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桑、君、醬——常常聽到的日本稱呼有什麼不同?

桑、君、醬——常常聽到的日本稱呼有什麼不同?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日文中「呼び捨て」的說法,意思是叫別人的名字時沒有加上「さん」一類的稱呼,除非對象是家人或非常熟的密友,一般日本人都不接受「呼び捨て」,會覺得很沒有禮貌,不被尊重。日本人大多對小朋友或比自己年輕很多的人會用上「くん(君)」或「ちゃん(醬)」去表達可愛親切之感,但近年在日本學校提倡老師對學生要用「さん」這個更正式的稱呼。

我們大部分人都以遊客身分去日本,大家都是不懂日文或學過一點。當語言不通的時間,我們會從對方的神情、動作、語氣去判斷一個人是否友善,而日本人自身,其實非常講究說話時的用語是否用得恰當和禮貌。就算面對不懂日文的遊客,他們仍然不會鬆懈,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努力學日文,去到日本還是聽不懂服務業人士在說什麼……

那些想起便令人頭痛的叮嚀語、敬語、謙讓語也就不要在這𥚃多提了,複雜冗長到其實很多日本人都末能駕馭,而常常在日劇、動漫或去到日本時看到、聽到對人的「稱呼」,應該能比較親切易明。

「さん、様、殿」日文中的先生、小姐

在華文地區我們有禮貌地稱呼別人會用上「先生、小姐」;在日文中和「先生、小姐」一樣意思的有「さん、様、殿」這三種說法。「さん(音:san)」是平時最常聽到的,因為本身沒有漢字,曾看過有些地方會寫「桑」去表達。日本人稱呼別人,除了家人或很熟的平輩友人,都會加上「さん」,反正加上了就有禮貌,萬無一失。

「様(音:sama)」是比「さん」更加有禮貌的尊稱,是一般在正式場合、職場,對客人或身分尊貴的人的稱呼。有時訂了餐廳,講究的日本人會用手寫方式,將客人的姓加上「様」放在預訂的枱面上。

「殿(音:tono)」是比較少見的,筆者也是最近才開始留意,原因是早前產子留院期間,每天送來的膳食上寫著「殿」而非「様」,然後今早看到有關德川家康的大河劇中,家臣稱德川家康也是用「殿」。問了Sato先生才知道,「殿」雖然也是尊稱,但使用時對方的身分和自己比較對等,所以對客人不會用「殿」,一定是「様」。另外日本的書信一般會寫「様」,但市政府的來信大多數用「殿」。

「先生、 先輩」好用推介

「先生(音:sensei)」在筆者眼中是有如「救世主」一般偉大的存在。中國有百家姓,日本每每都能看到從未見過的姓氏,剛剛上網查了,原來日本姓氏多達四萬個……除了常見的佐藤、田中、木村一類,真的是會記死人。如何不失尷尬而有禮貌地稱呼忘記了對方姓氏的日本人,「先生」便可以幫上大忙。除了學校的老師外,很多的專業人士,包括醫生、律師、會計師、議員、藝術家等等,簡單來說就是身分上或知識上值得敬佩的人,都可以稱為「先生」。

「先輩(音:senpai)」和「先生」一樣可以不跟姓氏去單獨使用,一般用於學校或職場,比你早入學入職的就是「先輩」,或是在同一個學堂學過東西的都可以,反正就是努力去抓緊和對方一丁點的聯繫,能親切地叫上一聲「先輩」去拉近關係,就很完美。

日本人忌直呼名字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