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兩岸婚姻也存在世代落差,年輕陸配怎麼看「徐春鶯風波」?

兩岸婚姻也存在世代落差,年輕陸配怎麼看「徐春鶯風波」?
徐春鶯|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民眾黨日前傳出擬將大陸配偶徐春鶯納入不分區立委名單,在台灣引發熱烈討論。陸配在台多達數十萬人口,他們如何看待自己與台灣社會的關係?對於原先可能出現的「陸配立委」有什麼不同看法?

文:杜宗熹

台灣民眾黨先前傳出的2024年台灣大選立委不分區候選人名單中,出現了陸配候選人徐春鶯,在台灣社會內部引發極大爭議。儘管徐春鶯上週的最新表態,婉謝了民眾黨可能提名不分區立委的邀請,但外界對於台灣日益增加的陸配群體,以及他們在台灣的政治參與心境仍感好奇。

對此,DW訪問了三位40歲以下的年輕世代陸配,請他們談談自己在台灣定居的心路歷程,以及對於陸配參政的看法。

為什麼婚後想住在台灣?

來自浙江的錢小姐(化名),還不到30歲。她向DW表示,自己與台灣的先生婚後,原先是在兩岸之間往返、做代購生意。2020年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不久,錢小姐與先生因為在台灣買的房屋正好交屋,加上有裝潢問題需要協調,後來就一直待在台灣。

回憶起自己與台灣的因緣,她告訴DW,自己2015年曾到台灣某大學做交換學生,從此與台灣結緣,後來也認識台灣的先生。但等她真的結婚、定居在台灣後才發現,一路上充斥著包含學歷認證和歧視的問題,「我覺得台灣人對於兩岸婚姻(的看法),還留在大陸人圖台灣人有錢、發達而交往。」

目前在台灣攻讀法律學位的她,對於台灣的政治和民主環境,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不過她向DW表示,自己平時和先生、先生的家人都不會談論政治,但會與先生一起看網上的政治惡搞節目。在陸配的一些群組裡面,錢小姐也會在微信和其他平台上,與其他在台灣的陸配分享台灣資訊,是一位熱衷時事的新移民。

對於留在台灣發展,錢小姐也面臨一個重大的挑戰:她在中國是「一本」(指的是中國大學中最佳的一批學校)的大學畢業,學歷卻無法被台灣政府採認。這除了影響到工作機會以外,也影響到她是否能在台灣讀研究所。

最後,在無法改變學歷認證的情況下,她選擇在今年以28歲的「高齡」,在台灣重新讀大學。她說,一邊工作一邊讀書,「確實有點力不從心」。但錢小姐也期望,自己微小的能力能成為改善陸配在台灣待遇的重要力量,「這就是我想學法律的原因」。

疫情與孩子成為決策重點

年近40歲的湖北人陳小姐(化名),2016年與台灣先生結婚後,原先一直住在北京,兩人的獨生子也在北京出生和就讀幼稚園,但她向DW表示,新冠疫情爆發後,她與先生都決定在台灣定居,主要是考慮兒子未來的教育環境。她認為在台灣,「(兒子)能進入我們在北京不可能進的好小學和初中」。

相對於北京嚴重的空氣污染和霧霾,台灣較健康的環境也是現實考量。「我和小朋友呼吸道都比較敏感,輕度霧霾就會鼻塞、嚴重影響到生活」,陳小姐說。

目前在台灣擔任家庭主婦的陳小姐,並沒有感受到台灣社會有歧視或不公平,但她也覺得,如果大家聽到她的口音,例如在學校的家長會上,氣氛還是會變得很奇怪,「好像大家突然安靜下來,不知道怎麼反應。」

來自江蘇的萬小姐(化名),目前年約35歲,2019年與台灣的先生結婚後,就決定來台定居,在台灣從事瑜伽老師的工作。她也遇到有如錢小姐的學經歷認證困境,不過領域不太一樣。

「我有去印度學瑜珈、而且我有印度的瑜珈證書」,但她發現,這類國際認證的證書,可能遠不如台灣本地的一些課程,在台灣的認可度更高。來自中國的她,受限於口音和各方面因素,一開始在台灣的職業生涯也很辛苦。

還需要照顧2歲兒子的萬小姐說,「一開始我是什麼案子都接,就算是很遠的學生我也去上課,現在拚了兩、三年才稍微好一點。」

GettyImages-1243800886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日益龐大的陸配群體

根據台灣內政部的統計,截止至2023年6月為止,台灣的外籍配偶總人數達到54.9萬人,其中來自中國大陸、不含港澳地區的配偶就有34.5萬人、佔62.8%最多。其次是來自越南的10.7萬人、佔19.5%居次,二者合計達到外籍配偶總人數的82.3%。

此外,雖然近年來「台女配陸男」的比率逐漸提升,但「陸女配台男」仍是兩岸婚姻的常態。

不過,無論在法律上和管理上,出生於中國大陸、或持有中國籍的配偶,都與出生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配偶,在台居住滿4年就可以入籍不同。依據現有規定,陸配必須要在台灣居住滿6年才能入籍台灣,這也引發一些質疑。

台灣歷次選舉中,包含前總統馬英九任內,都有人提出要將陸配在台的入籍時間,減少到與其他國家相同的4年,但因為政治因素而無法有更多的改變。此外,在參政權的部分,相較於其他國家的配偶,台灣的法律對於陸配有許多額外的限制

例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陸配在入籍台灣後,仍需在台設籍滿10年後才可登記參選。也就是實際上,陸配必須在台灣至少居住滿16年,才有可能登記參選,形成極高的政治門檻,也讓陸配群體不容易出現候選人、尤其是代表年輕世代的候選人。

台灣民眾黨先前曾考慮推出的不分區立法委員候選人徐春鶯,原先有望成為首位參與立委選舉的陸配,但根據台媒報導,她在11月16日已正式表明婉謝了民眾黨的邀請。這也讓「台灣史上首位陸配立委」,再度難以產生。

陸配的國籍問題

徐春鶯在可能投入選舉期間,在台灣社會引發眾多討論和質疑,加上外界對於她是否仍持有中國國籍或戶籍有不同的看法,最終成為引發她退選的最後一根稻草。

根據台灣央廣報導,台灣陸委會主委邱太三13日在台灣立法院表示,就陸配參政的「國籍」問題,如何放棄中國籍,中國國籍法規定很明確。至於徐春鶯的參選資格,他則重申中華民國國籍法規定也很明確,可否參選應由權責機關,也就是台灣的中選會處理。


“2024立委選舉”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