最後一舉推翻而成。希望像TOYOTA這樣的改革,也能在將來為日本職場帶來正面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