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除了為傷者祈福,我們還能幫「醫護人員」做什麼?

除了為傷者祈福,我們還能幫「醫護人員」做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或許表面上,這只是協助分擔生活瑣事及雜務,但就能夠讓醫護人員不需要蠟燭兩頭燒。

文:陳怡秀(急公好義的理想主義者,執著的相信,再小的力量,都還是能讓世界變的更美好。曾發起下列活動:莫拉克計畫發起人、台灣緊急救災系統建置計畫發起人、給西非兒童的希望巧克力發起人、洋幫辦公益組組長)

近500名燒傷的病患,讓已經嚴重人力不足的醫院內的醫護人員,精神及體力都瀕臨崩潰邊緣。

後續幾週,1名病患就得有5名醫護幫忙換藥,每次平均50分鐘,而且每2、3個小時就得更換,重傷者又將有更多清創、植皮手術需進行,將讓醫護人員惡劣的工作情況,雪上加霜。

相關報導:

醫療爛訟以及醫護人員過勞問題,這些日子以來,引發全民的公憤,然而不論是修法或是改善醫療體制,都是遠水救不了近火。這場硬仗要打,社會大眾的打抱不平,仍無法對醫護人員產生實際的幫助。

這些燒傷的孩子們,現階段需要的不是賠償或是究責,他們需要的是醫療照護,能夠協助一個醫護人員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病患,就是對這些孩子最直接的幫助。

從九二一、莫拉克到高雄氣爆,台灣民間已經凝聚了一股強大的動員力量,作為救災的後勤補給,這次我們是否能將這股力量,匯聚到醫療人員身上。

或許表面上,這只是協助分擔生活瑣事及雜務,但就能夠讓醫護人員不需要蠟燭兩頭燒。

為他們準備營養補給品,讓這些忙碌到沒時間吃飯和照顧自己身體的醫護人員,能夠有足夠的營養;提供舒壓按摩的服務,讓他們能夠在長時間的久站和勞動後,減緩疲勞和不適;幫忙洗衣、清掃甚至是接送孩子,讓他們能夠多睡半個小時。

把這些偉大及辛勤的白衣天使,當作自己家人般守護及照顧,讓他們每天承受龐大的壓力之下,還能感受到這個社會對他們的關心和全心全意的支持。

我們相信,這些行動,是對受傷的孩子們和醫護人員最直接的幫助,因此我們希望號召更多志工加入這個行列,共同分擔醫護人員的辛勞,成為他們堅強的後援。

因此我們成立了「八仙塵爆醫護人員後援團」:

螢幕快照 2015-06-30 下午8.26.26

目前我們已經跟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的王明鉅院長聯繫上,了解醫療院所需求,因為他有在個人臉書號召希望能整合資源,協助此事救災。

今天下午參與了一個重要的會議,希望能對八仙塵爆中受傷的400多位年輕朋友未來的迢迢復原之路,提供一些建議。相關主管機關也聽進去了。應該很快就有一些實際的作為,一來紓解目前醫學中心與其他收治這麼多燒燙傷病人醫院的壓力,二來可以作為未來這400…

Posted by 王明鉅 on 2015年6月30日

另外已經找好民間廠商提供志工媒合平台

由於這件事情比較急,沒辦法等所有規劃都完成才開始。所以會先建立粉絲團號召志工,然後讓志工填寫報名系統,未來再視需求動員。

相關報導:幫助八仙塵爆傷者,我們還能做什麼?

Photo Credit:八仙塵爆醫護人員後援團

責任編輯:羊正鈺
核稿編輯:鄭少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