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黑暗大陸的同志悲歌:從西方進口的不是同性戀,而是對同性戀的恐懼

黑暗大陸的同志悲歌:從西方進口的不是同性戀,而是對同性戀的恐懼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全世界有79個國家視同性戀違法,非洲國家就有37國;歐美國家高唱性別平權的同時,有許多人卻因為性向被定罪,只能在社會陰暗小角落生存,甚至連家鄉都不敢回去。

整理 / 葉菀菱

美國判決同性結婚的權利將受到憲法保障,歐巴馬於白宮發表演說,讚揚美國的平等、自由又向前邁進一步,卻引來辛巴威總統Robert Mugabe不滿,於全國廣播電台上向他「求婚」!

美國最高法院通過全國同性婚姻合法 奧巴馬:邁向平權一大步

91歲的辛巴威總統Mugabe:「歐巴馬宣布同性婚姻合法化後,舉國無不被歡欣氣氛圍繞著。因此,如果有必要的話,我會飛到華盛頓特區,單腳屈膝,握著他的手,問他願不願意(嫁給我)。」

這番諷刺的話,無疑在LGBT社群掀起一番論戰,但Mugabe繼續說:「神防止我們犯罪,(他用sodomy表示同性戀,指一種人人有可能犯的罪行,就像竊盜)我不懂為什麼有人會違反基督的旨意。」然而,不只Mugabe這麼認為,他這番話足以顯現出整個非洲國家對LGBT社群抱持著敵意及不尊重的態度。

在非洲,同性戀會遇到什麼事?

當我們為美國感到高興的同時,卻可能忘了世界其他角落,同性戀者,或整個LGBT社群(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指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及跨性別者) ,仍遭受都相當大的迫害。

根據國際人權組織調查,54個非洲國家裡,有37國認為同性關係違法,其中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國家,包括奈及利亞、塞內加爾、烏干達、迦納、肯亞,有90%以上的人認為同性戀不該被社會接受。

在摩洛哥,有兩名男子被關進監獄4個月,並付了33英鎊的罰金,只因為他們拍照時靠對方太近。在咯麥隆,1名男子被抓到傳示愛簡訊給另1名男子,就被關了3年;另外2名男子只因為他們的「陰柔外表」、「喝貝里斯奶酒」(被認為是同性戀的最愛)而被定罪。

除此之外,非洲的同性戀生命安全處境堪憂。

2013年,咯麥隆的同性戀活動領袖Eric Ohena Lembembe,被發現死在家中,是被折磨而死的─他的脖子和腳被打斷,全身被鐵板烙燙而死。支持同性戀的法官,Alice Nkom 和Michel Togue,都接到死亡簡訊及電話恐嚇,威脅他們停止幫被待補的同性戀辯護,否則就殺掉她們及其孩子。

奈及利亞烏干達更於去年通過反同性戀法(anti-gay laws),禁止同性戀結婚、建立同性社團。奈及利亞從事同志運動者處14年有期徒刑,在烏干達會則處終身監禁。而其他國家如蘇丹及茅利塔尼亞將處以死刑,只有南非同性婚姻合法化。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其中,因為烏干達明年要進行總統大選,局勢又更加緊張。現任總統Museveni已在位近30年,為尋求下次連任,會不計一切方法打倒競爭者或異議份子。尤其烏干達社會高達96%的人不能接受同性戀存在,Museveni就能藉由實施反同性戀法拉攏大部分的票數。

LGBT社群在非洲的處境十分艱難,不是施以重罰、酷刑,不然就假裝他們不存在。在美國公布平權法案實施後,除了辛巴威總統Mugabe向歐巴馬求婚的的驚人之舉外,其他國家的領導人至今仍表示沉默,不願發表意見。

為什麼「恐同」在非洲如此氾濫?

早在大航海時代,葡萄牙人第一次到達非洲剛果時,他們就稱同性戀行為是「非自然詛咒」,之後英國航海家來到安哥拉時,在遊記上面寫道:「他們像野獸般活著,男人外表下藏有女子內心,好讓他們能自在地跟妻子相處。」

但非洲的同性戀其實有跡可循。早在幾千年前,辛巴威的閃族(San people)在石洞的壁畫中,就發現有同性之愛的刻痕了。在加彭或喀麥隆地區,進行同性行為被視為招財的一種管道;迦納的恩濟馬人(Nzima )有男人嫁男人的傳統,且年齡會差距10歲左右。

如同古希臘神話中成年男子與弱冠男孩會發展出「男孩之愛(Pederasty)」,在衣索比亞的 Zande部落裡,勇士會付聘金給男孩父母,如同娶新娘一樣,將喜歡的「男孩妻子」娶過門,女同性戀也會出現在「一夫多妻」的家庭裡。在西非貝寧,同性之愛甚至被視為男孩的成年禮。

而歐洲人進入非洲後,也把基督教、伊斯蘭教義帶進來,同性戀就與宗教價值觀不斷碰撞,在不能超越宗教的情況下,被視為禁忌的一環。因此有人說:「真正從西方進口的不是同性戀,而是對同性戀的恐懼。

  • 原因二:宗教保守勢力自基層散布

那基督教又是如何影響非洲人對同性戀的觀感呢? 隨著美國宣布同性婚姻平權,對當地福音派基督徒而言,卻是「認可罪惡」的表現,認為這項法律破壞了傳統婚姻價值。而當恐同的福音派發現國內願意聽他們聲音的人越來越少,他們便轉往非洲這塊新大陸。

電影《上帝眷顧烏干達》裡,便揭露出烏干達人民接受了美國福音派的傳教人士,但也在他們的思想傳播下,促成當局「反同性戀」的法令出現,讓同志社群在烏干達處境越來越困難。福音派「以愛之名」的宣揚教義,殊不知已成為造成殺戮、散布仇恨的幫兇。

在BBC紀錄片《世界上對同志最糟糕的地方?》中,身為同性戀的英國主持人Scott Mills,闖入恐同嚴重的烏干達,充分感受到當地人對同性戀極度不友善的態度。而跟當地人坦承同性戀的結果,讓他最後幾乎「逃離」烏干達,這是生活在安全世界的他完全沒想過的狀況。