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旗幟的重量:為何Apple下架所有南北戰爭題材作品?

一面旗幟的重量:為何Apple下架所有南北戰爭題材作品?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而就在最近幾天,Apple也宣佈App Store中所有以美國南北戰爭為主題的遊戲須強制撤下,直到製作團隊移除遊戲圖示和截圖中的邦聯旗,或者與Apple進行溝通之後,方可重新販售。

雖然內戰期間造就了美國史上的數項重要歷史遺產,包括林肯的〈解放奴隸宣言(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和〈蓋茲堡演說(Gettysburg Address)〉,並推動了三條憲法修正案(第13-15條);但戰爭正式結束前夕,林肯便遇刺身亡,戰爭也撕裂了美國,無論在肉體、心靈、情感、經濟、行政、憲政上都留下嚴重的創傷,修復與重建的工作極其困難。

一整個國家的人民出於價值信念相左而相互殘殺,導致逾六十萬彼此親友身亡,要如何維繫這個社會能走向和解與共生?關於南方邦聯戰旗相關符碼記號的爭議,就是其中揮之不去的陰影之一,紅底藍十字之中,十三顆星象徵當年邦聯十三州。

然而精確來說,這不是邦聯的「國旗」,甚至是在第二版邦聯國旗才出現於旗面角落,類似現在美國國旗上五十星的位置;將此旗作為戰鬥旗,是南軍知名李將軍(Robert E. Lee)及部份部隊的作法,並非全南軍的統一旗幟。

但紅底藍十字確實是邦聯旗上的重要符號,是以在美國社會普遍認知中,也是邦聯南軍最典型的象徵,不僅擺設於紀念場合或展覽中,許多南方州府大樓仍懸掛此旗或者畫有藍十字符號的旗幟。

對於部份美國人民、尤其許多非裔公民來說,南方邦聯代表的是種族歧視、白人壓迫、鼓吹仇恨、支持奴隸而違反自由與人權,每每見到邦聯旗和邦聯戰旗,都感到憤怒、恐懼與傷痛。

也不乏有美國人認為,這面旗幟代表著國家的悲劇與人權的恥辱,是美國歷史上最糟、最黑暗的一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觀看《一個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 1915)》這部史上最具影響力又最引發爭議的電影。

這是一部美化3K黨、強調白種人統治乃是天職,黑人則是野蠻、暴力與奴性的代表作品,但卻也曾是影史上票房賣座的冠軍。故事描繪南北戰爭後的南方家庭,黑人因為被解放而開始侵犯白人,最後白人在宗教的團結之下恢復了正義與光榮,「重建了國家的秩序」。

正如電影學者Steven Mintz所描述的:這部電影論述黑人永遠不可能平等整合於白人社會之中,3K黨的暴力行為則被合理化為重建正直政府的行動。就如同旗幟一般,這部電影在剛上映之時就在部分州被禁止播出,也明顯地劃分了南北對立的領域,彷彿內戰的疆界重現。

如此長期爭議性的項目,也往往成為政治人物不得不面對的燙手山芋。就當前美國兩黨而言,南方各州在比例上通常傾向共和黨(並非林肯時代之共和黨),今年又正逢美國大選前夕、各黨內外都繃緊政治神經,槍擊案和隨之風起雲湧的邦聯旗爭議,當然成為歷史、社會與政治各層面都不得不嚴陣以待的挑戰。

在近期的爭議中,當年南方邦聯州之一的密西西比州(Mississippi)眾議會發言人Philip Gunn(共和黨)便籲求該州刪去州旗上的邦聯戰鬥十字,因為這是全美所有州旗中唯一還保有邦聯符號的旗幟:「我們將永遠記得我們的過去,但那並不代表我們必須讓過去來定義我們……我相信我們的州旗已經造成冒犯侵害而必須移除。」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6月26日美國最高法院通過表決贊成同性婚姻時,密西西比州也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宣稱將暫停發放結婚證書;事實上,種族、槍枝、墮胎、性別等問題,一直以某種歷史和地理位置的幽靈形式,徘徊在同一片天空之下。

另一方面,對於許多人、尤其自己祖上曾經為南方邦聯參與戰爭的人民來說,他們在同意人權進程的同時,也強調自己的祖先是選擇了他們所相信的價值,並且為此奮勇作戰乃至犧牲,是以邦聯旗幟不應該只被視為負面意義,而可以具有緬懷先人、謹記歷史的作用。針對此次槍案慘劇,沒有人不為之哀悼,但也認為不必要因為一個人的行徑而怪罪該面歷史旗幟。

同樣在密西西比州、同樣是共和黨,副州長Tate Reeves也說:「 Charleston發生的事件就是純然非理性的邪惡,除此之外沒有辦法描述這個怪物的行徑。他是一個個人,任憑自己的心智與靈魂被非理性的恨意而扭曲變形得讓人害怕。」

「沒有一個符號或旗幟或網站或書本或電影讓他變得邪惡-他是自己讓自己變邪惡的……旗幟與圖樣是由一群人所選定,來象徵那些讓他們緊密團結之事物。而我們共享之歷史上的善與惡,以及我們從中學到的一切,就是讓我們團結一致的事物。」邦聯退伍軍人之子(Sons of Confederate Veterans)這個歷史文化工作組織也表示:「我們只是想要為了家人、為了祖上而揮舞這面旗幟。」

槍擊事件再次衝撞了這個議題。最後,事發當地的南卡州正式宣佈將該旗移除。州長Nikki Haley在致詞時,肯定了這面旗幟對許多州民來說代表著榮譽、責任、使命等等與仇恨和歧視毫無關聯的意義,她也完全尊重。但同時,這面旗幟在許多州民心中代表著壓迫與侵害,尤其在這件慘案發生後,全州包括州政府都必須採取行動:

「我們知道拿下邦聯旗並無法挽回從我們身邊被奪走的九條善良靈魂,也無法讓我們擺脫驅使這個怪物那一晚走進以馬內利堂的仇恨與偏執……但我們不會再允許這個符號繼續讓我們分裂。有人選擇使用它當作仇恨的象徵,讓我們無可坐視容忍。許許多多人因它而招致痛苦,就足以讓它離開州府。終究,這是屬於我們所有人的州府。」

歐巴馬總統在追悼會上也對此表示肯定:「對於無論黑人或白人的許多人來說,那面旗喚起了系統性壓迫與種族征服從屬的記憶……將這面旗從州府大樓裡撤走,並不是一個政治正確的動作,也不是侮辱邦聯士兵的英勇……這會是美國歷史之真誠紀錄上的一步,為太多太多尚未癒合的傷口敷上謙遜合宜又充滿意義的撫慰。這會是表達了此州與此國轉化改善之奇妙改變,而這是由於許許多多善心人的努力,這些人則來自各個種族,力求形塑一個更為完美的團體。」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