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臉孔的你,在中東會遇到阿拉伯人這樣跟你打招呼

亞洲臉孔的你,在中東會遇到阿拉伯人這樣跟你打招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hoto Credit: Wikipedia

首先,先見見可愛的阿拉伯約旦人向大家問新年好!

約旦人看到帶著相機的遊客,最喜歡大喊「照我照我!」或是上前說「可不可以和你照相?」既然他們這麼喜歡入鏡,一定要邀請他們說說新年好了!

基本上,阿拉伯人挺崇洋媚外;雖說是媚外國人,但仍舊「金髮碧眼」位居第一,再是「白皮膚高挺鼻」。近年亞洲文化逐漸的壯大,「Asian Fever」也捲進了中東,日韓文化還是阿妹、阿弟(阿拉伯妹、阿拉伯弟)的首選;再來就是他們對中文的好奇,所以一張亞洲臉孔走在路上,實在是挺招搖的。

不過上次也有說過,在阿拉伯家庭有許多來自東南亞的外傭,比如菲律賓、印尼等,又或是許多來自中國、東南亞的廉價性服務工作者。因此,走在路上冷暖自知呀,有「崇拜」的眼神,也有「歧視」的不屑。

亞洲臉孔的你會在中東遇到的事情:

一、對你大喊「Sini~ sini~(中國人)ㄑㄧㄥ!ㄑㄧㄤ!ㄑㄩㄥ!」

對於阿拉伯人而言,中文就是一系列的「ㄑㄧㄥ!ㄑㄧㄤ!ㄑㄩㄥ!」好似在早期一部電影裡,一個中國人講話就是不斷出現這一句,導致至今他們都仍認為這是一句有意義的句子。因為阿拉伯語的發音裡面,沒有「ㄑ」的音,當我們在講中文時,這個音對他們格外特別。

二、雙手合十,九十度鞠躬,說「ni hao~」

停止拜託!我們只是亞洲臉的旅人,不是古人,也不是慈濟人;沒有長袍馬褂,不用拱手作揖,也不用鞠躬感恩。你們可以揮揮手說「你好」即可!

三、問你「Bruce Lee!Jacky Chen!」、「你會不會功夫?」

真不知道是托電影的福,還是被電影害慘了。功夫和中國文化畫上等號,「你會說中文=你應該會功夫」。

他們想像,李小龍、成龍會是你的叔叔;你每天去少林寺挑水、打太極。後來我學了一招,他喊「 Jacky Chen」我就喊「阿拉丁」,他們的生活可能也都在騎飛毯(大笑)!

有回走在路上;有個爸爸一看到我們亞洲臉,立刻拍他兒子指著我們說,「LOOK! LOOK! Jacky Chen!」平常我們都會翻白眼,這次看他愛子心切,實在哭笑不得。

圖片由作者提供

四、「Can you write my name in Chinese?」「Can you write something in Chinese?」

阿拉伯文之於我們,是一群扭動的蚯蚓;中文之於阿拉伯人,也是一堆難解的符咒。

當我們把阿拉伯文想像成「英文的連寫」,或許比較能夠理解扭曲的蚯蚓。但是中文可就沒那麼好解釋了,每個音有不同的字,每個字配上另一個字,又會產生出不一樣的意思!一個偷懶的刺青師傅,拿著英文字母對照表,叫我在下面寫下對照的中文。我解釋失敗,無可奈何,最後乾脆在英文字母下面,寫下「呵呵」、「嗚嗚」、「哈哈」。

中華文化在海外逐漸的發展,這次利用新年影片、和一張「福」字,也來國民外交推廣一下。平常讓老阿們笑我的阿文,這次終於有機會教(笑)他們中文!他們對於完全不懂的語言和文字,還一直不斷向我確認,那紅紙上不是寫著「驢子」(阿拉伯文「笨蛋」的意思),哈哈。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