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33年重返台中 美諾貝爾獎得主再會昔日台生

睽違33年重返台中 美諾貝爾獎得主再會昔日台生
Photo Credit: Nobel Prize 截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康奈爾說,台中YMCA對他而言有特殊意義,因為他第一次當老師的經驗就是從台中YMCA開始,也是這個經驗,助他釐清繼續深研物理的志向。

清大物理系慶祝5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特邀請2001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美國物理學家埃里克·康奈爾(Eric Cornell)博士,於本月8日14時於清華學習資源中心旺宏館發表演講。康奈爾博士今日亦造訪33年前在台擔任國際志工時的服務單位─台中YMCA,並與當年的學生相見歡。

大成報報導,今年53歲的康奈爾博士,以「在鹼金屬原子稀釋氣體中玻色-愛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的成就,以及關於凝聚特性的早期基礎研究」,與沃爾夫岡·克特勒(Wolfgang Ketterle)和卡爾·威曼(Carl Edwin Wieman)共同獲頒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演講活動推手、清華物理系余怡德教授表示,康奈爾博士為原子物理研究領域的大師,而清華大學是國內原子物理研究的重鎮,故邀請康奈爾博士訪台並進行學術交流

中時報導,特別的是,康奈爾博士在史丹佛大學就讀期間,曾於1982年6月至12月參加史丹佛主辦的「亞洲志願服務團」,以國際志工身份來到台中,透過台中YMCA的安排,擔任成人美語的教學工作。由於33年前能夠參加由「美國人」教授的美語會話課程非常難得,康奈爾博士因此大受歡迎。

在台中期間,康奈爾博士除在東海大學學習中文以外,亦與YMCA同事及學生四處旅遊,因此對台中地區印象深刻,

台中市基督教青年會理事長張文正表示,博士此次藉由來亞洲地區參加會議之便,特地連絡台中YMCA,表達其想造訪台中意願,與老朋友見面,也想和妻子一起走訪年輕時曾經停留的台中市區。

自由報導,今日上午,康奈爾夫婦拜訪台中YMCA,雖已時隔多年,但他還記得一些國語,親切地說「你好」,跟大家問好,昔日的舊同事也有多人趕回跟他碰面,他掛念的學生也有3人趕到跟老師見面。

當年才15、16歲的學生,現在已步入中年,但看到「大鬍子老師」,仍開心地跟老師打招呼,邊自我介紹,喚起老師記憶。學生蔡敏君說,老師還是一樣,一點都沒變,尤其是可愛的笑容依舊。

康奈爾說,台中YMCA對他而言有特殊意義,因為他第一次當老師的經驗就是從台中YMCA開始,也是這個經驗,助他釐清志向,除深研物理外,也讓他決定擔任教職,他還連續寫下3次的感謝表達心情。

新聞來源: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